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菖蒲与八桥

作者:名和行年 更新时间:2020/7/6 15:56:46 字数:4043

我本是个能不动就不动的懒人,并美其名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样的我,一般也是以那个武将收集游戏和各类闲书度过周末。就算偶有出门,也是基本上在我家周围一小圈里。然而这段时间,我自吞苦果,被迫在这个周末前往茨城县的若干名景点,还得带上相机去拍摄若干作为应求的景物照。

好在我多少知道一些摄影知识,取景采光等等也都入了个门。加上家里正好有一台还算过得去的相机,藤本画师要求的诸般条件恰好我都满足。

茨城县区域大约是古时候的常陆国,面积在令制国里也不算小,加上地处关东平原,开发历史也不短,各地留下的自然和人文景致自也繁多。要取景组成“三十六景”的组合,恐怕非但不用滥竽充数,还得忍痛割爱才是。茨城县全域的大部分,都有明石宫司的人情面覆盖,我只需去几处“不可不去”的地方。今天我要去的便是牛久。牛久最为闻名的景致便是牛久大佛,这是一尊佛祖立像,据测最高处离底座地面有120米高,在世界上都是排得上号的。茨城三十六景可少不了这一份。

给一百二十米高的大佛拍整体画像,近处肯定是不行的。而站在与大佛底座齐平的地面上拍,也必须以仰角取景,有碍构图和采光。好在牛久大佛不远处有一座小山,上山后大概能让镜头高度提升到大佛的腹部,并且正好有一个不错的拍摄角度。在众人趋之若鹜之后,大佛的管理方也在这座山上相应的位置开辟了一小片平地作为观景台。我发现这个位置之后,当下就往山上走去。

上山的路不陡但有些长,毕竟从平地拔高五六十米,也着实需要一定的高度方能让人不感到疲累。这条山路盘山而建,到观景台的路程也足以绕山一周。在我经过了一个供人休息的服务站,即将来到观景台前时,却发现前面的路被人群堵住,让我无法继续前进。

前方是一条顺着山势向下流淌的溪流,两岸修有护栏,水面也有一米多宽,无法直接越过。通行的路口是一条木板桥,桥宽甚窄,大概只容许两列人交错通过。原本,溪流两岸的人们排好纵队,一左一右通过这个狭窄的路口也不至于堵塞道路,但今天这时候,桥面却被一个人给占住,两侧的人群都无法越过她通过。我走到近一些的地方,看清楚这是一个约莫二十七八的女性,正在声嘶力竭地啼哭。仔细分辨她夹杂在哭嚎声中的若干字句,以及聆听旁人低语的议论声,我明白她占住桥面啼哭的原因是她的孩子经过桥上时失足落入水中。

原本,这种影响了公共秩序的人都会被人厌恶,但她遭遇如此变故,已足以激发周围人的同情。眼见她望着溪流向下流去的方向,整个人瘫倒在桥面上,扶着护栏双目涨红,确是谁也不愿再增她的愁绪。

这般骚动理应会让人请来景点的管理方,但这件事似乎事出突然,并且似乎是时隔未久,周围并没有身着管理方或僧人服色的人出现。我又借着这个无人主持场面的机会,对这位不幸人又细细观察了一番:她哭得死去活来,面相已是无从看起;身材略丰,看来是产后福报没再管束,以至于纵容体型长成了一个水桶腰;一身浅亮色休闲装束,的确就是一副近处来观景的游人模样;一个小号双肩背包胡乱躺在人群围出来的空地里,亏是这个国度大家的素质普遍较好,也没人愿意趁乱火中取栗。木板桥和步道打理得挺干净,这位薄命人在桥上俯伏着哭了许久,衣裤也没见明显的脏污——除了胸口的若干黑泥渍。

细看她扶着木板桥左右护栏的手,左手全空,右手上抓着一只儿童凉鞋。看来是她在哭喊时曾把这童鞋抱在怀中,导致鞋底上的污渍染到了衣服上。另有一只童鞋和背包一样散躺在人群圈子里,就落在我这边,看款式正是相同的一对。从童鞋的款式和尺码上看,这双鞋的主人应当是一名六七岁的男童。

尽管成年人们大多通晓人情世故,不愿在此时再添搅扰,宁可站在原地等管理方或僧人前来劝解,但我却已经知晓,这妇人的嚎哭完全是不必要的。因为,她嚎哭是以为自己的孩子被溪水冲到了下游,恐怕凶多吉少;但我在观察过俯伏在地而露出的她尚显干净的鞋底后,却敢肯定,真相并不是这样。

首先我肯定这一条:这位母亲并非是亲眼看着自己儿子失足落水的。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二十七八的母亲带着六七岁的儿子过木板桥,心下肯定会预感到这里是危险地段,必然会牵着孩子的手以防他失足,这是天下母亲的共性,几乎可以确信。就算这位母亲是个粗心到极致、无可救药的蠢人,只消她和儿子同行,一发现儿子失足,也会第一时间去拉手或是挽腰抢救,甚或是再缓一步,儿子已经落入水中了,她也应该即刻翻入水中继续抢救,决不至于此时握着鞋子干嚎啕。也就是说,此时她在这里哭喊,其实是之前并未与儿子一起行动,但在准备合流时却“发现了留在此处的儿子的凉鞋”,并且左右找寻未找到儿子,方才产生的“儿子失足落水的”理解。她并未亲眼目睹,那么一切就都还有继续猜测的空间。

并且我还可以猜测她之所以与儿子暂时分开的原因:照理说母亲带同六七岁的儿子二人出来旅游,母亲定会寸步不离地照顾这个正在玩兴年龄上的孩子。但有一个事由会令他们不得不分开。比如我方才经过了一个服务站才来到这个窄路口,设在半山道上的服务站,设有零食饮料摊位、供人临时休息的长凳等等,当然还有洗手间。正是这位母亲必须在这里应急,才使她只能让孩子在外暂时等待一阵。再加上我还注意到,俯伏在地的这位母亲,其鞋底和身上衣物都还挺干净,说明这条山路被景区打理得非常整洁,没什么灰尘。那这孩子的童鞋上的新鲜黑泥渍,就足以说明他是个贪玩的孩子了——在他母亲的看管之下,他没法走到步道之外,所以他是趁着母亲应急之时跑去了步道之外的土地上,才让两只鞋底都沾满了黑泥。

接下来,“两只童鞋离脚”这个不正常的现象也值得推敲。在户外旅游景点,有什么场合下会让一个男童一下子脱下两只鞋吗?

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自己到别处贪玩,把鞋子脱在这附近;另一种是他被人突然拐走,留下鞋子作记认。若是后一种可能,这山道绝无别处可藏,全程都有监控,届时等景区人员来疏导时,也足以让他们去查证,这一点无须我在这里多费心,于是我只需要查考前一种可能,也就是他脱下鞋到别处去玩了。基于这个可能,我们又可以很自然地想到,他是想下水淌进溪流,所以把鞋脱在了木板桥边上。

之前我从鞋底的黑泥猜测出这孩子的性格也偏向好奇和贪玩,加上六七岁的年纪,可以大概率肯定他是个好动好奇的小孩子,很有可能就是被水中的什么东西所吸引,便不顾危险率性地脱下鞋进入水中。于是,我又退出人群密集圈之外,望了望溪流的上游和下游。山势不陡,加之也不是丰水期或大汛时,溪流水速也很平稳。这条溪是天然形成,水底是光滑、生苔的圆石头和泥沙,想来赤足走在其上非常容易摔倒,但那个顽童的年纪和心性肯定顾不到这些,他定当是被什么东西吸引,才顺着向上或向下的某个方向而去。

水势顺流而下,一般没有生命的东西都会被带去下游,而有力量抗御水流的生物则可以溯流而上。在上游,我主要观察溪底的污泥;而在下游,我主要观察石上的青苔。在这两个不同的方向上观察不同的细节,便是我判断“若是这孩子贪玩走失,他会往哪个方向去”的根据。设想一下,我们淌着并不急的水流向上游穿行,在头两步试探出大概的感觉后,接下来就是按试探出的感觉稳步行走,所以重点要观察他试探的头两步或头几步。这几步行走重心控制非常慎重,落脚重,会在溪底的泥沙里踩出若干较深的足印,一时间也不至于被流水毁坏太多。而向溪流下方行走,虽说人试探的动作和之前类似,但向地势低的地方运动时势能向动能转换,脚下站稳更加困难,也就是所谓的“上山容易下山难”。溪底生有青苔,落脚重心很容易被带得歪斜从而滑倒,所以合理的下行决不能试探几步后便放心前行,而是全程都不能放松警惕,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下行时滑倒。

这些道理顽童就未必想得明白了。他就算头十几步能保持警惕,在吸引他的因素的影响下,也必然会逐渐放松这根弦。受树木和山势的影响,这名在桥上嚎哭的女性极目所见大约是溪流上下四五十米的范围,顽童肯定是追出了这个距离以上。而这个距离足以让他放下警惕,而这也正是造成滑倒隐患的征兆。

我在木板桥的上游溪底看了看,没有发现泥沙上有赤足踩出来新鲜脚印(赤足与穿鞋在沙滩上的印记形状和纹路完全不一样),于是便转向下游找寻。我不可能学着顽童直接淌水进入溪流,只好顺着下山的盘山路一路找过去。每到山路与溪流交汇的地方,我便走上通行的桥梁或溪流护栏边,观察这一路溪底的青苔是否有被大片擦去的痕迹。果不然,我在下游离那妇女哭喊的地方略有些远的位置,找到了一片新鲜的青苔和若干令人不快的殷红。我心知这里必然有情况,便再向上返回到堵塞处,打算等主持场面的景区管理方或僧人到来后,再找个场合说说我的发现。

然而,道路修建是盘山而上的布局,虽然溪流上下就那么几十米远,但我为了登高却得绕着这个小山走上两圈,这就甚是累人。待我拖着疲躯重回本来拥堵的木板桥头的时候,却发现那里的秩序已经在管理人员的引导下逐步恢复,人群虽然还是很多,但已经有序地从两侧分头穿过木板桥。在人群的另一侧,也就是不影响通行的溪岸护栏附近,几个身着统一服色的人和一名僧装打扮的人正在向一对母子说教。这应当便是在我顺着山路下去查探和返回的这段时间里,景区管理的人员和僧人已经想到了我所想的这些信息,然后在我发现的位置找到了贪玩而滑倒摔伤的顽童。

那个哭喊的母亲已经止住眼泪,开始为自己干扰到其他人的行为不住道歉。而这个顽童的身体已经擦干,一些明显是挂了彩的部位也已得到妥善的第一时间处置。他的头发还在阳光下闪着水光,这也确是他整个摔倒在水中的明证。我暗暗摇了摇头,还是混入了人群走向了我的目的地——那个能拍摄牛久大佛的观景台。

观景台上,游人们依序进入拍摄区域,选取自己心仪的角度拍摄风景。轮到我上前后,我将视线集中在了相机的电子显示屏上。然而,我在显示屏上调整着本欲拍摄的大佛的角度时,镜头却偶然捕捉到了近处河道里的某样东西反射着耀眼的阳光。

原来,这孩子并不是单纯的“贪玩”而被水里的什么东西吸引了注意力(毕竟在今天,一来水质下降养不出什么稀罕的活物,二来孩童的玩性更多的是被手机游戏所虏获),他趁着母亲方便之时,掏出母亲的手机玩游戏。但他边走边玩,一下没把持住,手机滑落到了河道里,被水冲下了很远的距离。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