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顾答审详

作者:名和行年 更新时间:2020/5/11 10:25:33 字数:4032

利用我们推断的这些信息,我们又可以得出进一步的调查方向,那就是去袋田医院,检索当年的住院记录。袋田医院之前已经说过,是个记录保管非常完善的地方,警方已经从这里调出了一个时期内所有的住院记录加以比对。小间伦次既然留下了住院记录,那必然还留存了诊断记录,这样我们就能对他“到底伤到了何种程度”有个确切的说法。法院进行判决,伤情的严重程度也是以医院出具的诊断报告作为依据的。所以,我们找到这份报告,就能知道他具体的伤情,从而了解“法院判赔一千二百万的判决到底是否合理”。

然而,我们不是警视,无权让袋田医院协助配合调取资料。所以我们不可能仅凭一个名字就在无数的资料当中找出想要的那一份,非得借由推断,锁定小间伦次更为具体的一些信息,这样才能让山本洋三郎以当事人的身份去调阅这具体的资料。警方先提供函件,再让山本洋三郎说出具体的情况,并且山本家还下了血本,请了袋田医院相关人员一餐饭。这才让袋田医院应承下来再开一次充满灰尘的纸质档案室。

我本以为,山本洋三郎已经能说出小间伦次的许多特征,又有他在警视的朋友为他提前做好的沟通和打招呼,足以让袋田医院为他提供到家的服务,所以留在霞浦并未前往袋田。但我下午坐在学生会的时候,却接到了山本洋三郎打来的电话。这件事我尚未和学校的知人说明,怕她们另生疑问,便在看到铃声响起后,就离开了学生会室,走到同一层一间无人使用的书房里,方才按下了接听键。

果不其然,山本洋三郎打电话,就是因为“他无法找到小间伦次的记录”而犯愁。他前一天就到了袋田,今天一早就赶去袋田医院,算来就在我们平日离家到学校的时刻。历经一上午、一中午和半个下午的时间,加上山本洋三郎自身的交际能力也不差,照理说他理当已经看到了想要的住院记录才是,甚至已经得到了它的复制品,但事实就是会超出我们的预期。

事实上,根据他的说法,山本洋三郎的确在今天很早便到了医院并开始了交涉。医院也很配合,立刻让人带山本到了档案室。这间档案室也非常缺乏打理,红木清漆的书架和地板本该让这个空间显出棕红的氛围,但长年的灰尘积累让这个棕红蒙上了一层难看的灰黄。

然而,就在这最后一步的“找档案”上,医院的人也卡了壳——因为上一次警方来调取档案,要走的是很多本档案,在对比后又一股脑地还回来。医院管理档案的人心想“这种事几年也就这么碰上一次”,便也没按“归还原位”的规矩来重新将这些档案上架(毕竟警方是如狼似虎地来了一帮人,又如狼似虎地捡走一堆档案,这些的复原都要管档案的人来做,他自己当然觉得不情愿)。于是现在的档案柜里,各个年份的档案散在了一起,根本无法再按原来的标签和分柜找出想要的一本来。山本洋三郎无奈之下,只能一个柜子一个柜子逐个找过去,确认属于小间伦次的一份。这个管档案的人自也不愿在这种功夫上磨蹭时间,进屋时帮着看了几本之后,就假托还有其他工作离开,去自由自在(当然,他在工作那头也会假托“给客人山本找资料”而翘掉正常班次,等于说他两头托谎,自己乐得摸大半天鱼)。待到傍晚下班时分,他才又回到单位,继续帮着看了几本档案,又向山本洋三郎提出“天色已晚,要不明天再来”的建议(这分明便是逐客令的暗示,山本洋三郎自也懂得)。山本这才意识到自己专心致志于找寻病历,竟尔没发现大半个白天已经过去。懊恼的他意识到,缺乏按目的的摆放,凭自己一人之力要查清整个档案室里的病历无异于举手遮天,还会落得这个管资料的家伙侥幸偷懒,自己还不得不把它们尽可能地归位。这才向我打来电话,诉说这一困难。

要在一堆毫无头绪的文件中找出需要的一册,着实非常困难。这就好比让一个人去一座陌生的图书馆,让他找到一本特定名字的书,却不准他使用楼层导引等索引手段一般。之前在东京,我找寻广桥美和子的资料时,虽然确在“星盘”经纪公司一言而决,在万千册资料中找到了想要的一册,但那也是在无数条件的巧合之下才有的。现在,我连袋田医院档案室的构造都没见过,谈何找资料呢?

我只好在电话中指示山本洋三郎道:“医院的资料虽然被警视搬走了一部分,但他们早就是‘只瞄准那个年代’而去的。换句话说,资料只能是在围绕这几天来被翻动过的资料柜里,不会跑到其他放好的柜子里的。”

“是啊,我也是这样想,所以只找‘资料杂乱摆放’的柜子去看,并且着重去看1980年10月到1981年1月这段时间的。然而这医院也是太大了,光是标着1980年11月资料的就已经是两个资料柜。我把这两个柜子里的资料看完,就已经花掉了将近一天。”

说来也的确是这样。小间伦次的记录不知道出现在哪个位置,所以山本必须逐页翻看,每一条都仔细过目确认,这样是非常消耗时间和注意力的。并且,从袋田医院当年就能一口气收治所有事故伤者的情况也能看出,这个医院的规模相当大,以住院床位折算大概能有数百张。这样大的规模,每天产生的记录性文件自也相当之多,集中存放起来就造成了现在横亘在我们面前的难关。

“那么,山本先生,您也观看了一个月内容的资料,这些资料里有的的确是1980年10月的,有的是其他月份的资料随手塞在这个柜子里,是这样吗?”

“是的。”

“那照这样说来,我们只需要看那些随手塞进来,放错月份的资料不就可以了吗?或者直接锁定发生事故的1980年11月,在所有涉及年代的柜子里挨个找一遍,看看哪里有错放的11月的记录,着重看这些就行了吧。”

“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啊,比如说分拣资料的人在填满那年11月的柜子时,正好就用了属于11月的资料呢?所以到底是要把前后所有的资料都看一遍才能放心啊。”

“这倒也是。那在您看过这些资料之后,有没有对这家医院装订资料的规则发现什么头绪?比如我们知道了他们以时间为序分列资料,但每一个柜子里都有原来放好的资料册,它们大致按什么顺序排列?再具体到每一册装订好的资料,它又是按照什么方式来排列资料的?”

“就一个书柜来说,资料册都是编了号的,比如说我看过的这一柜,里面就是资料册001、002、003这么排下去。其中大部分都是序号依次递增摆放,我大致认为这些是与前几天事情无关系的其他资料;而在这个递增序列中被跳过的数字,应当就是被警视前不久所抽走,所以我着重从每一柜的末尾,序号杂乱没有归进序列,或者根本原不属于那一柜的资料看起。

“看过这么两柜资料,我大致也了解了袋田医院资料造册的规律。他们医院也有不同的部门,各个部门分头各自收集资料,然后集中各个月的资料装订成册。比如前面四本,是前台的挂号记录,中间十几本是住院记录,再后面一两本是出院记录,接着是各个医科的处方记录,再接着是缴费记录等等……总归是将各个部门的资料统统收在了这里。并且我也看过了本该属于后面一个时期的记录,确认至少是在这段时间内,这个造册的规矩都没有变过。”

“这样啊……”我身处无人的书库,便随手掠过书架上一册册书的书脊,任指尖带出一团灰黑,再搓动指尖让灰迹落在地板上。“几十年的资料放在这里,医院又不会像书房和图书馆那样定期晒书保养,这四十年的资料肯定会积上厚重的灰尘。而前一阵,警视才将一批资料搬去检视并归还,这一来一回,灰尘就被清走了不少。所以,打开柜子之后,其实只需看看哪几册的灰尘特别的少,挑这些出来看就行了。”

其实还能进一步提升效率的选项。我又在这个久疏打理的书库里打量了一阵,用食指尖随手按住一本书的上沿,向后使力,将它拉出了一个角度。若是我这么直接将这本书取出,再拿到书库同样积灰的桌子上翻看,我的手必然会沾上更多的灰尘吧。我想了想,笃定主意之后,便将这本书又反向推回了书丛。

“山本先生,其实还有进一步节省精力的办法。”我向他说道。“在翻阅每一本可疑册子的时候,因为要定睛寻找每一张资料上的姓名栏在哪里,再确认各个姓名是不是小间伦次,这样的确也很影响翻阅的效率。其实,这些工作,警视也同样做过了。既然他们做过这个工作,我们就直接利用他们的成果就行了。”

事情的关键就在每一页纸面上所留下灰尘的多寡。因为警视同样是从不确定的多数资料册中找寻特定的姓名,他们也不可能把每一册的灰尘都清洗干净,只能用手逐页翻阅,这个过程必然会让双手沾满灰。而追求办事效率的警视自然不会翻看一册便洗一次手。而在核对到信息有用的页面时,自然也是用已经沾满了灰的手去检索,这就会导致纸面上沾上不少灰尘。原本,档案室的灰尘只集中在外露的书脊、封面和顶部,内页两侧是被保护的。但在翻阅之后,灰尘就不可避免地会侵染上来。

所以,找寻合适的册子,再找上纸面上被灰尘污染严重的页面仔细查看,就能很大比例地缩小找寻范围。若是再有些手段的话,我们甚至还能直接锁定那特定的一本。

“接下来只是我的一个猜测了。”我向电话彼端的山本洋三郎道。“其实,山本先生若是把一开始找寻的顺序调整一下,先找找1980年10月或者1981年1月的柜子,也就是警视搬走记录范围的头和尾,而不是从当事的11月开始找,没准现在就已经能发现答案了。”

“为什么?”

我们不妨模拟一下警视力量查阅这些资料的场景:一群警员围坐在满是灰尘的,装着资料的大箱子边上,从箱子里一本本拿出资料翻阅,积灰弄得他们灰头土脸。每当翻到有价值的名字,他们就要把这一册做好记号放到一边,找出所有有价值的信息后再集中处理,绝不可能找到一个就处理一个——这样太耽误效率。等待他们将想要的信息收集完毕之后,这些资料又要重新装箱送回袋田医院的资料室。

重新装箱的时候,因为警视也不是整个柜子一并搬走,加上多人查看也早就打乱了簿册的顺序,所以警视装箱也不会刻意强调顺序,只按照“就手”原则来装。毕竟他们认为,重新分拣放回资料柜,那是袋田医院管资料的人的事情。然而这个管资料的人也偷了懒,他收到这一箱资料后,也没管年份就这么一股脑塞回了资料柜。他要怎么塞呢?自然是从箱子的上方拿出若干册,走到最近有空位的资料柜塞进去,就是这样。

追求效率的警视,在一边处理有信息的几册资料的时候,另一边肯定要将更多没用的资料提前装好。这样一来,有用的资料处理完之后,定然堆在箱子的上部,而这样就会被袋田医院管资料的人最早拿出,放到最近的资料柜上。我不知道资料室的构造,不知道哪一头近,但我能肯定,至少是在涉事时段的一头。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