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首香泪湿红裳

作者:雪狐4651 更新时间:2019/7/3 16:01:12 字数:3004

无偿应该献些什么呢?是抽象的概念还是具体的实物?或者是本来应该享受的权益。很可惜,作者菌至今是未有无偿奉献过什么值得纪念的,当然如果生命也可以奉献的话,大概作者菌一直向死神交供着。嗯,很容易就跑题了,为什么会提到无偿呢?嗯,是因为词中有誓两心知那样的暗语远不如道是无晴却有晴(情)这样的双关语于词中见的多。所以,情境内外,香泪湿红裳……先不管红衣裳(商)还是红衣裳(偿),倘若不是其眼泪出卖了我,作者菌应该还在为着装暗费心思呢。

也可能是光着,当然,是之后之后的事,最起码不是无偿可以得到的价码,同理,为了贯彻词不一解的态度,红裳也可以是木兰当户理……所以说,我,面壁人逻辑,要求和三体人讲话。三体动画即将上线,作者菌先吹一波。

锦瑟清商引

玉窗夜静月流光。拂鸳弦、先奏清商。天外塞鸿飞呼,群夜渡潇湘。风回处,戛玉铿金,翩翻作新势,声声字字,历历锵锵。忽低颦有恨,此意极凄凉。

炉香帘栊正清洒,转调促柱成行。机籁杂然鸣素手,击碎琳琅。翠云深梦里昭阳。此心长。回顾穷阴绝漠,片影悠扬。那昭君更苦,香泪湿红裳。

锦瑟清商引,又名高山流水,本格原为古琴曲,后用为词牌。吴文英大大自度曲(自撰歌词、自谱新调)。高山流水的典故嘛:据先秦《列子·汤问》篇记载,传说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音。伯牙所思,锺子期必得之。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上没有了知音。后以“高山流水”为知音相赏或知音难遇之典。

古琴曲有《高山流水》。此调为吴文英大大首创吧,题注:“丁基仲侧室,善丝桐赋咏,晓达音吕,备歌舞之妙。”意为吴文英大大的好友丁宥(字基仲)的妾室善用琴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懂得音律,又能歌舞,故调名本意即赞美友人之妾有知音之缘。

大概如此,还有故事但涉及不深,就不加,说起加,手机卡信号的四加和四有什么区别?!看着手机右上角不断变化的图标作者菌陷入了沉思。

"玉窗夜静月流光。拂鸳弦、先奏清商。"感到惊艳的话还是得说细雨湿流光……静夜玉窗月流光也有些韵味,但太驳杂了,似静又动,高下立判。当然,重点是演奏者的表演如何,是否有人喜听清商曲(试探)。一诉何其不可尽,古谓清商其调凄清悲凉,有秋悲之意。

"天外塞鸿飞呼,群夜渡潇湘。"天外飞……鸿,边塞的鸿雁,呼声阵阵,北雁南飞,还是群飞渡过潇湘,潇湘啊,人间真情何比湘夫人。

"风回处,戛玉铿金,翩翻作新势,声声字字,历历锵锵。"回风处,戛玉,敲击玉片,形容声音清脆悦耳。铿锵有力的音响声,形容乐声,可以普适大多乐曲,翩翩起舞作新势,应是未传世之曲,声声字字,鸣记于心。

"忽低颦有恨,此意极凄凉。"忽低颦(姿态)有恨处,此意极为凄凉悱恻,不堪设想的是,未来都将如此。

中场

兵械,是凶器;战争,是危险之事;战场,是尸体横列的地方。因此帝王不得已才通过战争解决纷争。[凡是天上有白云如匹布一样经过丑未,天下多战事,如有赤云战事尤其多。有时云如匹布满天,有时云如胡人的行列阵势,都是天下多战事的征兆。有时在子日四望无云,唯独看见赤云如施旗,天下会有战争兴起。

如果赤云遍布四方,那么天下到处都有烽烟燃起,战事不断。有时四望无云,只在天边有黑云,也是天下多战事的征兆,三天里如果有雨,那么兵灾可以化解。有时天上赤云灿烂,在看见赤云的地方,会有战事大起。

凡是有白云如仙人的衣裳片片连结,战斗双方的军队会相互追逐,疲劳之后仍会再次振奋,此时会有长达千里的战争。有时天上云的形状有如人拿着刀盾,这是有不义战争发生的征兆。有时有白色云气广六丈,从东向西铺向天空,这也是战事将起的征兆。如有青色云气,则是有大丧的征兆。]

所以说,拯救纷乱,诛伐暴虐的,称之为“义兵”,统帅正义者可以称王。

敌人侵犯我,不得已起而抗争的称之为“应兵”,这种反抗侵略、保卫家园的军队一定获胜;如奋争之意、愤恨之情不足,则不能取胜。因愤怒而发动战争的,称之为“忿兵”,士兵心怀怨恨则要失败。贪图他国土地,看重别人财物的,称之为“贪兵”,士兵贪婪,必然要被攻破。依仗国大人多,想向敌人显示威风的,称之为“骄兵”,士兵骄做自得,就会被消灭。

[禁止暴虐,拯救纷乱的,称“义兵”,要以礼遇使其顺服;依仗人多势众征伐的,称“强兵”,要以谦逊的态度使其顺服;因为愤怒兴师动众的,称“刚兵”,要以言辞使其顺服;背弃礼义、贪图利益,称“暴兵”,要以欺诈之计使其顺服;国家危险、众人疲惫,借机起兵作乱的,称“逆兵”,要以威权使其顺服。]

由此可知,圣人用兵打仗,不是自己有什么偏好,而是以此来诛杀暴虐、讨伐逆乱。以仁义之师讨伐不义,就如同放开江河水浇灭萤火一样。自己占据有利地形,在下有不测深渊的悬崖边上将敌手推下去,那是一定会成功的。

所以内心自信、从容恬适的人,是不看重战场上伤了多少人的。因此说,荒居远处的人如不顺服,那么就要完善文教德化使他们归来。如果完善了文教德化,还不能使他们归顺,那就要命令将军出兵,用武力使他们归顺。

将帅,是国君的辅佐,负有保护人命的职责。所以说,为将的不了解兵,无异于把自己的君主交给了敌人;为君的不懂得选择将,等于是把自己的国家交给了敌人。将帅既已知兵,君主既已选好了大将,天子就要避开正殿,在偏殿召见准备任命的大将,告诉他说:“国家的安危都寄托在了将军身上,现在某国不愿臣服,希望将军前去讨伐。”于是命令太史准备占卜。

太史先斋戒三日,选择吉日,把斧锁授给将军。国君进入太庙正殿的大门,站在东侧,面向西,进入君位。将军随后跟人,面向北而立,居于臣位。这时,国君亲手捧着锁,持着斧钺的首端,而将柄端交给将军,说:“从这里往上直到天宇,都由将军全权管理。”接着又拿起斧,拿着斧柄而将斧刃授予将军,

说:“从这里往下直到大海的深渊,也由将军将军全权管理。”将军接受了任命,向君主拜谢说:“臣听说国家大事,处理决断都必须依靠君王,不能受外面的干预,军队中的事,变化多端,处理决断都必须依靠将领,君王不能遥控作战。如果臣下不是忠心耿耿,便不能报效君王;如果臣下犹疑不决,便不能迎敌应战。臣既然接受任命,负责指挥战争,臣不敢活着回来。”

于是辞别国君而行,通过象征必死决心的凶门出发。所以在司马穰苴撰写的兵书《司马法》中说:“进攻退守唯看时机,不能考虑国君的意见如何。”孙子说:“将在外,君主的命令可以不听。”古语说:“城门以内,由国王控制;城门以外,由将帅控制。”《汉书》说:“只听将军的命令,不闻天子的圣旨。”

由此可知,集结军队,在城后接受命令,即使接受的是推动车轮的任务,也应当把它看作和持掌军旗一样重要。全军将士都要做到上不受天时的限制,下不受地形的阻隔,前边敌人不敢阻挡,后面没有君王的牵制,唯军令是从,这样,才可以成就伟大的功业。所以说,将军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国君不去随意干预,才能取得胜利。这些名言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炉香帘栊正清洒,转调促柱成行。机籁杂然鸣素手,击碎琳琅。翠云深梦里昭阳。此心长。回顾穷阴绝漠,片影悠扬。那昭君更苦,香泪湿红裳。"

香炉传说……茶瓯香篆小帘栊,正清洒,欲此消愁,转调促柱(黑话,急弦嘛)成行。天籁之赋杂然鸣于素手中,击碎琳琅几分。

料想到那翠云深深处,是梦里,昭阳(日的变化形态)。此心长更添几分扰。回顾穷阴绝漠(意图明显),片影悠扬(断肠)。

"那昭君更苦,香泪湿红裳。"昭君……是谁辜负?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