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狂风卷集着乌云

作者:X1069 更新时间:2023/4/24 23:39:22 字数:2682

湄公河出海口外,楚生正站在一艘巨大的重樱式战列舰的甲板上,意气风发,在他身后,一面巨大的金菊花旗正迎风招展。

“我,德川楚生,今日统领十万虎贲之士南下,内有唐人武家之内应,外有不列颠、明人之锐士为僚佐,而远南之敌不过是两三万,且众叛亲离,不得人心,这就是真正的天征!”

楚生,出自德川家族,生于楚地,便以此为名。此人先久居东煌本土,又游历西欧诸国,博学多识,文武兼备,乃是重樱当世之人杰。幕府常年将此等人物雪藏,以为韬光养晦之策。如今,幕府将军令楚生诈作大清的政治失败者,成功打入远南内部,并冒充郑氏细作,成功勾连大量的南洋豪强。

宁远还待在南洋时,年年征战,每一年都会向豪强征调大量物资。由于宁远参与的战争总是获益的,这些豪强也都能得到数目可观的补偿,在利益捆绑和军事威胁之下,豪强们也根本没打算作乱,楚生这些奸细根本无隙可乘。

但在鞍山时期,南洋地区的主力大多调往东洲,远南政府权威不足,对地方豪族的压制力减弱,楚生才打着郑氏的旗号拉拢了一些豪强。

当然,仅靠这些豪强是没办法掀翻远南政权的。虽然在纸面上,这些豪强控制的卫所总兵力超过一万,但要是真要起事,这些士兵又有多少愿意跟着一起叛乱的呢?

当初俾斯麦闹到众叛亲离的地步,是因为俾斯麦嫡系部队远远少于各地军头,再加上她不信任人类指挥官,大家都拿不到好处,也得不到信任,就是不起来反抗也会在敌军来犯时作壁上观。

宁远这边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首先,宁远的直属部队太多,要是远南这帮豪强胆敢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作乱,那么只要等东洲那头反应过来,全力增援,那么聚集在婆罗洲的士兵分分钟超过十万,这等兵力,就是大嘤和法姬联手了也得头痛不已。

其次,宁远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为了避免“外行指导内行”的事情发生,很多权力都已经被她分了出去,自己只是在名义上拥有这些权力,她是什么并不影响这些官员的利益,甚至还有一定的好处——根据常识,舰娘的性格比较稳定而且寿命极长,也就是说,现在宁远信任谁,将来就会继续信任谁,不会像人类统治的势力一样,整天担心“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问题。

于是,自认为正在受益的家族疯狂维护宁远的地位,他们举报任何可能意图谋反的家族,向远南驻军捐赠军费,怂恿鞍山立刻爆兵备战;而自认为利益受损的家族不得不勾结境外势力,征兵备战,同时在政治上向鞍山施压,要求宁远退位。

而底层的军民则是自发地行动起来,纷纷涌入婆罗洲、吕宋等地的,帮着鞍山一方修缮工事。他们并不怎么在意宁远的身份,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宁远只会对豪强和外人开刀,而那些反对派是真的会吃自己人的。

德川幕府的大军摸到占婆时,由于宁远迟迟没有回应,鞍山无法以宁远的名义发动大清洗,故反对派在政治上尚且能发出相当大的声音,但在军事上,那些原本名义上还在反对派手里的卫所已经失控大半。

舰娘和舰娘之间本身就是有竞争的,而各级官员之间同样有竞争,因此在地方上,对鞍山不满的人或者舰娘数目众多,例如被派到远南的赤城,她就觉得自己比鞍山更适合做这个远南大都督。要是反对鞍山,或许大家还可以一起走出来壮大声势,而要是造宁远的反…

抱歉,我们可都是良民,忠心耿耿的良民!

古泰卫长官张自成原本是打着反对派的旗号的,但当他听说这个“反对”不是反对鞍山而是反对宁远时,这哥们儿先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写下了数封认错书,接着就在卫所里搜捕那些反对派,打算来个戴罪立功,其他的反对派武装也大多只是口号喊的响,实际上根本不敢动手。

所以,真正在行动上响应楚生的,算上沐家的势力也只有两三千的兵士。

而这不到三千的“叛军”中,超过九成都是陪着沐家一起玩无间道的演员。

“一帮纸老虎…”

鞍山看着自己办公桌上堆成一座小山的认罪书,不由得感到满头黑线。

现在名义上的反对派人数和兵力都没有减少,但那些喊口号的,绝大多数都已经上交了认罪书。一天的时间里,前往都督府的信使络绎不绝,而这些信使不少都是反对派的官员本人,当他们在都督府的门前看到自己的同僚时,不由得露出了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哥们儿,你也在啊,巧啊?”

这么大的动静想要瞒住别人是不可能的。剩下的反对派不由得纷纷破口大骂,骂这些猪队友的无耻和无知,并派人苦口婆心地劝说,难道宁远回来就会因为他们人多而饶了他们?错!宁远会把这些人一同流放到土澳去!

反对派的兵力每分每秒都在飞速瓦解,他们不由得推出了沐家作为领头人,与“郑明天兵”进行接触。

回想起沐家家主那被“祖宗辉煌”冲昏头脑时的模样,德川楚生不由得轻蔑一笑。

“只有懦夫才寄希望于靠别人来为自己争取利益,而强者都明白,真正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出征!目标,三发卫!”

德川楚生将刀一挥,数十艘战舰闻令而动,她们换上了郑明的大旗,朝着东面极速驶去。

与此同时,沐博正端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认真阅览手中的信件,面色阴晴不定。

郑氏不知处于什么心理,在派兵帮助幕府的同时还向远南告密,甚至披露了一些不知真假的细节。

三万幕府军将伪装郑氏军偷袭三发,而五千郑氏军则是打着幕府的旗号掠阵,另外不列颠也分出数千士兵准备偷袭苏门答腊,他们打着东洲军的旗号。

“这…不可能这么奇葩吧?”

沐博把信件看了又看,感觉这些行为荒唐中又透露出一丝合理——郑氏和幕府是相互挖坑,而不列颠军队则是完美利用了东洲军中白鹰舰娘占比多以及远南渴求援兵的心理,要是马来亚那边的守卫不够严密,没准儿真能被不列颠偷掉旧港。

想到这里,沐博做不住了,他来到神机营驻地,找到了一直在坐冷板凳的欧若拉,准备托她带队前往旧港增援守军。

欧若拉听完沐博的讲述,也是颇感诧异,她拿出了一封信件,递到沐博面前。

“沐相,这是不列颠人的信件。”

欧若拉捂着自己的脸,简直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母国做出来的操作。

信件是不列颠的本次行动指挥官所写,在信中,郑氏和幕府军队的行动路线被精准地描述出来,而不列颠自己的行军路线则是只字未提。

沐博将郑氏的书信放在一边进行对比,得出了一个让人难以相信的结论——如果不列颠和郑家没有勾结的话,那么这些书信上的情报很可能都是真的。

“他们不是一伙的吗?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不就完全是坑队友吗?”

欧若拉疑惑道。

沐博摇了摇头,“我也很奇怪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过主公以前说过,郑氏不希望幕府强大起来,也不希望外部势力插手他们的大陆攻略,而不列颠不希望幕府和郑氏中的任何一方强大起来。”

“指挥官说过这些吗?”

欧若拉歪着头,感觉自家指挥官从来没有提起这件事情,而沐博则是肯定地点了点头。

“主公说过,那时候,你还没有加入进来。”

官场老油条沐博明白,适当地将功劳分给主公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上下级关系。

当然,这并不代表沐博只会明哲保身和拍马溜须,接下来,他就要拿自己的命去干一票大的。

“走,我们去诈诈他们!”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