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明联大军

作者:X1069 更新时间:2023/9/11 23:54:28 字数:3549

在大明太师宁远的督促下,大明联邦终于决定发兵灭清。各路诸侯于西元1811年初集结于金陵城,誓师西征。燕王宁远为盟主,负责大军的征战事务,吴王郑赣为副盟主,坐镇金陵,负责统筹大军后勤事务,其余各地军主各有分工。

然而,还没有等明军正式出征,一个令人尴尬的事情便从北方传来:就在南直隶巡抚魏邦鲁为大军安排好驻扎营地的时候,残清小朝廷已经土崩瓦解,关中的清军已经全部投降了秦王,而蜀、黔、滇三地则宣布自治,脱离了大清的统治。

辽东以北的地区早就背叛了大清,其部分起义军甚至打出了“响应南方,敢使清帝不东归”的口号,再算上被露西亚和燕军占领的大片土地,可以说,这时候的大清皇帝连老家都已经丢得一干二净。

目前,整个东煌,还没有宣布脱离大清的就只剩下了西凉、高原和西域这三个在这时候还贫困潦倒、根本养不起像样的大军的地方。

秦王听说明联大军集结,意图“灭亡清廷”,当即认定明联是想争夺他刚刚打下来的关中,因此传讯南方,提议联军入蜀。众诸侯本来就是被宁远以“灭清”之名召集在一块儿的,如今他们见大清已经崩溃,西南大片土地成了“无主之地”,纷纷起了别的心思。

他们以各种理由拒绝宁远的调兵令,每一天都有诸侯提议撤军:

“先前,燕王称清妖尚控七省之众,拥兵百万,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但如今清妖已远蹿西土,与我大明之间有秦国相隔,对我们已经构不成任何威胁。常言道,‘得饶人处且饶人’,既然清廷已经微弱,我等何必要对它赶尽杀绝?”

宁远对于这等扰乱军心的退缩言论勃然大怒,她令部下将发表这一言论的湘军统领刘邺绑在旗杆上,当着一众诸侯的面指责道:

“子曰:‘王道复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犹可报也!’,清廷戮我人民,焚我城郭,毁我文书,易我衣冠,若不将其彻底荡平,我等有何面目见先祖于地下?”

说罢,宁远又下令逮捕刘邺的亲信,收其兵权。

众诸侯惧怕宁远兵威,再也不敢阻挠。散会之后,荆州军统领钟惠与其他诸侯私下商议道:“太师酷烈,一意孤行,根本不听从我等的提议!我等实在难堪,而首辅(指吴王郑赣)从谏如流,宽厚仁德,不如明日我等联名上书,令天子罢免燕王的盟主之位,改令吴王为盟主?”

与钟惠同为东煌革命组织成员的粤东巡抚顾栐赞同道:“钟先生是在我们争取自由的权力,明天一早,我必定带头冲锋!”

其余诸侯也连连称是。虽然他们在心中并不一定认可从泰西泊来的那些思想,但这可是为他们自己争取利益啊,何乐而不为呢?

宁远就是再不满意,难道也能把他们全抓起来吗?

等等!

诸侯们忽然心中一紧。

根据宁远在扬州等地对那些高高在上的士绅的暴行,她上头了貌似真的会无脑抓人!

想到这里,众诸侯心里犹豫不决,他们表面上迎合了钟惠的提议,在敷衍几句之后便匆匆离去。

次日,顾栐如约来到宁远门口,他提着喇叭,试图和宁远好好理论理论,但令他尴尬而愤怒的是,他在宁远门口待了快一个小时,那些先前还拍着胸脯,连连保证要和他一同向宁远施压的诸侯们却一个也没有到!

甚至连钟惠这个发起人也不见踪影。

看着大门处的守卫们那困惑的眼神,这一瞬间,一股“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凄凉和悲壮在顾栐心底升腾而起。

“罢了,虽千万人我往矣!这等无胆鼠辈,我一人也可为天下声张正义!”

顾栐紧握双拳,他径直走到宁远门前,大声喊道:“盟主,粤东巡抚顾栐求见!”

“孤勇?”门内传来了宁远疑惑的声音,紧接着,刚刚穿好衣装的燕王推门而出,她一边揉眼睛一边问道:“名字似乎挺勇的,说吧,你来做什么?”

顾栐咬了咬牙,他也没计较宁远念错他的名字,毕竟,这和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比起来不过芝麻之于西瓜罢了。

看着宁远询问的目光,再看看周围越聚越多的吃瓜群众,顾栐忽然心中一颤,这一刻,他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要是宁远觉得他的问题太过刺耳,会不会直接把他一刀噶了?这倒不是顾栐怕死,而是因为他害怕,他要是完了,组织里的其他人能不能担得起振兴东煌的重任?

回忆着以前钟惠和那些豪强们觥筹交错的情景,他蓦然发现,在加入大明联邦后,在各地豪强的腐蚀下,组织里可是有不少人已经失去了初心,沦为了那些腐朽蛀虫的帮凶!

但事已至此,他也不好退缩,只得硬着头皮,大声喊道:

“宁先生,你不适合做盟主,还请退位让贤!”

宁远一愣,她倒是没有在乎顾栐的称呼,而是注意到另一个问题。她疑惑道:“怎么,你还觉得有其他人能管得住各镇兵马不成?”

“那当然!”

顾栐昂起脑袋,抱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觉悟正色道:“自崇祯以来,东煌内乱近二百载,兵戈不歇,士民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如今,清廷已经是冢中枯骨,再也没有机会来祸害我等,那为何不趁此机会马放南山,休养生息,任用先进,如此一来,东煌的盛世可就在眼前!

宁先生不听众人之言,执意用兵西北苦寒之地,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以兵戈制人,岂能长久?不如荆州军主钟惠,他为人谦逊有礼,又颇有声望,必能使众人心服口服!”

顾栐本来打算将郑赣供出,但钟惠这个和豪强们沆瀣一气的蛀虫着实令他愤恨,因此,他没有把昨晚钟惠的提议实话实说,反倒选择推举钟惠作为盟军之首,打算借宁远之手来个极限一换一。

宁远眉头一皱,她看向身边的卫士,“这个家伙不适合统兵,是谁让他来的?”

护卫们回应道:“顾大人是亭林先生(指反清志士顾炎武,曾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言论)的传人,在粤东颇有名望,因此被推举为一军统领。”

“那好,把他的职位下了,派到南边去屯田!还有那个钟惠…这个家伙听起来好熟悉…”

宁远挠了挠头,突然心中一震:“等等,这家伙是不是颍川籍?”

“是啊。”顾栐回答道,他想了一想,没准儿宁远还认识这家伙,不如再多说点有关钟惠的信息?

于是,顾栐补充道:“听说钟先生还在南洋执行过任务,不知他和宁先生有没有见过面…”

“好了,我知道了!”

宁远摇了摇头,冷冷地说道:“当初在南洋策划刺杀我(见93章)的那个家伙吗?快把他拿过来,吊起来打五百棍,按谋逆罪处决!”

顾栐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钟惠居然早就和宁远结下梁子,更没有想到,宁远作为一国之主居然会这么记仇。

“钟惠这下可惨了…不过,摊上这么一个专横又小心眼的统治者,想必燕国的平民一定过得很悲苦吧…”

顾栐心中叹息道。

人群中本有钟惠亲信,他们慌忙回报钟惠。钟惠大惊,他来不及召集部众,慌忙从帐外唤出自己的替身,将自己的衣装和对方调换,又混在联军乱哄哄的后勤队中逃生。

“这个仇,我记下了!”

蓬头垢面的钟惠回头看着远处的盟军大营,目露阴狠之色。

燕军抓到钟惠的替身,掏出锦衣卫准备的钟惠在南洋时的相片,确认身份后,不分由说便将这个倒霉蛋拉到辕门,当着诸侯们的面,一通乱棍打得稀烂。湘军

这下,盟军之中再没有一个人敢于在明面上反对宁远的任何一个提议了。

杀死“钟惠”后,宁远整理大军,不算后勤,总兵力高达四十万之众。

其中燕军禁卫军六万,府兵六万,合计十五万。这里的“府兵”实际上是燕国原先的卫所军,由于宁远认为,燕国的“卫所”以拥有土地的指挥官(虽然看起来很离谱,但东煌的指挥官确实喜欢土地甚于海洋。)为核心,这些指挥官平时负责地方的生产和治安,战事派自己的舰娘从军,大部分装备都是自备的,这实际上更接近于隋唐时以拥有土地的自耕农为主力的府兵。再加上为了和其余势力的卫所区分的因素,此番出兵,宁远正式将燕国的各地卫所改称为“折冲府”。

吴军出“常胜军”二万,这支部队是由宁远派遣的教官训练而成,平时驻扎在慈溪。而巧合的是,宁远派出的教官都是出身于原十三殖民地,他们的名字,一个叫华尔,另一个叫戈登。

其余数十路诸侯,出兵一千到一万不等,累积约二十三万。由于诸侯们大多不愿出兵,因此这二十多万士兵故意拖延时间,大部分装备都没有准备齐全,这等非暴力不合作的抵抗方式让宁远颇为头痛。

但这时,露西亚人送来了一个天大的助攻。

师老兵疲的秦军根本凑不齐出击的军费,秦王搞不定露西亚人,只得派人南下,宣布奉宣统为正统天子,并请求大军北上,打击入侵之敌。

消息传来,那些要求解散大军的声音瞬间从盟军内部消失了。

郑赣首先站了出来,他在一众诸侯之前带头请求道:“罗刹人狼子野心,不可不击,我愿领家丁五百,为大军开路!”

众诸侯也是纷纷请战。在天朝的威严崩塌之前,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向“落后愚昧,野蛮残忍”(薯片战争前东煌对泰西的刻板印象)的泰西蛮子卑躬屈膝。

被免去军权的顾栐怅望灰天,回想起自己先前在宁远面前慷慨激昂地陈述退兵之利的场景,一时之间,他感觉自己就像个小丑。

早知道露西亚人可能入侵,他是怎么也不会希望这支大军解散的。

为了一雪前耻,他咬了咬牙,硬着头皮向宁远提议道:“露西亚自北而南,其中必定是和漠北部落有勾结!燕王应当召集辽东的游牧部落,让他们攻击漠北部落的大本营!”

“可以,看来你也是有点本事…”

宁远看了看目露期盼之色的顾栐,点了点头。

“那你就别去南边屯田了,去北边联络部落骑兵,给露西亚人的帮凶来一刀!”

“谢燕王!”

顾栐大喜过望,领命而出。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