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理念冲突

作者:X1069 更新时间:2023/1/31 17:30:01 字数:3719

“属下恭迎主公凯旋而归!”

“礼部尚书”鞍山领着一众官员在三发港外一百多海里处的海面上迎接归来的西征大军,旌旗舟船绵延数里,锣鼓喧天,并有各地居民万余架着自家船只随行,他们看着归航的战舰,眼中放光,弄得一向比较膨胀的宁远都有些比好意思了,毕竟她还是第一次作为这种场面的主角。

对宁远来说,这次出击的初衷是通过痛击大嘤的软肋来让争取一个恰当的和平协定,至少要保住婆罗和澳洲。

然而,出兵后发生的一系列意外导致这次军事行动达成了意想不到的战果。宋军控制了婆罗,并在之后的战斗中劫走了存放于加尔各答的巨额物资,瓦解了大嘤东天竺驻军主力,直接导致天竺地区叛军蜂起,大嘤军队几乎再也无暇东顾…

只要拿破仑足够坚挺,大嘤势力就没法将太多的主力部队拉到天竺解决乱局,那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洋地区将会沦为宋势力的后花园,那些个零碎的势力将再次回到当初三宝太监下西洋时代那个日日夜夜沐浴天朝恩泽,每个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准备上供的幸福时光。

嗯?你说当初大明不要他们月月上供?怎么可能呢?宁远拍着胸脯表示,既然大明已经没了,那么当初大明朝贡的解释权自然是归她这个“正统继承人”所有,宋国公要求月月上供,那这些处于宋势力保护范围内的小可爱也就必须花点钱来买平安,不然,心理脆弱的宁远可能将会为自己的过失愧疚得睡不着觉,带着大军登门拜访。

宁远还在回来的路上,那些心思各异的各番酋长们便争先恐后地奔赴三发上供,由于是头一次上供,这些酋长也不敢带些太寒酸的礼物,他们大多选择携带那些在外界价格昂贵的香料,而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不少酋长居然选择亲自采摘那些生长于悬崖绝壁的植物界高质量香料,为此还闹出了不少伤亡事故。

一时间,三发的几个仓库里的各类香料堆积如山。

向来贪婪的明石看到这些香料,再看看那些遍体鳞伤、面带彷徨之色的酋长门,一时间居然生出了一些愧疚之心。为了答谢酋长们的这份孝敬之心,慷慨大方的明石联合鞍山,为这些酋长每人赠送了一套新东煌字典以及其配套的教材,这些淳朴善良的酋长们在收到回礼后感激涕零,恨不得为明石制作神像,日夜膜拜——数年后,经某些南洋学者的研究,这实际上是一种诅咒巫术。

无论是战利品还是贡品的搬运都需要大量的人力。鞍山以征发徭役的名义,前后动员南洋地区的居民将近一百万人次才搞定这批物资。在将贡品和宁远送来的战利品整理好后,鞍山召集了这些壮丁,每人发放了折合五两银子的各类生活物资。

谁知道这个在后世看来稀疏平常的举动居然在本地居民之中产生了不小的反响——毕竟,这是个官府花式白嫖底层民众劳动力的时代,干完活不给钱才是常态。这种愿意付工资的官府,不说是千载难逢,至少也是难得一遇了,要是再对比东煌本土的那些“清知府”们…这简直是圣天子在世啊!

过于稀烂的明清官府拉低了人们对于官方道德的期望,使得宁远搭建的这个看起来稍微正常点的政府居然显得如此难能可贵,令在“记忆”中见识过新东煌政府的鞍山无比汗颜。

老乡们,比烂不可取啊!

这种情况下,宁远作为他们的“救世主”,舟师归航之际自然得到了无比热烈的欢迎。

宁远向众人拱手,“诸位免礼,孤出师西征无后顾之忧,皆乃诸位之功劳也!”

于是众人山呼万岁,迎宁远回城。

不过这中间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在宁远返回自己的住所时,鞍山抱着一沓文件,心怀忐忑地跑了过来。

“指挥官同志,你看这个!”

鞍山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她飞快地抬起一条腿将文件摆在腿上,并从中抽出一张宣传单。

“一群从西欧留学归来的生员想要进入兵营,被我拦住了,我怀疑,这些人可能打算在东方传播法姬那边的革命。”

“现在他们已经在三发建立了一个报社,每天都为三发卫宣传他们的思想!”

“等等等等!”

宁远阻止了鞍山继续说下去。

“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啊?就是指挥官回来的前一天,现在他们已经在三发卫发放了一批传单,不过被我回收了,都在这里,现在他们正在印刷第二批…等等,指挥官,你在做什么?”

宁远一把将鞍山举起,奋力摇晃。

“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不第一时间告诉我?他们现在在哪儿?”

“就在我们对面…别摇了,指挥官…”

宁远放下鞍山,看着自己住所对面的那个刚刚开张的报社。

“鞍山,你怎么看?”

“虽然和和谐思想不是一种东西,但这也算一个进步啊,指挥官你不要嫌弃他们…”

“我当然不会嫌弃…”

宁远拔刀,指着这间报社,对着附近的舰船编队发出了指令。

“敢动我的兵?那就去死吧!”

“唉唉,指挥官同志,使不得啊!”

鞍山慌忙拦在宁远面前。

“虽然他们只是蓝卫兵,但我们接纳他们后就能利用革命瓦解周边那些邪恶的霸权主义者,摧毁这里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解放他们的人民,这样…”

说着说着,鞍山突然悟了。

等等,如果将霸权主义定义为欺压弱小的话,那么,现在南洋地区最大的霸权主义…好像就是我们自己?

而现在,南洋地区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好像也就是鞍山自己所在的这个集团。

我反我自己做什么?

虽然来自和谐时代,但鞍山绝不是完全不懂得变通的教条主义者,她知道在这个时代有些东西并不适合立刻拿出来,不然她也就不会选择留在宋政权这个不太标准的封建势力手下了。

先前,鞍山下意识地将这群“留学生”和后世新东煌的基层联系到了一起,但冷静下来后,她突然发现,现在放这些人进来,那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想到这里,鞍山立即立正站好。

“抱歉,指挥官,我这就去把他们控制住!”

宁远的中央部门光速完成了意见统一。

就这样,刚刚回城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庆功宴的宁远再一次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当中,她亲自带着一个营在三发境内逮捕那些正在四处宣讲的“逆党”们。由于思潮传播到南洋的时间尚短,这次被捕的人不多,一共只有一百余人,无一例外,他们都是东煌裔。

好在宁远的控制区里还是明白人(当然也可能是他们还没来得及消化)居多,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谁相信这些家伙的异端邪说,因此,被捕的人也就是当初做宣传的那批人,并没有这两天发展起来的新成员。

“为什么抓我们?”

气氛阴沉的审讯室里,一名被捕的青年义愤填膺,他看着面前的鞍山和宁远,忍不住大声质问。

“我们是为了整个南洋的进步,你们不应该对我们进行这种毫无理由的迫害,难道你们也和北边搞文字狱的大清是一路货色?”

宁远拦住了准备发言反驳的鞍山,她盯着青年的眼睛,问出了一个她认为关键的问题。

“那你动我的兵做什么?”

“因为发生在高卢的事情让我们明白,革命需要军事力量!所以…”

宁远打断了青年的慷慨陈词。她回过头,对着鞍山问道,“按我们的律法,策划兵变谋逆该当何罪?”

“嗯…指挥官同志,新东煌没有谋逆罪…”

鞍山很佩服这些人的勇气,她打算找机会保住他们。

毕竟,这些人好歹也算是先驱者了,虽然他们的运气不好,将手伸到了宁远完全不能容忍的地方。

“得了,那就按《大明律》吧。”

宁远沉吟片刻,决定开开倒车。

目前的宋政权以武力立国,要是军队出了问题,且不说宁远自己会不会被迫逃亡,但可以想见的是,到后面宁远肯定得花大把力气整顿内部,迟早被异见分子折腾得筋疲力尽。

毕竟,在宁远的印象中,采取这套所谓先进的体制的政权,大多干啥啥不行,扯皮第一名。

在没摸清楚无敌的和谐风格的体制之前,宁远宁可使用快捷高效的“古代”政体。

虽然宁远嘲笑凯申,但这不妨碍她使用对方的一些理论,例如攘外必先安内。

出于杀一儆百的目的,这次肯定得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大明律》?我不知道!”

鞍山试图做最后的挣扎,但这时,写凤推门而入。

“姐…指挥官,《大明律》我熟啊,谋反、谋大逆、谋叛等罪名,实行重罪重罚,三代株连斩首…”

写凤翻动自己记忆中的书卷,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对面的青年听了这话,怒目圆睁。

“一人做事一人当,为什么要牵连我的家人?”

写凤摊了摊手,“谋反这么大的事情,你难道不和你的家人商量商量?指挥官,立刻下令拿人吧!”

“嗯,写凤,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宁可错杀一个,不可放过一千…”

“收到!”

写凤扬起绣春刀,出门去召集人手了,只留下一脸遗憾的鞍山、一脸冷漠的宁远和已然石化的青年。

“对了!”

刚刚走出去的写凤突然再次打开了门。

“指挥官,为了打击这些牛鬼蛇神,我觉得我们需要一个专门的监察部门,要不我去把锦衣卫重新组建起来吧!”

“那好,就交给你去办了!”

在场的舰船只有写凤熟悉那个已经灰飞烟灭的组织的运作模式,宁远也没多想就决定了新的锦衣卫指挥使的人选。

“等一下,指挥官同志,我也要参与!”

鞍山连忙拉住了宁远,她的心中浮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指挥官同志,锦衣卫以后作为我们的利剑,那么她们的思想自然不能出问题,这个工作就交给我去做吧!”

这个世界太黑暗了,那么,就从南洋锦衣卫开始,让东方看到新时代的曙光吧!

这一刻,鞍山的心中充满了使命感。

然而宁远残忍地拒绝了满怀憧憬的鞍山。

“不行,在教材编辑好前,你不要参加任何别的事情,毕竟,身体要紧!”

宁远握住了鞍山的手,带着她离开了审讯室。

第一批锦衣卫,还是先交给写凤自己全权负责吧,毕竟,锦衣卫作为宁远手中的刀子,并不需要自己的思想…

坏了,我怎么堕落得和那些封建君主一样了!不行不行,还是改天我自己亲自去做他们的工作吧!

夜晚,身心疲惫的宋国公回到了她忠诚的国公府。

一天中最美好的时间就是睡觉的时候了,毕竟,只要不做噩梦,那接下来就是一段轻松愉快的时光。

只是她似乎忘记了什么。

“是吃大凤呢,和大凤一起洗澡呢,还是~要和大凤做没羞没臊的事情呢~”

宁远掀开被子,发现里边有一只大凤。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