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首拂破蓝光千顷

作者:雪狐4651 更新时间:2019/7/9 16:21:52 字数:2328

作者菌取了双数,但发现用武之地并不多,不涉及一些事物表里的门道似乎得其意者甚少。作者菌至少还得用笔记一些没有目的的名词……笔记,组词是真的有奇怪而不知其意的存在,比如,南浦,至少很多人所认知的南浦是有水的那种,对于上善若水作者菌是一直当作是生命的源泉的,但有时候,一汪清水足以要命。

嗯,还是按正常的来吧,南浦啊,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至于河伯是谁?反正又不司掌男女,权当一位住在水边惯看人间的老伯伯了。当然,其意在离别,而不是处理一些风景旧曾见的事态。别离是很南,很南的地方才有距离感,相对于任何地方来说。南也拟音难,又合时代之南宋(强行关联),王沂孙大大取其意,填之一二也是完全可以足品一而知其后。

南浦(前题)

柳外碧连天,漾翠纹渐平,低蘸云影。应是雪初消,巴山路、蛾眉乍窥清镜。绿痕无际,几番漂荡江南恨。弄波素袜知甚处,空把落红流尽。

何时橘里莼乡,泛一舸翩翩,东风归兴。孤梦绕沧浪,苹花岸、漠漠雨昏烟暝。连筒接缕,故溪深掩柴门静。只愁双燕衔芳去,拂破蓝光千顷。

前题嘛,春水,其二也不是非得用于之后,和诗相同的也有套路,你来我往,一唱一和的常态下,词多作而意同,所感发之事就尤为重要了。不须要强调,听及一二就好。

"柳外碧连天,漾翠纹渐平,低蘸云影。"柳外,有柳的地方就证明了水土好啊,更何况碧连天,其势不可断绝,于此态下,漾翠纹渐平,水波不兴,大概吧,于是乎低蘸云影更显许多文笔。

"应是雪初消,巴山路、蛾眉乍窥清镜。"应是积雪(且夫雪之积也不厚)初消之时(可谓初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不大有的了)路,似有蛾眉(期人)乍窥清镜,对镜中人不用多想即不胜其悲。

"绿痕无际,几番漂荡江南恨。"绿痕,可暗知春色不尽,绿也无际,又渐惹尽飞絮,几番漂荡(生活于动乱之中)怎能不生江南恨。

"弄波素袜知甚处,空把落红流尽。"弄波素袜,那场面啊……可谓传说中的绅士福利,不过如何能见到,只可见落红流尽……空把人负。

中场

孔子说:“不教人学习打仗,这就等于把他丢弃了一样。”由此知道士卒不练兵,对战斗时的饮食起居之事不熟悉,前面一遭到攻击后面便已瓦解,行动与金鼓之声不协调,一百人也抵不上一个人,这就是“丢弃”的意思。

所以率领三军教导他们习武打仗,一定要有金鼓约定命令,统一行动。

教练、命令部队的起居行动,用旌旗来指挥他们变化。一个人学会了作战技能和方法,就楞以再教另外十个人;十个人学会,就可以再教一百人。由此渐渐扩展到三军。

大战的方法,首先要懂得布阵。布阵各有其道。左边的校官的青龙旗指示东方,右校的白虎旗指示西方,前校的朱雀旗指示南方,后校的玄武旗指示北方,中校的轩辕旗居于中央。大将的所处之地,左面有矛,右面有戟,前面有盾,后面有弩,中央处是鼓与旗,一有行动,一齐高举。士兵听到击鼓就进攻,听到鸣金就收兵。只有跟随着大将的指挥,五阵才能有条不紊。

[五阵的方法,以鼓和旗为主。第一次击鼓举青旗,形成“曲阵”;第二次击鼓举赤旗,形成“锐阵”;第三次击鼓举黄旗,形成“圆阵”;第四次击鼓举白旗,形成“方阵”;第五次击鼓举黑旗,形成“直阵”。曲阵属木;锐阵属火;圆阵属土;方阵属金;直阵属水。这种以五行布的阵,变化相生,以此决定胜负。

大凡五阵的布置方法,以五五为基本格局:五人为一长,五长为一师,五师为一帅,五帅为一校,五校为一火,五火为一旅,五旅为一军。这样,阵法就完整带兵的要旨,是务必掌握分寸、规矩。矮短者持旌旗,勇敢者持金鼓,柔弱者负责供给粮草,智慧者则出谋划策。乡里相连,五五相保。第一次击鼓起身,第二次击鼓进食,第三次击鼓细致准备,第四次击鼓即将出发,要不断地注意听命令,然后举旗出发,跟随幡旗行进。]

所以,治理百万雄兵和治理少量部队的原则相同,只要把部队以五为基数分开[部曲叫分,什五叫数];与大部队的敌军作战与小股部队相遇的战斗原则也是相同的,只要有旌旗和金鼓作号令[旌旗叫“形”,金鼓叫“名”]。

前后言语不能相闻,所以要有鼓铎来传令;首尾不能相顾,所以要用旌旗为信号。

金鼓旌旗,是用来统一作战行动的。因此,鼙鼓金铎,是用来作用于听觉的;旌旗麾章,是用来作用于视觉的;禁令刑罚,是用来警戒军心的。听觉是用声音振奋起来的,所以鼙鼓金铎的声音不能不清晰;视觉是用颜色来刺激的,所以军旗不能不鲜明;军心要靠刑罚来激励,所以刑罚不能不威严。

如果这种威权不确立,即使是胜利了也要终归失败。所以说,将帅指挥,部队就得服从,将帅指向哪里,部队就得拼死向前。这样,阵势虽然纷乱,士兵听到的虽然是一片喧器,然而队伍却不会乱;战场上虽然一片混沌,但是阵势部署周密,应付裕如,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被攻破。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的方法。

士卒既已受了训练,战法熟悉了,武器锋利了,将军于是手执帅旗在众人面前宣誓[有虞氏在国中告诫,夏后氏在军前宣誓,殷则在军门外宣誓,周在即将交战时宣誓,周的誓言说:“呜呼!普天之下,皆是大王的土地;四海之内,皆是大王的臣子。现在某国以武力践踏仁、义、礼、智、信,抛弃天、地、人的正道。

今天,我有此大军,要替天去讨伐。服从命令效力的,及时奖赏。贪生怕死的,就地诛杀。生死富贵,在此一举。希望诸位都要尽力尽心]。在这样的时候,将士同仇敌忾,气冲云天,即使是赴汤蹈火,也没有做不到的。这就是军训的方法。

"何时橘里莼乡,泛一舸翩翩,东风归兴。孤梦绕沧浪,苹花岸、漠漠雨昏烟暝。连筒接缕,故溪深掩柴门静。只愁双燕衔芳去,拂破蓝光千顷。"

何时,橘里莼乡,嘛,橘千头,莼菜味美,可泛一舸翩翩而趁东风,归兴恰有。而孤梦,魂绕沧浪,有何名之苹花岸,漠漠烟雨昏暝中。

连筒袜……不问为什么接缕人呢,故溪(双溪)深掩柴门(听说义士上山)静。

"只愁双燕衔芳去,拂破蓝光千顷。"伯劳双飞燕,南浦弈云中。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