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 联邦与帝国

作者:X1069 更新时间:2023/11/12 23:53:18 字数:2586

杨篱成为大秦新任君主之后,尽管秦邦之中依旧暗流涌动,但对宁远来说,她为秦国做到这一步也算是仁至义尽。

而她的下一步,就是去收拾那在天竺洋战争中背叛了东煌的波斯,毕竟,波斯的国王还在南洋过着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呢,总不能让他一直待在南洋吧。

鉴于波斯兵力羸弱,武备落后,在不考虑其他势力插手的情况下,唯一可能对北明军队造成威胁的,大概就是那恶劣的自然环境了。

西历1815年初,北明帝国政府正式向波斯共和国宣战,以“镇压叛逆,匡扶波斯王室”为宣战理由,调动交州、黔国、旧港三地之兵共三万兵力讨伐波斯,战争目标是夺取波斯首都,彻底摧毁波斯共和国伪政府。

这个宣战理由立马遭到了南明联邦政府的犀利抨击,联邦政府外交部在报纸中讥讽道:“现在是大革命的时代,那些腐朽的君主专制国家都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世界是属于天下人共有的,为何你们还要送一个流离失所的乞丐回波斯压迫她已经取得自由的人民?”

北明礼部尚书鞍山毫不犹豫地反唇相讥:“既然你们已经宣称自己革命了,那为何还要保留‘皇帝’这么一个巨大的封建残余?把天下人当瞎子吗?”

联邦政府外交部恬不知耻:“这是泰西的革命政体在东煌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违反‘革命’的本意。”

人不要脸则天下无敌,与充斥着各类积年老贼的联邦政府外交部相比,初出茅庐的北明政府礼部还是太过稚嫩,居然一时不知如何反驳南明的言论。为了帮礼部出气,出兵之日,宁远以大明周公的名义宣布:

北明帝国政府管辖之内的所有地区弃用联邦政府的“中正”年号,转而沿用大顺的“永昌”年号,以西历1644年为永昌元年,则西历1815年为永昌172年。

众所周知,大顺的开国皇帝李自成打进顺天府,逼迫崇祯做了晴天娃娃,而南明政府自诩为崇祯、南明的正统继承者,北明改元永昌无疑是对整个联邦政府的挑衅,不仅仅将中正皇帝本人气得够呛,更是让明联的文武百官面红耳赤。

1644年之后,天下无敌的大明叛军守国门,流寇死社稷,而正统大明朝廷却打出了“联虏平寇”的迷惑标语,宁远用这个年号,岂不是公开宣称南明的那些文武百无一用?

“怼完大清再怼大明,你到底是想从哪里获得政权的正统性?

现在你也是‘大明’,这么玩就不怕回旋镖打在自己身上?”

以“改元永昌事件”为起点,联邦官方与帝国官方的骂战正式打响,不过,有意思的是,衮州的孔家认为,南明自称“联邦”而不称“天朝”,乃是违背了祖宗之法的大逆不道之举,与南明相比,尚且以“天朝”自居的北明是显得那么“循规蹈矩”,于是乎,在南明政府惊骇而迷惑的目光中,孔府居然毅然站在了北明一方,加入了对南明的声讨之中。

——当然,北明政府,尤其是淮南行省政府认为,孔府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害怕距离他们只有一河之隔的太平军北上拷饷。

识时务可是孔府的天赋技能了,顺着北明大概率得不到什么好处,可要是顺着联邦,隔壁的太平军马上就能让孔府家主体验到孔子前期流离失所的生活。

大秦帝国对大明的联邦政府和帝国政府之间的纷争态度则比较微妙。

杨篱继承皇位后,以他为首的大梁政府和以大秦士绅为主的长安集团根本谈不拢,双方离心离德,大秦也就陷入了实际上的分裂状态,每当长安一方提出一项决议时,大梁必定将其否决;反之,当大梁提出决议时,长安一样会将其否决,而对于“永昌年”一事,大梁一方亲近北明,自然是举双手赞成,而长安一方则痛斥北明政府“无君无父”,乃是“心怀叛逆的精神闯贼”。

只有大吴皇帝郑赣嗅到了这样的气息。

他找来自己的亲信邓皑,愁眉紧锁,指着江北那些正在明目张胆地交易军械的南明军队叹息道:“大战将起,但有些人却是没有一点儿的紧迫感。”

“太平军还没有镇压,就又要打仗了?”

邓皑心中一惊,他知道,若是寻常战事,智谋百出的郑赣定然不会如此发愁,以大吴的地利人和,中小规模的战争根本不可能对大吴疆土造成多大破坏。

“难道,北明和南明要开打了?”

邓皑喃喃道。

“孺子可教也。”

郑赣的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许,他长叹一口气,脸上忽然浮现出一丝解脱之色。

“由于历史宿怨,‘大明’和‘永昌’势必不能长期共存。周公要用永昌做年号,或许,就是想借此机会剔除她麾下那些只是为了‘匡扶大明’的‘大明忠臣’,就像东汉末年曹孟德以称王之事铲除汉臣一般。

当初,燕军破金陵,擒皇帝而不杀,老夫(开国皇帝仅在公开场合称“朕”)便预料到周公的目的,她是嫌‘前朝余孽’散居各地,难以剿灭,便要以皇帝为饵,将‘前朝余孽’聚而歼之,因此北明与南明终有一战。

这些年,老夫游离于二者之间,不得安寝,如今二者交兵在即,老夫也该去做那最后一件事了…”

“陛下,还请吩咐。”

郑赣看向邓皑,低声问道:

“邓爱卿,若要你决定,北明与南明之间,大吴该做作何选择?”

“北明。”

邓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僧多粥少,南明之中,权贵名流已经瓜分了所有的权利,倘若我等依附联邦,则陛下与我等不仅富贵无存,就连身家性命也难以保全,不如东附帝国,周公容得了沐国公,岂能容不了我等?”

郑赣嘴角微翘,他点了点头,又回过头,看向金陵城内的夜市,眼中闪烁着渗人的寒芒。

士绅们称君主身为天下表率应该严以律己,君主有什么“出格”的想法都会被他们视作洪水猛兽,在他们眼里,君主嫌房子漏风想要装修就会直接导致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可他们对自己却是宽容得很,吃的住的比皇宫还要豪华,这双标的嘴脸自古以来就没有改变过。

而在从泰西学到“革命”的定义后,金陵的士绅们更是一天比一天猖狂,他们动不动就打着“平权”的幌子,上书要求郑赣下放君权,让“天下贤良”共同理政,“共襄盛举”。但谁都清楚,这不过是士绅们嫌他们之前特权太少,很多灰色手段见不得光,就想接着“革命”的理由将原本的非法得利正当化罢了。

当然,这其中一定有真正为了天下人着想的理想主义者,可郑赣也没有读心术,怎么可能看清“革命者”内心的想法呢?更何况,与自私自利的投机者相比,理想主义者的数量还是太少太少,因此,郑赣平等地鄙视吴国境内所有自诩为“革命者”的人。

“话说,他们打算什么时候刺杀我?”

看着城中的灯火,郑赣忽然开口问道。

“陛下,我们的暗探已经查明,他们意图在陛下视察临安宫时使用一艘人操猎潜艇扫射陛下乘坐的游轮,目前他们已经从末将的线人手中购得六百枚炮弹,囤积在叛逆首脑的地下室里。

陛下,全部叛逆已经证据确凿,锦衣卫已经准备完毕,是否收网?”

“再等等吧。”

郑赣轻轻地捋了捋自己的胡须,“暂且留着他们,待南明那边与叛逆们接洽,再动手也不迟,还能借此机会,给周公纳个投名状!”

“遵命!”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