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首欲归无路

作者:雪狐4651 更新时间:2018/11/17 16:00:08 字数:1563

事不过三,那是一般情况下才会发生的,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啊,何止于三次,最多都是四舍五入凑整的。况且还有“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的齐人之福(祸兮),刘辰翁大大也不会图个啥名利,只有将满腔热血,挥撒于诗词之中了,诗可能有点太正式了,作者菌也只好与刘辰翁大大之数词,同欲归无路了。

烛影摇红(立春日雪,和秋崖韵)

春日江郊,素娥吹下银幡舞。东风点点乱茶烟,留到明朝否。掩袖凝寒不语。漫黏酥、枝枝缕缕。断肠休似,飞絮多时,落梅深处。

仙掌擎来,翠眉敛半看成露。惊沙马上面帘轻,谁贵毡庐主。多少高阳伴侣。到如今、沈冥几许。乘槎相问,万里银河,欲归无路。

烛影摇红,多念叨几次就会感觉像是那阿弥陀佛那样……朗朗上口,过目不忘也是很正常的,这是词牌名的优势,总比诗要靠九月九日,山东什么的来加深印象更好一点(最没意思的是无题,又不是无欲则刚)。立春日……雪,那样的场景作者菌是不曾见过,但秋崖韵(子不语)

"春日江郊,素娥吹下银幡舞。"春日临江的郊野(春天在那里),素娥(雪花的样子)吹下银幡(用银箔制作的幡胜,旗开得胜什么的)起舞,嗯,无风不起浪。

"东风点点乱茶烟,留到明朝否。"东风助雪乱茶烟,本来一条变九筒……留到明朝(挑灯夜战的话就算了)得看春日(野穹?!)是否热情似火呢……

"掩袖凝寒不语。"掩袖的姿态一般人做不出来,但做出来了却凝寒不语,这么高冷的话:"漫黏酥、枝枝缕缕。"感情就会出现问题(人间不值得)。

"断肠休似,飞絮多时,落梅深处。"所以爆发的时候到了,断肠不要太相似了,飞絮(未若柳……)落梅(时节不逢君)于深处多时。

中场

名位等级的设立,目的是为了对身份的高低有个明确的划分,但是骄慢、篡夺的野心也就因此而产生了。[这就是等级制度的负作用。人们议论说:古代官位不同,待遇级别也不同,所以德高望重的人制定出明确的有关地位、待遇的制度,以便使尊卑上下有序,对乘什么车,穿什么颜色、款式的衣服都有不同的规定,为的是表彰有德行的人。然而当刘邦看到秦始皇的仪仗、车辇那么威风后,就感叹道:“大丈夫就应当这样!”项羽更直截了当地起了“吾当取而代之!”的念头。所以老子说:“礼仪这个东西,是因为忠信观念淡薄了才制定的,但也是倡导叛乱的开始。”这话说得一点不错。

建立法制法规,是为了使人们的行为有准则,人人都安分守已,用心本来很好,但想不到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有人偏偏会找到法律的漏洞,做出大好大恶的事来。[这就是法制的负作用。《道德经》早就讲过,法令越多越明确,犯法的人也越多。贾谊也说过:“法令的条款和运用是有章可循、显而易见的,然而法令以外属于伦理道德范围的准则对人的作用,就极难辩别衡量了。”又说:“法令一出台,有人在做坏事之前先研究法律的漏洞,做了坏事又不触犯法规,法律也拿他没办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明的奸险谲诈之徒就是这样产生的。这就是‘乖分’的意思。”]

还有没有王法了?!

"仙掌擎来,翠眉敛半看成露。惊沙马上面帘轻,谁贵毡庐主。多少高阳伴侣。到如今、沈冥几许。乘槎相问,万里银河,欲归无路。"

仙掌,嗯……还是说说吧:汉武帝为求仙,在建章宫神明台上造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后称承露金人为仙掌。所以呢,雪花飞处,敛半(盈)成露。惊沙(骇雪呢?)马上帘面轻(透风),谁贵毡庐主(明指其人)。

多少高阳(自羞不是高阳侣,一夜星星骑马回)伴侣……到如今,隐士多少人?

"乘槎相问,万里银河,欲归无路。"乘槎,就是乘坐竹、木筏。传说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遂立飞阁于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织女、牵牛。此人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后至蜀,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时。

但寻不至,问我几时?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