后记

作者:萧赋徵 更新时间:2018/6/15 21:12:51 字数:664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战争”这个词可以说首次进入我的心。向我灌输思想的“德棍”这样说道:“每一场战役,都是该战役的指挥官所创作的艺术,如果你要去了解它,最好把自己放在一个他们一样的位子上,不然你很有可能会读不进去。因为写出战时文件的他们都是专业同时也是不专业的,如果把他们称为作家的话,他们就不再是军事家了。”

拜这位“德棍”所赐,我的心里有了一个这样的概念。

而再一次见到它(战争理论)是在我某天看向因为我家楼下的书店打折而被紧捏在我手中的购买清单的时候。我对上面的一本名字奇怪的书所吸引,而它的封面更是吓了我一跳——橡树叶宝剑铁十字勋章。

打这儿之后,我开始真正的接触军事家——而非文学家——眼中与笔下的战争。因为这一次,书中那席卷了整个法国的装甲部队的发动机制造出的可怖声响让我着迷。就像是之前痴迷地品析童话故事一样,我狂热(也许不该用这个词)地从那些回忆录中检索着古德里安“集中”的思想,与曼施坦因“决战欧洲”的大局观。

所幸,这个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占大部分,小众化是这些回忆录——它们,以及它们所记录的事情,该有的结局。

自然是此间的起源,生命也只是其衍生出来的,更不要提“高级”的思想。这世上有千种人、万般事、百样情,思想与思想,难免会在彼此的交流之中发生碰撞。如果这种碰撞剧烈到一定程度,就有两种下场可选了。如同一个星球的消亡,遵从着自然的规律——它总是要走向一种“看似是极端的极端”。

……

我之前在读到一位记者的自传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反复咀嚼。

他说:书读得多了,难免想写。

而现在,我也可以大声地说:我很幸运的,迈出了第一步。

……

——于中国 辽宁

萧赋徵(签字)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