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先遣和风报消息

作者:名和行年 更新时间:2020/6/12 17:52:08 字数:4083

——题出白居易《浔阳春三首·春生》

竹森信子这几天来的心绪甚是不宁静,各种对她足以算波澜壮阔的事情陆续找上了她。现在她好不容易有了一份足以在自己的狐朋狗友圈中自傲的收入,却突然有两个陌生人,自称是她的父母。她在走失时是六岁,已然对自己的经历有一些模糊的记忆。再加上之后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已经形成了固化的个人价值观。客观地评价,竹森的价值观受学校的影响小,而受世俗和功利的影响大。比如说,她理当对自己父母的样貌有依稀的记忆,但出现在眼前的渡边夫妻风尘仆仆,面色灰黑,这与她的价值观大相径庭。于是,她冷冷道:

“我自己有自己的爸爸妈妈。”说着,她就甩下了渡边夫妻,自己拐进了小巷子。

“这倒还真不用灰心。”面对向我们诉苦的渡边夫妻,我和老警视却都没表露出太多的同情。试想一下,我们走在街上,迎面走来两个陌生人自称是我的父母,我当然非常生气,因为这无异于是既占我便宜,又贬损我的先人。若是再纠缠不清,我会直接呼叫警视。这才是平常碰到这样说法的陌生人后,我们做出的第一反应。像竹森信子这般,只是冷然拒绝并走开的反应,其实是她心中“已知对方确是,无非是不想承认”的体现罢了。

竹森的价值观已成,再要扭转就无比困难。比如说,她甘愿去做出卖体躯的生意,而一般人却颇为不齿。她将经济利益看得至高无上,认为富有便会带来其他的一切。她本就对现在经济拮据的生活颇不满意,好不容易找到了这样对自己不算太累却又有不菲收入的营生,她哪里愿意相信眼前的这两人呢?

好在事情总算是有了转机——既然确认了这个明显的胎记,渡边夫妻就可以正式向警视提出,我们发现了走失多年的孩子,目前就在某处某地。这样一来,警视也可以借着化解多年积案的由头,一鼓作气把这件事解决了。警视既然正式地介入,也不再需要我这狗头军师。在我上学与放学的当口,我依然能不时碰到遣兴的老警视,也依然保持着对事情的关注。在警视进行调查后,我便得知了渡边夫妇的女儿的过往故事。

渡边夫妇这个女儿,在他们抚养成长的前六年里,名字叫做渡边汐美;在六岁上走失的原因是当时这一家三口赶一个商场特卖会,人潮涌动中不防有居心叵测的拐子,把女孩给拐走了。拐走之后,这个女孩被卖给一户姓“持田”的人家,因此在户籍和人口的数据库中,这名女性叫做“持田红”。再后来,这个女儿在大学里的价值观发生了剧变,变得功利、拜金,并且靠着同样的涉世未深,成功诈上了算是自己学弟的一个同城后辈,最后的结果便是这两人在大学毕业后回到了这个姓竹森的后辈的住家,等于说是做了竹森的姘头(但在家中地位上却是比竹森本人还高),也因此改名“竹森信子”。这个竹森家有那么些家底,这两个年轻人又是自己生活,于是竹森信子就这么一边赖着勤勉工作的这个后辈学弟,一边过自己的逍遥日子。

但竹森信子总归也需要社交,在她和她的狐朋狗友交流的时候,一些人穿金戴银、花天酒地的炫耀让她产生了自卑感。然而她也知道,自己缠上的这株小树苗并不能提供如斯程度的寄生养分。为了在这些狐朋狗友面前长脸,竹森也投身于不断找寻收入来源的行动当中,并且在最近的机缘下和水商卖搭上了线,并且因此被她的生身父母捕捉到了她后背上的胎记,也就是我们近来所接触到的故事。

竹森信子的人生轨迹大概便是如此。总体脉络已然清晰,但其中还有不少啧啧称奇的小事值得一提。比如说她与渡边夫妇走失的那次商场特卖会,就是一件值得说说的事情。

近二十年前,百姓生活中“商”的形式还是比较单一,也就是买卖两方面对面议好价格,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最常见的两种模式就是人们去市场或百货大楼买东西,或者货郎走街串巷去卖东西。百货大楼便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性建筑,换句话说是今日综合大厦的前身也不为过。当时的百货大楼是整栋楼都由大楼方面经营,盈亏自负,所以当年百货大楼的格局终究不过如斯;而今日的综合大厦把门面全都租了出去,大厦的股权方坐地收租,这也让大厦敢做得有数十座百货大楼那样大而不愁空置。当年,人们手头上的闲钱也不甚多,故而百货大楼虽然货品琳琅满目,却到底没法无时无刻地吸引消费者。百货大楼为了弥补自身“没法移动”的劣势,便时不时会推出各种花样的“促销”活动。折扣、赠品、抽奖……他们把当年能够想到的手段翻来覆去用了无数遍。

当时,渡边夫妇注意到的这次“特卖会”就是一个现在看来已没有半点稀奇的促销活动。规则是这样的:在百货大楼的超市购买物品后,结账时按照买东西的这一群人的“人头数”进行折扣,比如说一个人买东西就是九折,一对兄弟就是八折,一家三口就是七折,以此类推。但显然商家不可能傻到随便十个人凑一团来免费拿走货物,这个折扣还有一些补充规定。一条是最低只能抵扣到五折;二则是打折的额度仅限于商品正价十万元,也就是一次性购物超出了十万元,那就只有十万元能享受人头折扣,其余部分必须正价购买;三则是最重要的,必须是“父母与子”的关系才会被认作“同一伙人”,比如夫妻,父母子女,亲兄弟姐妹这些是可以算数的,但爷孙俩、婆媳这些情况却并不作数。

分析这个活动的用意,显然是商家有意吸引每一名消费者带动自己的家庭成员前来以争取更大的折扣,进而造成自家百货大楼人头攒动的场面。按照社会上的消费主力军是成家的普通家庭,普通家庭又以父母和一至两个儿女构成为主的话,这个促销计划就相当于“卖出一份商品,只有六七折的销售收入,但给商场带来额外两三倍的客流量”。

光有客流是没法给百货大楼带来收益的,百货大楼自然也有把“人数”套现的手段。比如他们可以在大楼外设置很多卖气球、爆米花、泡泡水、烤香肠这一类“自己人”经营的店铺,卖价高出成本甚多。大人为了打折而带来的小孩子见到这些玩物,必然把持不住,而大人在拥挤的环境中,为了自己有更多注意力购物,也多会迁就孩子,买上一份让小孩息心安分下来。这样一来,促销所带来的利润损失就补了回来。

当时身在土浦的渡边夫妇,打探到了霞浦有这么一个百货大楼在举办上述的活动,他们便想着享受享受这个便利。两家人的老人都在远处,身边只有六岁的女儿渡边汐美,所以他们只能享受七折的优惠。

到了霞浦他们才发现,实际到场的人数还是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可见这个让利幅度在当时还是非常少见的。而店方为了防止这个让利被人恶意利用,也采取了若干预防措施。最基本的是这样一个规定:在店门口排队的时候,店里的工作人员会询问每一批客户“您是几人前来的?”并且确认同来者的关系。根据回答,向他们发放相应的小卡片。比如两人同来,这两人满足条件,他们就能获得一张左下角有百货大楼商标的硬质卡片,主景图案是白底上两个圆圈,类似于麻将牌的二饼。又如四人同来,只有三人满足优惠条件,那么拿到的卡片就是“三饼”。以此类比,每一批人都按照这批人里符合优惠条件的人数,分别得到“一饼”到“五饼”图案的卡片。而卡片在结账或是从出口离开时都会被收走,卡片本身也会触发检测,若是想把卡片从出口带出去,出口的警报器也会有响动。

在人头攒动当中,领取了“三饼”卡片的渡边夫妇不得不抱着女儿挤来挤去,挑选好自己需要的货品,然后到柜台去结账。结账时,百货大楼在每个超市的收银窗口配备了两个店方的工作人员,他们穿着统一的围裙,很容易确认。这两人一人清点商品逐一消磁,另一人则进行装袋,最后按照卡片上“饼”的折扣最后得出应收金额。渡边夫妇在排队等待付款的时候,渡边先生碰上了自己单位里的上司。这个上司是夫妻二人加上两个子女同来,因此领的是“四饼”的折扣卡。熟人在队伍中见面,为打发无聊便聊了起来,而他的上司突然提出,想用自己“四饼”的折扣卡和渡边先生的“三饼”换一换,这让渡边先生很诧异。

渡边先生看到自己和对方预备结账的商品量,估计彼此间的原价也差不到哪里去。对方忽然提出把自己的更大折扣让出来,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也太令人匪夷所思了。渡边先生不好让上司多等,只好先承诺着答应,然后在心里盘算“他是不是借此机会笼络于我”或者“他可能需要我下一步去干什么麻烦差事”之类的。然而后续的事实是,渡边夫妇忙于找寻丢失的女儿,而这位上司也始终没提“还这个人情”的茬。看起来,只是单纯的卖个人情,或者说感情投资而已。

但我却不这么想。因为在我了解这个机制后,我却深深知道它其实是有隙可乘,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只不过,快二十年前的时候,人们的心绪还没有现在这般浮躁和贪图利益,诚信还是彼此公认并被大多数人始终坚持的标准,所以这个促销计划才得以在当时比较顺利地执行。然而,当时也不是完全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专门贪便宜、钻空子、图利益的人也还是存在的,比如渡边先生的这位上司。

他要怎样攻破这个计划呢?方法是“领取多张折扣卡”。换句话说,渡边先生的上司这一行其实是五个人,他们实际使用的将会是一张“五饼”折扣卡。

在入场时,上司将五个符合要求的人作为一批,领到一张“五饼”卡片;然后一个人带着这张折扣卡留在店里,其他人从出口出去(因为他们身上没有商品也没有折扣卡,不会触发出口报警),重新到另一个入口排队。这一次是四个人,可以拿到“四饼”折扣卡。接下来,这张卡又一次交给了超市里的人,他们四个再重新排队进场,又能拿到一张“四饼”。百货大楼有许多入口和出口,加上排队的人又多,排得两三遍队,就算回到之前的入口处,店员也未必记得这无数人当中有数人重复来过。换句话说,只要留一个人在店里,并且每次交接折扣卡都没有店员在旁的话,这个诡计就算是成功了。

这个诡计使渡边的上司可以炮制出无数张“四饼”折扣卡。其余的折扣卡,这上司自然是在购物后并不当即离开,而是在店里寻找隐蔽处(因为店员大多分配在了百货大楼的出入口和收银台,在其他地方的秩序就很难管理了),把这些“四饼”折扣卡兜售给其他只手持“一至三饼”折扣卡的人。毕竟收银台并不管你进来时有几个人,只是最简单的“看点数给折扣”来收款罢了。简单来说,这就是让自己的四个相关人不停排队,把他们排队的时间套现而已。上司看到渡边,也不过是出于袍泽之谊而给了他一张,打着“交换”的旗号做了个顺手人情。就算是没有兜售完的折扣卡,他也可以将它藏在百货大楼里的隐蔽处,这里一张、那里一张再离开,清场时被发现也基本会被认为是某些顾客的无意遗失罢了。

这一招,真是贪欲的极典型体现。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