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南明传统

作者:X1069 更新时间:2023/8/5 23:14:19 字数:2486

本时空西元1809年初,在大清的龙船坠落之处,没有燕地的燕国和没有秦地的秦国达成了共识。

在山口洋——三宝颜——北吕宋——琉球——旅顺这条曲折的航线上,一船船的装甲、兵装、舰炮、载具被燕军从沿途的各个堆满尘埃的仓库里拖出,不断地翻新、打包,打包,最终作为援助装备送到大沽口。

在宁远的努力下,原本在一系列的战争中损失大量重装的秦军不但没有在各路敌军的进攻下一触即溃,反而轻而易举地守住了位于河间府(顺天南部重镇)的各个要塞,这大大出乎了明军北伐主将的意料。

明军主将徐温,乃是洪武朝名将,中山王徐达之后,自幼饱读兵书,深有韬略,他在大明皇帝宣统起兵时就担任皇帝的亲卫,一直做到一军之主将。此刻,前线军团的缓慢进展让他隐隐约约感到有一丝不对劲。

“在清廷的荆楚新军哗变之后,我军前后接收了接近二十万训练有素的士兵,理论上讲,他们和八旗兵也就差在了装备上而已,而其战斗意志可丝毫不弱于八旗。”

明军的中军大帐里,徐温面色凝重地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桌面上的旗帜。

这是一面普普通通的军旗,它的旗面上遍布裂缝和破洞,残破不堪,一看就是明军通过激烈的战斗才从敌人手中夺得;它的底色为金色,上边用草书写着一个龙飞凤舞的“秦”字,如此简单的构图元素彰显着这个秦国底蕴的浅薄。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立国不足一月的“跳梁小丑”,居然轻轻松松就爆出上万的重甲兵,甚至还有数十门大口径机炮。

在坦克娘还没有正式加入战场的年代,重甲加大口径机炮就是这个时空陆战的版本答案,包括长龄在内的无数清廷将官用生命验证了这一点。明军是不会否认清军的战斗结论的,在秦军的机炮轰鸣时,原本如同洪水般汹涌而来的明军就如同撞上了一座坚不可摧的拦海大堤,转眼间就四分五裂,冲在最前边的数百选锋(泛指由精锐组成的突击队)就没有一个活着回来的。

重甲可以理解,这东西在顺天府的仓库里不知道堆了多少,秦军用它们武装自己也很正常,但这机炮可就不太合理了。

众所周知,本时空的大口径机炮,最开始只是在燕军的神机营里装备,之后才逐渐普及到燕军各部,而其他势力虽然对机炮进行了仿制,但往往是可靠性上不去,成本又下不来,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列装部队的条件。

大清集一国之力,耗时数年都搞不定的科技,你一个北直隶省长半个月就点亮了?

扯犊子呢?

一定是燕逆居心叵测,暗中支援了秦军!

而在不久之后,从登州借道北上的燕军船队让徐温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你们可别告诉我,那一厢一厢、散发着让一众舰娘馋到流口水的东西只是普普通通的洗衣粉!

秦军和燕军有勾结的可能,他们随时可能利用琉球群岛,强行登陆淮北,将驻扎在北直隶的明军包了饺子。

徐温不敢怠慢,急忙通电宣统皇帝。

“…陛下,以上就是秦贼和燕逆勾结的全部证据。”

“臣以为,如今,秦燕勾结,此番北伐已成画饼,不如退兵,进入齐鲁之地,占据登莱,逐渐切断燕军和秦军在空间上的联系。北直隶之地,还是需要从长计议,陛下还是需要再忍忍…”

“朕不能忍!”

宣统看到徐温的电报奏折,不由得勃然大怒,想当初,宁远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不但没有挺身而出,用全部的家当来证明自己的忠诚,反而趁火打劫,强行从宣统手里夺取了“燕王”这个特殊的位置,可以说,这就已经是明着跳反了。

奈何那时候的宣统手里没兵,根本没法对宁远施加有效的制裁,只能通过偷取宁远的占领区、克扣宁远的俸禄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但现在不同了。

数月之前,清军的荆楚新军内部发生大规模哗变,无数的士兵以“革命”为纽带聚集起来,他们出其不意,突袭了驻扎在江夏区的清军八旗主力,将清军中和杨遇春并称“二杨”的杨芳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杨芳部下八旗折损大半,不得不逃到河洛与道光所部清军汇合。

由于大明联邦设置了议会,并宣布本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这使得革命军认为,这个“联邦”就是东煌本土的“拿破仑帝国”,就是当之无愧的革命政权。因此,他们纷纷加入联邦,使得宣统手头的兵力如同滚雪球一般得壮大起来。

胸怀刀兵杀意气,腰杆子硬起来的宣统早就想找机会给宁远一刀狠的了,如今,看到燕军那脆弱的补给线,宣统那双贼溜溜的小眼睛忽然亮了起来。

他看向站在一边的郑家家主——郑赣,有着迫不及待地问道:“郑爱卿,朕欲图燕逆久矣,如今,燕军主力大多驻军辽南,在琉球缺兵少将,此乃天赐良机也!”

看着宣统那双闪闪发光的黑眼睛,郑赣只觉得眼皮狂跳,心中也是一阵翻江倒海,他愣愣地看着宣统,抱着最后的幻想试探道:“陛下,难道是已经决定要讨伐燕逆了?”

“没错!”

宣统使劲点了点头,他握紧了拳头,斩钉截铁地说出了那个郑赣最不希望听到的答案。

“朕欲发兵十万,突袭琉球,断燕军之归途,将燕逆所部十多万反军和秦贼一同歼灭!”

宣统一挥衣袖,慷慨激昂如淝水之战前的苻坚,意气风发如瓜洲渡前的完颜亮,豪情万丈如土木堡里的朱祁镇,唬得郑赣两腿一软,险些跪倒在地。

他急忙劝阻道:

“陛下,这使不得啊!”

“使不得?”

宣统脸色一变,“我大明现在得天下人望,招收四海义士不下百万(士兵和官吏一起算),怎么就打不过那在北直隶折兵数万,精锐尽丧,师老兵疲的燕逆?”

郑赣张了张嘴,藏在袖子里的拳头硬了又硬,我的陛下啊,你从哪里听说的燕军“折兵数万,精锐尽丧,师老兵疲”的消息?

这一听就是在胡扯啊!

这个状态的燕军对秦军来说有利用价值?

已知十万左右的燕军能和杨遇春带领的三十万清军有来有回,而拥有十万大军杨遇春能够爆杀起兵之初拥有三十万大军的宣统,这么一算,如果宣统当真断了燕军后路,恼羞成怒的宁远绝对会把十多万的禁卫军糊到宣统脸上,再次上演一场“搜山检海捉伪帝”的好戏。

当然,宣统是皇帝,郑赣是臣子,直接和他这么说实在太伤他那脆弱的小心脏了。

郑赣想了又想,终于给宣统找出了一个不太站得住脚的理由:“陛下,如今重樱,露西亚,不列颠都在入侵我东煌大地,而燕军和我等暂时没有直接的冲突,不如放他们离开来保存东煌的有生力量。

陛下,操戈同室,贻笑外人啊!”

“朕意已决!”

就像当年的崇祯一般,宣统倔强地摇了摇头,他盯着郑赣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

“攘外,必先安内!”

看着宣统那已经放在配剑剑柄上的手,郑赣默默地叹了口气,顺从了宣统皇帝。

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到时候,我带着族兵去闽地避难吧…陛下,你这个样子,臣实在是带不动啊!”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