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4 团队合作

作者:STredduke 更新时间:2019/5/11 18:45:15 字数:3046

VIPVIPER-1的射流引擎具有三种工作模式,在稠密大气环境下是氧气驱动模式,在外大气圈环境下是粒子驱动模式,在宇宙空间内则是光驱动模式。

一般,导航计算机会自动根据外部测算数据来切换射流引擎的工作模式,但飞行员必需学习紧急情况下手动切换模式的流程。

氧气驱动的话和地球的喷气式飞机差不多了,粒子驱动的话会让射流引擎进入核融合工作状态,对单位时间内流经引擎的粒子的物质量有要求,过大会直接造成引擎反应堆发生熔融从而造成一个小范围内的不可控聚变反应。

切换的方式是通过身体感受,当战斗机向上爬升的时候开始产生一种有点脱力甚至向下坠落的状态,就表示氧气驱动模式已经达到工作高度的上界附近,这时候落差数百米以内都算是可切换的缓冲层。

切换到粒子驱动模式以后会感受到机身一阵冲击,有点像骑车的时候稍稍握了下刹车那样,往前冲那么一下。

如果之后没有剧烈震动发生,就说明切换成功了,否则必需在数秒内立刻反切氧气驱动模式或者使用紧急停车来终止射流引擎的工作流程,战斗机失能以后会下坠,重新获得启动速度以后再以氧气驱动模式启动射流引擎。

粒子驱动模式可以支持战斗机在散逸层活动,以flacon1来说是地表500-2500公里这段区间内,超出即为宇宙空间了。

在2500公里向上几公里的高度上,则是粒子驱动模式向光驱动模式的切换缓冲区,不过UDG学员是不接触这部分内容的,这要他们通过考核,成为正式UDG成员以后,驾驶正儿八经的战斗机才能完成的训练内容,教练机是不能胜任的。

马修带的这一届学员刚好可以编出一个标准班来,他指定赵前为班长,让他这种喜欢考虑特别多的人来干偏管理一点的事情。

出空勤这种课,马修是要亲自驾驶正规战斗机进行跟随监督的,12个学员则每人配属一个教员在其后座上协助和监控飞机状态,剩下的事情就是学员们熟悉操作,然后将马修的命令执行为实际的空勤行动。

距离月末还有20天,而他们才学会了VIPVIPER-1的基本操作,包括简单的偏航、侧滑、爬升、下降、机场起降以及看懂HDR上的所有内容。

今天的训练是中间层到散逸层的驱动模式切换和散逸层编队飞行。

……

赵前:“所有人二次检查自己的导航计算机设置和HDR指示位,我发个确认,无误点掉。”

另外11人的HDR面板中央弹出一个确认框,他们在检查无误以后可以通过点击确认来向班长传达准备完毕的意思。

这个效率很高,因为指挥官界面和队员界面有所不同,他有一个特别的侧屏作为指挥面板,可以看到每一个班内成员的信息,包括他们的航高、速度等基础消息,每一次确认消息发出以后所有人对应的矩形状态框都会显示为浅红,回应的人就会变为正常的浅绿。

这个机制还是从远古时期的网络游戏中参考而来,那会儿如果玩家参加一个团队副本的话,团长为了确认每个人都准备好了,就会发这种叫做“团确”的消息出来,能打的人就会点掉自己的确认框。

游戏中包含的一些信息处理机制和团队管理模式,还是非常先进的,被人们广泛采用,而且游戏本身就是一种极富想象力的产品,想象力是文明进步的动力之一。

赵前:“倒数10秒启动导航计算机。10、9……2、1,启动。”

12架VIPVIPER-1同时开始爬升,随着空气逐渐稀薄,射流引擎的尾焰开始暗淡下去,火焰逐渐从明黄变为大红,射流长度也逐渐缩短。

空中似乎有一条看不见的界限,超过这里以后,战斗机突然开始起伏,同时射流引擎的功率开始骤降。

几乎是紧接着,射流引擎喷射出一种淡蓝色尾焰,战斗机瞬间获得了新的动力,开始稳步爬升,就好像一个萎靡的柔弱小孩吃了士力架以后瞬间变成一个七尺高的神秘壮汉。

赵前:“所有人检查战斗机状态,发个确认,无误点掉。”

手动切换是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就像消防演习那样,只有紧急情况下才会用到的一些知识并不会经常性地拿出来训练。

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使用导航计算机设定好数据,由它来负责完成射流引擎的工作模式切换。

现在,他们处在散逸层上,下方就是母星flacon1了,遥远的地平线已经不再平坦,变成一种圆弧,云层则在脚下不知道多远的地方。

他们现在就是在神学中所说的九天的位置上,他们的头顶那深色的星空,就是所谓的九天之上。

今天的训练只是进入散逸层以及散逸层上的编队训练,所以更高的地方,他们也就只能遥望一眼,并期待明天。

赵前检查了整个班的状态,向四周看了下,非常整齐划一的编队,他们做得非常好。

赵前:“教官,我们刚刚通过检查点14,一切正常。”

马修:“你们通过检查点15以后转向050方向,之后向临时位标1,通过后直接返航结束今天的训练。”

赵前:“教官,我们今日的训练还有8个检查点没有通过。如果可以的话申请通过检查点17以后结束任务。”

马修:“检查点15以后的天域有特殊活动,附近多个天空区保护性戒严。执行命令吧。”

赵前:“明白,通过检查点15以后转向050,在临时1转折后返航。”

结束通讯以后,班里的其他人开始活跃起来。

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白金这个热血青年:“班长同志,我们应该坚持到底克服困难,完成训练!”

赵前:“白金同志,知道你非常坚韧,但这是教官的命令,后面的区域内有特殊活动,保护性戒严了。”

白金:“?”

红牛:“那个保护什么的,是什么玩意儿啊?”

赵前:“就是说我们之后要走的路线是会进入一些区域,有人要使用这些区域,而且这些区域闲人免进。我们只是UDG的训练学员。我个人推测的话,可能是UEPC在进行演习或者什么实验室在进行空间测试之类?总之,我们执行命令。”

白金:“喂,你们快看!”

所有人看去,见到了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

航天母舰都听说过,也都见过网络中的现场直播,全息模型也见识过,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种空间中的庞然大物能够进行超远距离的星际巡航,整体质量上百万吨,不仅可以在近千立方米的货仓内携带大量物资,而且拥有专用的数万立方米容量的机库以容纳空天战斗机来执行各种任务。

此外,这种战略级武器的体积之大,以千万立方米来计算,因此它的建造并不是在母星表面完成的,而是在空间站完成的,并且一般是模块化建造以后组装。

但近年来对建造工艺和理论的升级,旗舰级泊位的诞生让一体化建造成为更好的选择,它可以更具效率地完成这种巨大飞船的建造,也方便对其进行维护。

这且不论,白金他们看到的是那深空背景之下一个灰蓝色的巨大轮廓,几乎占据了半边天。

如此巨大的舰体,周围那些星星点点的空天战斗机和货运飞船就显得萤火虫之于人类一般。

白金:“太壮观了!”

红牛:“阿里路亚。”

赵前:“果然,只有见识了广阔的世界,人才会对自己的渺小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所有人准备通过检查点15,然后转向临时1。”

训练中止并不能阻止他们趁此机会远远地观赏这壮观的一幕。

这艘航天母舰应该是UEPC下属的,此时此刻他们能够在散逸层看到它,多半是因为在进行近地轨道上进行综合补给,它在完成补给任务以后应该会重新加速返回同步轨道或者母星引力场之外。

这种具有长时间星际巡航能力的战略飞船一般都会处在战备执勤状态,其上的船员除非退役,否则是不会返回母星的。

因此,能够成为战略舰队中一员的人,都是在深刻明白自己所要面临的孤独的情况下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他们的家人和他们自己付出了亲人离别,负重而行的代价,只为母星上的自己的同胞能够自由地站立在星空之下。

要说这世界上什么人最值得人肃然起敬,那就是全体劳动人民,而那其中最值得人敬佩的,就是这些卫戍在人类社会边疆之上的战士。

母星上只会有退役军人,而看不到任何的现役军人,因为这些士兵和军官,不论官阶的高低,都位于九天之上。

所以为什么母星社会一片祥和,欣欣向荣,那是因为有人已经替母星之上的人们把最艰苦的一切都背负了。

编队飞行是十来个人之间的团队合作,而军人和非军人之间,则是整个人类社会之中最密切的分工合作。

这其实也是一种团队合作,最高境界的团队合作。

END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