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对下一代的影响
举例:
今年是二零一八年,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早已过去了十年。这十年,有许多故事,就这么无声无息地发生,直到现在才注意到时光真的能改变很多,也在揭示着这个世界的真相。
首先,十年前身边的那些同学,如今很多和我早已不在一个世界。据我所知,很多人在初升高的中考之后便走向社会,其中包括我最好的一个朋友。他现在和我依旧拥有联系方式,但中考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而这些提前走向社会的同学,据我所知,很多都是居住在棚户区的普通人。这种事例并不少见。
我所在初中的班级是重点班,初升高,哪怕成绩最差的同学也成功升学,在交了一笔款给学校之后和我再度进入同一所高中。差距,很多时候就是如此巨大。而我初中的老师也曾经笑着对我们说,班上的同学能够进入这个班级家境应该都还不错。在她的心里,似乎这是一件很稀疏平常的事情。
这当然应该是稀疏平常的事情。
高中到来,这种事情更为常见。我高中所在的班级是重点班,认识了几个官宦子弟,他们待人很温和,也没有什么架子,但说出的一些话语总是让我意识到我和他们身处于不同的世界。在他们的眼中,去往国外,假期旅行,乘坐飞机似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高中的同桌,天天去网吧,高二就去了澳洲,他对此似乎感到十分自然。
还有助学金的问题,我高中同学中领取助学金的人不在少数,但就我观察,他们并不贫困,学校门口的快递收取处常常有他们的身影。毕竟,真的需要领取助学金的人,甚至无法进入我们的班级。
有的时候,观察身边的事情,会让人感受到不可思议。和我一样大的同龄人,有的和父亲和爷爷,一起在大街上清扫着垃圾。也有的同龄人,和父亲一起站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下,和许多从政人员一起观看着升起的红旗。
这些都是真实的故事。我们高中对面一万元一平米的房子被一些学生的父母买下来,只是为了学生的上学能方便一些。那些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同学们,大多数也都有着稳定的家庭环境,有着支撑着他们的家庭条件,很多名列前茅者都是老师的子女。
道理:
道理其实很简单,家境对下一代的影响并不小,不单单仅限于我们可见的受教育程度,更关乎到子女是否能够成才或者实现阶层跨越。
一方面非常直白,父母的经济状况影响到子女们能否继续学习,或者说,影响到子女们能否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我的堂弟对于自己周六日被补课感到苦恼,甚至于暑假也有家教上门,但他实际上是幸运的。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于知识型人才的需求自然比以往更为迫切。
另一方面,我也不打算谈父母的人缘关系网之类的,我只想谈一谈家庭环境的影响,或者说家庭不自觉传达给下一代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之前也谈论到我和高中那些家境阔绰的同学的差距,很多时候父母传达给自己孩子的价值观真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女们的性格,子女们的眼界与对未来的蓝图,甚至于能够影响孩子未来的走向。
一个很有名的例子便是美国六七十年代极高的犯罪率在之后并未出现如专家预想的持续,反而降低。这一切不过是因为六十年代末堕胎政策的出台,它让那些本会出现在贫民窟的不负责任的父母的孩子消失,那些本该出现的犯罪分子就这么扼杀在摇篮里。
阶层的固化最后带来的或许是思维的固化。在我们的父母眼中,有的想让孩子自由地发展,无需顾虑太多;有的想让孩子完成自己的夙愿,出人头地;有的父母不过是想让孩子和自己一样,学会一门手艺,在社会底层继续生活下去。而这种心态,进一步影响着每一个子女。就这么一代代影响下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的家境自然也影响着父母的不同的思维方式与教育方式。这点自然也适用于每一个个体的家庭之中。
研究发现:
引入一个概念,[教育回报率],即每向教育投资100元,一名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上每年可以多获得的报酬。在美国1994年以来的教育回报率图表中,初等教育的回报率高达18.9%至26.6%,远高于资本回报率。即使是相对不「划算」的高等教育,回报率也高达10.8%至19%。这说明教育一定程度上是会影响到子女的收入与成才的,因而也与阶层流动有所关联。
接着,是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中数据,中国大学生包含大专的比例只占到8.73%。在初中升高中这个阶段之中,于2012年数据之中显示,55.9%的初中生,根本没有考上或者未曾尝试,便离开了学校这个载体。很多人自小享受优越的教育条件、生活条件、家庭条件而不自知,这并不是“能力以外的资本等于0”。而是家长创造的起点,是很多人奋斗一生都无法抵达的终点。
————————————————————————————
作业,闲得蛋疼发出来,在SF上写古诗鉴赏的我见过,但若是把作业发出来,我觉得这可以算是SF上的泥石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