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来了老弟(中)

作者:深航星 更新时间:2024/3/29 21:02:41 字数:2990

“哦豁豁、哦豁……诶诶诶、师、师傅,开慢点。师傅,我要被颠簸死了,诶慢点儿。”

车夫:你当我想啊,牛魔出来的这么晚,要是迟到了,燕王府的工作丢了,你负责啊!

“诶,别怪我多嘴啊,师傅你这么驱马我大哥每天坐你的车,岂不是要被颠死?”

车夫:“……殿下莫怪,这路已经有两三个年没有修整了。燕王殿下又勤俭,这马车用了近十年也不舍得换,一直都是修修补补的。”

奢华糜烂VS勤俭节约,这还没见面呢,就先败一场。

“额,师傅,你继续开吧,回头我跟大哥说说这事。”

燕王府的占地面积甚至都不到郑王府的三分之一,并且和郑王府复杂的构图不一样,燕王府采取了方方正正的设计结构。正门一开,抬头就能直视到主房客厅正中央的墙上挂着一整套李璟亲赐的征战装备:一副御赐马刀、一双御赐长短铳、一具御赐马套鞍鞭。

唔,看来我回去也得学学李弘冀得勤俭节约精神嘛,别的不说就论穿过客厅就能在膳厅吃饭这点就比过大的郑王府要方便得不得了。

李弘冀可能是一直坐在主座等着,见到李煜到了,赶紧迎上来:“哈哈,贤弟来啦。来入坐,今天是兄弟间的家宴就不分什么主客了,同桌共饮吧。正好正好,不久前我还刚让厨子去烫几个菜温两壶酒,想来还有不到一刻钟就能好。”

啊啊啊!又是贤弟这个词,这个词,尤其是中间那个贤字,至少在自己展露穿越者的大智慧之前,简直是对李从嘉(李煜)的侮辱啊!

“六弟见过大哥,大哥请坐。”

李煜悬着心,赫然发现了房中那三面几乎把房间内除了餐桌外其他地方全部遮挡住的屏风。

屏风这种东西李煜倒也算不上一无所知,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家具,屏风上一般画有各式各样的山水画并摆放在室内的显著位置。

可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屏风的功能众多,可以起到分隔房间;美化装潢;遮挡寒风;协调视觉等各种作用。

正是这种分隔房间,遮蔽视线的作用让它延伸出了一些奇怪的功能。古时屏风作为皇亲国戚、士族豪强等富贵人家家中必备的中式家具在文艺作品中逐渐演化成暗杀和政治威胁必备隐蔽物。屏风背后暗藏刀斧手已经和深夜偷袭一样成为华夏历史小说不可或缺的经典。

经典咏流传,自己的这位大哥怕不是在这屏风后面藏了五百名精锐刀斧手,虽然这小屋子连二十个人都藏不了就是了。

“贤弟可是嫌老哥家中寒酸了?”,李弘冀把玩着不知何时出现在手中的小玉斧,“也是,贤弟府上每年的支出是本府的十倍。恐怕待会寒舍的饭菜入不得六弟的法眼呢。”

“哈,大哥说笑了, 勤俭节约可是我中华的传统美德,六弟我效仿都来不及呢。”李煜勉强打着哈哈,内心翻云覆雨。

可不是嘛,两个脑袋的记忆一起用,安全的法治社会潜意识和人命不如狗的乱世社会潜意识混杂在一起。

李弘冀没接话,像是故意为之似的,眼神总有意无意的向屏风那边瞄,好像真的有什么秘密一样。

……

………

…………欲言又止,想想林柏舟给自己支的招。

松白让我多和李弘冀拉拉关系来着——啊,上菜了。

思考办法,就跟考试的时候想解题方法一样,明明考试很重要,氛围也很紧张,脑子里却要么一片空白,要么自动播放音乐。

李煜现在就处于这种情况,脑袋里自动播放起了以前看过的一个古代科普视频:

各位穿越同仁们,今天聊科普。

众所周知关于古人一天吃多少餐这个问题,有一个算不上谣言的谣言——那就是古人一天只吃两餐。

实际上,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早出晚归、辛辛苦苦耕种一整天干的都是体力活,不像咱们现在各种高科技加成,一天两餐是肯定是不够的。但没办法呀,年代越往前,生产力越落后,贫穷老百姓能吃两顿也是不错了。

所以中国古代一日两餐制是真正存在的,但不出意外的话是没有办法才只吃两顿。早上的为“朝食”,基本就是早上九点吃;晚上的叫“餔食”或“飧食”,这一餐并不是在晚上才吃,而是在大约下午四点左右吃。

但两餐制只针对底层老百姓,实际上早在汉朝,那些不愁吃不愁穿的贵族们,王侯将相们,帝王们就已经开始了“一日四餐制”,这四餐分別为“旦食”、“昼食”、“夕食”、“暮食”,如果换算一下,就是我们现在的早饭、中饭、晚饭、夜宵。

这种情况在宋朝开始发生改变。众所周知,虽然宋军战斗力拉胯但宋朝的科技和生活以及经济水平显著提升。当然,也有人认为宋朝是以全国之力供养开封或者临安。但不管怎么说两宋的饮食文化都还是非常丰富的,至少都城和各州各路的主要城市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各种小吃店和酒楼。再加上宋朝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一些大酒楼的老板会出钱让一些诗人去酒楼吃些招牌菜再赋诗一首,就和现在找明星代言相似。再加商业高速发展、海上商路开通、科技大幅进步,宋朝的生产力大幅提升,中国的百姓便进入了三餐制。

顺带提一句,宋朝的“路”和唐朝的“道”就相当于今天的省……”

视频背景音乐响起,李煜终于回过神来,思维重回正轨。

松白让我多和李弘冀拉拉关系来着——啊,上菜了……都是一些用蒸炸类的菜品,至于炒菜好像还真没有,只有一盘色泽不是很光彩的牛肉似乎有点像。

话说穿越以前好像是听说过中国到了宋朝才开始出现炒菜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已经有火铳了,至少和宋末差不多了。

这牛想来是头病牛吧,穿越前也据说中国古代是不让吃牛的。

科普视频的续作又回荡在脑子里:

实际上炒菜早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就有记载,但直到宋朝铁锅一类的厨具普及起来才开始盛行。

《齐民要术》:“(鸡蛋)打破着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擘葱白,下盐米、浑豉,麻油炒之,甚香美。”

至于古人是否吃牛肉这件事,当然是否定啦。古时生产力不发达,牛就成了重要的生产资源。几乎历朝历代都有设立与吃牛肉相关的刑罚,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比如皇帝或贵族这类并不受或者很少受普通法律管辖的群体。另外,底层普通人民如果想吃牛也不是不行,但所杀的牛必须是病牛或者残疾牛,杀牛之前以及杀牛之后的牛如何处理都要找官府报备……

李煜:不行不行,不行,不能再胡思乱想下去了。要不先尝尝吧,嗯,先浅尝一下。

话说这牛肉的卖相是真的不好看呢,都和昨天老中医的那碗中药有的一拼了。

唔,嗯,肉口舌可尝的紧实。……哇,这个口感是我的现代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奇妙口味,没有经过很多处理的牛肉咀嚼起来……再搭配上这老牛紧实的肉质………哇,吃起来真的是又老又酸又涩还塞牙……好难吃,但是又不敢表现出来。(╥﹏╥)

李煜完全没有想到,这个时代的炒牛肉这么难吃,一种很不礼貌的表情显露无疑。

李弘冀抚须微笑,递过来两张纸巾,心里面只觉得六弟你这表情管理也太假了,太嫩了。

“如此看来贤弟每日在自己府中都是吃的山珍海味,瞧不上这些粗食,岂不知天下百姓想吃点粗糠都难呐!瞧瞧贤弟你的样子,哈哈,这肉怕不是涩得眼角泛着泪花了。”

这番话,李煜听的心里有点发怵。完全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李弘冀的这句话选词用句像是指责自己的奢华糜烂,但是说话的语气和配套的一些动作却像是逢年过节是亲朋好友之间开的玩笑话。

不管怎么说,先接下纸巾吧。

“谢谢,大哥说的对,说的对,六弟回去后倒是要一改平日的作风了。”

“我听说,君王的作风会影响国家的作风。君王若是奢华,整个国家便是糜烂的;君王若是昏庸,整个国家便是腐败的;君王若是暴躁,整个国家便是暴虐的。”

“大哥,我……”

奶奶滴,大哥你说话这么跳脱啊!李玉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时上时下。

“诶~,贤弟且先听我说完。人们都说奢华糜烂会整垮一个国家,我们这些皇室宗族都是代表着国家的形象,要比为民者更加勤俭节约,要多了解民间疾苦。宗族如此,为君者就更应该选贤用能——我前几日听说你府上的王账房悄悄贪了你府库里的几百两银子在赌坊输了个干净。(账房:古代管理账册的人)”

卧槽,原来我府上还有这样的人,看我回去不办他!不对,嘶~,他忽然说这个干什么,有阴谋吧?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