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受着极不谐调与尴尬读完的读者,与其说大家好,我还不如在大家的责骂到来之前和大家道歉。让你们看到这样不成熟的作品实在是亵渎,不过我本人对这作品的出世实际上还是很满意的。
这篇短篇小说最早的创造念头诞生于前年(2017年),是在我看了《声之形》这部电影后产生的。《声之形》中对校园欺凌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并且通过京都动画极其精致的作画将人物的心情表现得惟妙惟肖,这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因此自己也产生了写出这样一个故事的想法,然而真正开始着笔,则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因为想效法《文学少女》中心叶与远子学姐的“三题故事”游戏,所以在一节大内科课上,让旁边的同学给我写了三个主题词,并由我依此创作小说。而当时这个同学就给我写下了三个词:书、饼干、汽车(我在让这个同学写词前完全没有说要干什么,所以他才给我写了这么三个没什么关联的词,我可大伤脑筋了)。这也是为什么我给小说这样起名的原因,我实在没想到什么好题目,要是哪位有了好的主意希望不吝赐教。原本在当天上课时的构思中,只打算写一个微型小说,但我的能力是在不够,写着写着就这么多了。
有人说我这是意识流小说,其实我也不懂,就干脆拿来用了,以此来充数。原本的构思是只写到第一部分结束,但是后来觉得这个结局是在黑暗,连我自己都觉得抑郁,于是就硬是狗尾续貂,写了第二部分(实际上应该是狗尾续狗)。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都是在那个周末完成的,但当完成了第二部分后,我发现竟然还需要第三部分。
故事进行到第三部分,线索就比较凌乱了,当时我还无法把他们整理有序,于是就作罢了。这也是我写的第一个短篇的、描写青春的、不带有一丁点儿玄幻色彩的小说,因此还是相当稚嫩。又过了一年多,在我又积累了一些写作经验后,在今年春节过后,觉得自己可以完成这篇故事了,于是又重拾起来了。啊,还真是一个旷日持久(拖沓)的工程呢!因为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创作时间差了一年多,所以前后的语言风格差距还是很大的,连我自己看了也觉得不自然。再加上本人向来马虎,即使改了之后也不自信没有错字、病句,不过既然我前面已经到过歉了,你们就高抬贵手吧。;
虽然之前说第三部分比较繁杂,但我这次的处理也没有把他向繁杂的方向写,而是将其简约处理,写得极为干练。原本第三部分我构思将写成林砚与张诗雯、魏潇、张森三人的故事互相交错起来,但觉得那样复杂可能会把我和读者都搞懵,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第三部分。这样纵观整体,我觉得大概可以把小说的三部分分别称作“魏潇篇”、“张诗雯篇”以及“同桌篇”。
我一直自吹自擂,说自己的作品有多繁杂,实际上通篇也只有四个主人公。但以前曾有好友称我的小说写起来比语文阅读还语文阅读,我觉得我还是有解释一下的必要的。
首先是四位主人公,林砚、魏潇、张诗雯和张森。起名字实在不是我所擅长,从我拟的这个糟糕的题目大家就可见一斑,因此角色的名字我也是通过自己周围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推衍过来的。
在最开始的构思中,我单纯只是想写一个校园欺凌的故事。因为小学大家往往更为单纯于是故事发生背景就选在了小学,而为了满足意识流的要点,我有必要加入角色自己的主观思考,因此我将人物的年龄设置在了初出茅庐的十一二岁。我觉得这样从小孩方面体现的情感更加直观、深刻,也更能说明一些问题。
在写完第一部分过后,我觉得单单这样结束,不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都远远谈不上丰满,于是又添补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风格与第一部分迥异,目的是在于为大家建立一个更鲜明的人物形象。而在第二部分中,我更想谈一谈张诗雯这个人物。这个人物,我原本只想将她作为一个正面、积极向上的人物来描摹,但写到中间又觉得这样人物太过于脸谱化,于是便想让她成为一个时刻顾忌他人想法而去近乎于表演迎合的人,但实际上这个想法的实践并不成功。
在写作过程中,我的想法又渐渐发生改变。原本的校园欺凌,我将其引入了成长的话题,以此来让大家更能体会变化中角色的内心,我认为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大家没能体会到,那就是我的失误。
在小说的最后,我又加上了一段有关林砚母亲的剧情,也是为了不仅是讲故事,还能让大家对有关校园欺凌的问题引发一些根源性的思考。
当然,最终我好高骛远,将过多的东西杂糅在一起,第三部分还插入了一段近似说教性质的语言,导致整个小说看起来虽然余味十足,但可能各方面都略欠火候,这是我的经验不足,还需要继续努力。
最后,感谢大家耐心读完我的小说,并殷切希望大家提出建议。
2019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