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位:郑少微(集句)

作者:雪狐4651 更新时间:2020/7/25 20:16:53 字数:2442

嗯,组合成词,好比同样是图层景色,你却拼组成册,还是连环画。好比电视台都不敢播出,你却做了个人节目,泼到网上,染黑偌大一片净土(这就离谱)。凡事不能说绝对了,定规则的人也不用下场,聪明人不喜欢闹剧,也就是糊涂的人多了,互相对比一下,感觉还没自己聪明呢,便生产了许多文章……不敢随便吃瓜了,会出事。绝症明星遭遇网络暴力,命悬一线时,竟然遇到……

那是另一个时间线的故事了,要我出山?可以,不过,我要做番茄酱小说的总裁(小说界变了吗?不,变的是人)。今天的来客是郑少微大大,字明举,成都(今属四川)人。元佑三年(一零八八)进士。以文知名。政和中,曾知德阳。晚号木雁居士。《全宋词》存其词二首。少是少了点,但不妨碍作者菌休息……

思越人(集句)

欲把长绳系日难。纷纷从此见花残。休将世事兼身事,须看人间比梦间。

红烛继,艳歌阑。等闲留客却成欢。劝君更尽一杯酒,赢得浮生半日闲。

思越人,嗯,一般叫朝天子,《词谱》卷六:“唐教坊曲名,《阳春集》名《思越人》”。另有贺铸《半死桐》下注:“思越人”,乃《鹧鸪天》之别名。张泌之“燕双飞、百莺啭”词,亦名《思越人》,与此调之别名无涉。另两宋之交的王灼《碧鸡漫志》载,有词牌《天门谣》调亦即《朝天子》词调。

然清代官书《钦定词谱》将两调名分列,且《朝天子》调前阕第三句比《天门谣》调多一字。至金元时期又发展为曲牌。作为曲牌的“朝天子”比词牌更为流行,成为元曲最常用的曲牌之一。不过郑少微大大这里是集句,看不出功底,所以仅列出原来词作,有赏析的是咏梅花的鹧鸪天那首。

"欲把长绳系日难。纷纷从此见花残。"原句应该是唐朝诗人唐彦谦大大的《春早落英》中的“纷纷从此见花残,转觉长绳系日难。”当然,长绳系日的典故更早于此。"休将世事兼身事,须看人间比梦间。"的话,改自韩愈大大的《游城南十六首》中的“莫忧世事兼身事,须著人间比梦间。”

"红烛继,艳歌阑。"当做过度就好,"等闲留客却成欢"这个啊,如果不是改的过分了,可以取自“等闲池上留宾客”。"劝君更尽一杯酒"《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大大的名句,“偷得浮生半日闲”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涉的七言绝句《题鹤林寺僧舍》郑少微大大便改为赢得,读书人做事,能叫偷吗?

好了,接下来就不是作者菌操作了。

鹧鸪天

谁折南枝傍小丛,佳人丰色与梅同。有花无叶真潇洒,不向胭脂借淡红。

应未许,嫁春风。天教雪月伴玲珑。池塘疏影伤幽独,何似横斜酒盏中。

这首词咏梅而不止于梅,是通过对梅花形象的描写,对梅花品格的赞颂来赞扬象梅花一样高洁的佳人和高士。

赏析

郑少微的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梅花的词。属于咏物诗词一类。咏物诗词如果只限于描摹物的本身,则与谜语相似,无多可取。咏物贵有寄寓,有寄寓则有意境,格调自高。

上片写梅花的丰色和韵致。“谁折南枝傍小丛”。一开始就从梅花所处的具体环境着笔。南枝向阳,梅开最盛。“折南枝”当然是折开得最盛的梅花了。这为次句“丰色”二字提供了依据。

次句“佳人丰色与梅同”,此句以物拟人,由物及人。丰色,既是梅花的丰色,也是佳人的丰色。只有梅花才能和佳人比美,使人产生艺术联想。第三句仍从梅花本身特点着笔向意境的纵深处掘进、拓展。“有花无叶真潇洒,不向胭脂借淡红。”

俗话说:“红花虽好,还须绿叶扶持。”“万绿丛中一点红。”有绿叶的衬托才能显出红的美丽来。而梅花不同,梅花盛开时,绿叶尚未长出。她不依仗绿叶的扶持,凭她独有的清香丰色,超然独立于百花之上,被称为“花魁”。

“潇洒”本是用于写人的,这里用来写花,亦花亦人,花与人在艺术形象上已统一起来了。作者既是赞扬花的品格高尚,也是赞扬象梅花一样的佳人和高士品格高尚。

第三句是从花与叶的衬托关系上来写的,第四句则是从色泽上的衬托关系来写的。一般人赏花多喜爱花的姹紫嫣红,而梅花却“不向胭脂借淡红。”不借艳丽的色彩诱人,只凭她洁白的本色,无瑕的本质取胜。

正如同“却嫌脂粉污颜色”(张祜《集灵台》)的绝色佳人一样,万紫千红和她洁白无瑕的本色相比,统统失去了迷人的光彩和诱人的魅力。将审美情境更提高了一层,进一步突出了梅花高洁的品质。读者不难从这一艺术形象中深味出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意蕴。言在颂花,意在颂人。

下片侧重写梅花的骨气和品格。百花都在春风吹拂下开放,唯独梅花这位“丰色”佳人却不肯“嫁春风”。她不想跟百花一样“春风得意”,不向春风献媚邀宠,却偏偏愿意和“雪月伴玲珑”。梅花本为“岁寒三友”之一,腊月严冬,她却于雪中开放。只有和她同样洁白无瑕的雪和月才配作她的伴侣。

在这里虽提出了雪和月,但梅仍是主体,雪和月是陪衬。春风、胭脂,是用相对的事物和颜色来和梅花作反衬;雪和月,是用同类事物和颜色来和梅花作陪衬。在寒夜月光和严冬雪光的交相辉映中,梅花临风挺立,迎寒傲雪,愈显精神。

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使审美情境进一步向纵深拓展,强化了读者的审美情趣,启示读者自然联想到作者生平不肯随俗同流,不趋炎附势,不慕富贵,一身清白的高洁本质。这正是他仕途不得意的原因。

结尾两句“池塘疏影伤幽独,何似横斜酒盏中”。化用了林逋的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另具新意,更进一步由写梅花之形到写梅花之神,使艺术境界达到这首词所描写的最高度。在读者面前展开的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情境:澄净的池水中倒映着疏疏朗朗的梅花清影;酒盏中几枝梅影横斜,情调自然、宁静、恬淡。这正是佳人、高士所追求的情境。

也是作者以梅花自喻的心态的表白:“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作者生当北宋末年,朝政昏暗,君主荒淫,外患频仍,正直的士大夫无力匡扶,惟有退而洁身自好,“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自甘淡泊。然而“举世皆浊我独清”的人实在太少,作者不免自伤幽独,惟有饮酒赏梅,自娱而已。于宁静淡泊中流露出一丝无可奈何的抑郁感。

这首词咏梅而不限于从梅花外表加以刻画,而是努力塑造梅花的艺术形象,寄寓着深层的意蕴。通过对梅花艺术形象的审美,启示读者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既是咏梅,也是咏象梅一样高洁的佳人、高士。既可理解为作者的自喻,又不拘限于作者的自喻。梅花成为了词人所倾慕的理想人物的化身。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