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章警告)一点杂七杂八的东西

作者:尼玛我数据包呢 更新时间:2018/6/23 23:15:51 字数:3030

ps:这章就是作者拿来解释各种各样食材的美食旅游(没错,理直气壮地偷懒)

首先呢,是关于上一章里面那两碗东西的一点小介绍。那两碗东西看起来颜色不一样,但实际上它们都是牛杂粿条,只是一碗是鲜煮的,一碗是五香的。鲜煮的就是用刚切下来的牛肉和牛杂直接在牛骨汤里面煮,然后堆到粿条上面,这样最能够尝到牛杂和牛肉最原汁原味的味道。至于五香的,顾名思义就是把牛杂和牛肉都先用五香卤一遍,然后再堆到粿条上面,这样的话牛肉的味道会更香一些,但是弊端也相对明显,牛杂本身的香味就被五香给掩盖了。

然后上面那两碗牛杂粿条都不是在作者这边那间最有名的店买的,所以请以实物为准,老字号那边一碗最大的,三十块钱的牛杂粿条,上面那些牛杂还有牛肉丸能够在粿条上面堆出来一座小山!你问我为什么不去那家买?我去……你知道那队伍有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长吗?排一个小时才能吃到一碗牛杂粿条绝对不是开玩笑的!不是开玩笑的!不是开玩笑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所以你要是来这边旅游,想要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牛杂粿条,就要早一点去,不然嘛……

当然,人多带来的好处就是,那边用来煮牛杂粿条用的那些牛杂都是非常新鲜的,基本都是刚切下来就下锅煮,所以基本原汁原味。还有一点就是吃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是老字号店,所以在卫生和质量上面有保障,不用担心吃出点什么问题。

实际上潮州这边的牛杂粿条店是遍地开花的,但是好吃的,质量高的也就那么几家(基本上都是人满为患)。大部分的牛杂粿条店,他们端上来的碗里面的汤汁浑浊,而且充满了浓重的味精的味道,为了节约成本,自然就不会用牛骨去熬制汤底。所以,要是来潮州旅游,想要吃到比较正宗的牛杂粿条,还是要先向本地人打听一下哪一家的粿条比较好吃,不然被坑了留下了坏印象就不是那么快乐的事情了==

①粿条

粿条是福建闽南地区,汕尾、台湾省,海南省、潮汕、等闽南语方言地区的特色传统小吃。“粿条”一词是福建闽南地区和粤东地区的叫法,同属于闽南语系地区的海南省全省和广东、福建、台湾等省份的客家人则将其称为“粄条”。粿条与河粉看起来差不多,但是粿条不同于河粉,其口感比河粉更具弹性。另外闽南、潮汕、汕尾、海南和台湾地区对于凡是用米粉为主料,面粉、薯粉等辅料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称“粿”或“粄”。所以闽南语系地区的所谓粄、粿,实际就是别处所称的糕,但包括的范围又不单纯是“糕”。而用米粉调成浆蒸成薄片切成条状的叫做“粿条”或“粄条”,台湾也有称为“粿仔”或“粿仔条”的。而今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都可见到粿条,甚至成为当地的小吃,这是由于当时大量闽、粤移民把粿条带出去的。

以上是来自百度百科的解释,然后我惊讶地发现了一个问题……似乎大部分北方的小伙伴们根本就没有吃过这种东西……似乎还有很多人把粿条和河粉混淆在了一起……这就很尴尬了。好吧,实际上这两种东西确实长的挺像的,要是没有两种都吃过,那么肯定会弄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但是!但是!我这种具有强烈强迫症的作者今天就要纠正一下这个旷古大错!虽然粿条和河粉的主要材料很像,而且粿条也是出身于河粉,但是它们绝对绝对不是同一种东西!

我这边找到了一点总结得非常好的资料:

河粉:1860年左右源自广州沙河,所以河粉又叫沙河粉。河粉原料是大米,将大米磨成米浆,再加入其他的粉(薯粉,也有加生粉的),上笼蒸成片状,凉后再切成条状,基本就完成了。由于有其他粉的掺入,河粉的粉味较大,颜色偏向透明,口感偏向软黏,弹性较好不易断。

粿条:潮汕粿条的制作原料和方法与河粉相似,也是用米浆制成。最大的差别在于粿条的米浆占有比重比河粉大,尽量将其他粉的比重控制在最低。所以粿条的米味较重,颜色偏不透明乳白色。粿条通常比河粉厚,宽度比河粉窄。口感顺滑爽口,煮过头时易断。

总结一下,就是河粉能嚼,但是粿条不耐嚼。粿条不透明,但是河粉一般都是比较通透的。粿条吃起来只有大米的味道,河粉吃起来别的粉的味道比较重。

还有一点外观辨识的方法!那就是粿条很平整,但是河粉看起来就像是一个U形的凹槽。

②南姜

你一定(并不)很好奇我在文中提到的金黄色的南姜末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就不能直接说是姜末呢?因为普通的姜和南姜之间是两个不一样的东西。

首先是姜,下面是百度给我们的解释:

姜(学名: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开有黄绿色花并有刺激性香味的根茎。株高0.5-1米;根茎肥厚,多分枝,有芳香及辛辣味。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无毛,无柄;叶舌膜质。总花梗长达25厘米;穗状花序球果状;苞片卵形,淡绿色或边缘淡黄色,顶端有小尖头。花萼管长约1厘米;花冠黄绿色,裂片披针形;唇瓣中央裂片长圆状倒卵形。[1]

在中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咸丰活龙来凤、通山、阳新、鄂城、咸宁、大冶各省区广为栽培。亚洲热带地区亦常见栽培。

根茎供药用,鲜品或干品可作烹调配料或制成酱菜、糖姜。茎、叶、根茎均可提取芳香油,用于食品、饮料及化妆品香料中。

然后南姜:

南姜(Alpinia galanga (Linn.) Willd.)又称为芦苇姜,台湾乡间尤其是接近山区的人家都会种几棵供使用,在腌制桃李时,取根茎打碎后加入以增添风味之用,台湾特有的番茄切盘所用的沾酱除了酱油膏、糖粉之外,还要加入南姜细末才有最地道的风味。

烹调用途:除药用外, 还大量用作调味料(如盐焗鸡粉等)、香料、药酒及驱虫剂等等。南姜粉为“五香粉”原料之一。

潮汕地区也常用于去除鱼腥,卤鸭、鹅都会使用南姜来去腥味、提味;潮汕传统的小吃橄榄糁,南姜也是最重要的佐料;街头的一碗牛杂粿条也会洒上一缕南姜末调味;南姜是潮汕地区不可缺少的食材。古埃及时代,南姜被用作为烟熏材料。中古世纪时在欧洲,被做为药材与辛香料使用。直至今日,南姜仅馀潮汕地区及东南亚地区仍在使用,其他各地已经极少得见。

所以说,南姜这种东西在外地基本绝迹,目前也就只有潮汕地区有在用。那为什么只能用南姜末作为佐料,而不用别的姜呢?实际上用别的姜也是可以的,但是味道上就会降低一个层次。南姜里含的姜素要远比别的姜高,所以辛辣的味道也更强,用来给食物提味事半功倍,而且色泽金黄,看起来也漂亮——你总不希望你吃东西的时候碗上面堆着一大堆褐色的姜末吧、还是金色的一小撮比较漂亮对吧?

实际上除了上面提到的五香粉,还有我们熟悉的清凉油啊,驱风油啊,万金油啊,里面的主要有效成分也是从南姜里面提取出来的,嗯……所谓为啥我要在这种小食材上面花费这么多的笔墨(没错,水字数偷懒真香2333333)

喵……字数还差快五百字怎么办……一篇小学作文的量呢……我想想……嗯……我拖字数嘛,你们肯定不高兴对吧?但是总比咕咕咕好对吧?所以我决定还是要稍微拖一下字数,不会水字数的作者不是一个好作者!

嗯,稍微提一下我的下一本小说的一些设定上的内容吧。(放心,在这本书完成之前我是绝对不会断掉这本书然后开新坑的,这只是一个雏形而已。)

故事的舞台大概是类似于辐射那种战争的背景,或许可以说是后启示录风格?为什么浪迹天涯的总是那一人一狗?开局一只狗,装备全靠捡。你的时间非常值钱……咳,总之依旧是男主和女主的组合,还是延续了兽耳娘的设定,女主依旧是个狼娘——咳,当然不会是汐就是了,男主也肯定不会是老板啦……但是你可能能够看见那么一丝影子在里面。

故事的内容类似于那种和"少女终末旅行"的两人在大战之后的荒野里一边捡垃圾(划掉)一边旅行的暖心故事。这个故事里面男主和女主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可能会比较微妙?

小说的节奏铁定了是比较慢的,应该不会很慢热,但是也不会有很激烈的战斗之类的,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反战的思想(很难写,特别难写,但是我想试一试)。所以估计又是一篇情怀文,会签约但是目测不会上架。

样板或许我会偷偷摸摸地放上来(大概……)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