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第一场考试用的还是VR技术,这次考验的事CPR——我听到这个题目之后甚至有点懵了,这也太没有难度了吧,比市级的比赛难度还低呢,用这个项目作为16进8的考核,这是不是对刚才被淘汰队伍的一种侮辱啊?
毫无疑问这个肯定是交给我了,我们三个里面当数我的急诊经验最好,虽然只是在急诊科待了一个星期,但已经足够应付所有的突**况了,区区一个CPR怎么可能难得到我?别忘了,当初黄依兰就是靠我的CPR救回来的。
什么C-A-B啊(最新CPR指南不是传统的A-B-C,而是C-B-A),什么30比2啊,什么循环至生命体征出现啊,这些再简单不过了好不好,我相信不仅仅是我,这16强里面就没有人不会吧?
运气不是很好,我是最后一个上场,这真的有点倒霉,因为大家都会这套操作,评委们看到最后肯定都视觉疲劳了,这对于我来说有点不公平。
但是比赛开始之后的一段时间,我觉得——好像没这么简单。
我做的这个参赛席刚好看到评委手上的平板,才知道这次的CPR技能考核用的是评分制,也就是一轮结束之后评委直接对着标准来写分数,这个倒打消了我视觉疲劳的不公平感,但是最让我吃惊的是——这次CPR,不是单纯的人工心肺复苏,而是要求考核人员根据具体的VR场景进行最有效的CPR。
也就是说,这次考核的不是狭义的心肺复苏,而是广义的心肺复苏,涉及到基本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等这些方面。
所以,前面的四组大学上来直接就开始常规的流程,什么“喂喂,醒醒”、“打电话呼叫120”这些人工心肺复苏千篇一律,只有一组打了高分,其他三组分数都不理想,当然了要到16组考核完毕之后评委们才会公布成绩。
还真的是,一直到第12组了,才有大学意识到利用周围的东西进行复苏,例如有个考核人就比较醒目,看到了车站中有应激的便民除颤仪,所以他也利用了起来成功抢救了病人,这组的分数就很高了;还有的是在救护车上,他意识到了可以用气囊打氧气,虽然分数不高,但也中上,原因很简单——救护车上有氧气瓶的啊……
“好的,现在轮到最后一组,也就是琪兰大学,他们决定派谁上场来应对考核呢?”主持人还卖一下关子,果然干这行的就要学去吊胃口,“哦,是他们组里面唯一的男同学,蒲佟仞同学!”
带上VR眼睛之后,迎面而来直接就是一个生命呼吸骤停的人,而我所在的就是医院的抢救室,也就是说这里设备齐全,也可以说考核的难度最大。
当然不能耽误一分一秒,还没等病人推过来,我就直接开启床旁的湿化瓶,连接好吸氧管并且调整到高流量吸氧,并且引导虚拟护士把病人安置在这张床上,在护士放下护栏的时候直接就给病人固定好吸氧面罩,然后迅速连接心电监护仪的电极片,最后直接开始进行胸外按压。
经过罗伊老师的训练,加上我长时间健身的良好体魄,在现场找到一个比我胸外按压更标准的人恐怕没有,而且我接上了氧气,根本就不需要考虑30比2的问题,直接一路狂按直至心脏有跳动位置。
当然了也不能一直按,按一段时间之后要停一下观察患者是否恢复自主心率(是自主心律,不是窦性心律),恢复了之后仔细分析心电监护仪的心电图,评价是否需要电除颤。结果毫无疑问,按回来了的时候是室颤。
立马把床旁的除颤仪拉过来,非同步电流双相200J,告知虚拟护士全部人离床之后开始电除颤,运气不错一次就恢复窦性心律了,说实话我在急诊一个星期,自问抢救的病人都不下50个,还没见过一次就能电回来的,虚拟就是虚拟的啊——当然,也不能排除确实有人第一次就能电回来。
当然了,电回来不是结束,这可是抢救室,心律的问题解决了,差不多就要等护士汇报低氧的问题了。
“报告医生,病人血氧饱和度60%。”
“准备气管插管。”
CPR什么的说实话大家都会,可能一些高中生都会,但气管插管——我敢打表票,在场的所有考核人员里面,只有我会,因为当初罗伊老师就说了,这活最多只会给实习生干,有时候因为时间紧迫根本就轮不到实习生,一线的老师直接就上了,跟别说像我这样的见习生了。
不过,幸好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得到了罗伊老师的认可,所以才有机会在急诊学到两招,一招是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另一招就是气管插管。
如果今天的课题还需要检测中心静脉压力的话,我不介意现场表演一下一个另一个操作。
气管插管的要领在一个字——准,只要气管导管插到主气质管里面,那么气管插管就成功了90%,剩下的就是一些固定啊、评估啊、接呼吸机之类的工作了。当然了,我也毫不犹豫地为大家表演了一下呼吸机的操作,这种情况应该选择什么呼吸模式,潮气量、压力支持、呼吸频率,吸氧浓度到底要什么参数。
主持人的吊胃口说话方式我就不详细记录了,第一名毫无疑问就是我,如果问我现在有什么值得可以用来和文楚馨或者苏琳慧相抗衡的话,恐怕就只有我急救的意识、反应速度以及抢救能力了。
“今年琪兰大学参赛的实力都非常高啊,之前就听说省级比赛的时候她们的VR手术模拟抽到的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原本只是出题组的错误,没想到居然能做下来了,”我甚至都听到评委们对我们的一些看法了,“好像这次高级生命支持的CPR上台的是一个大一的学生对吧?真是了不得!”
“是啊,尤其是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的运用,这简直就不是一个大一新生可能具备的临床素质,可以说甚至很多一线医生都没有他这么熟悉这些急救流程。”
当然了,再表扬我吧,毕竟我可是比其他人多付出不知道多少倍的努力呢!
这个环节和下一个环节中间有10分钟休息时间,毕竟刚才的比赛也用了将近一个多小时了,可能评委们都有点累了。她们迎接我下台的时候,文楚馨对着我笑了笑,说:“果然很厉害啊,你这个首诊医生我看也是很多人要抢的咯!”
“还好见习过,不然今天还是有点狼狈。”说真的,急救这玩意看的不是掌握和理解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在实际工作中经历了多少。急诊科有句名言至今铭记在心,就是手上死的人越多,急救的技术就越高明,不亲身体会失败,是不可能锻炼出炉火纯青的抢救技术的。
我现在拿出来表演一下倒还可以,但真的让我回去急诊干,我其实就是个渣渣,说白了——我手上还没死过人。
嘛算了,现在我还是个学生,等以后出来工作了,有的是机会,医学这条路,永远都在学习,所以只有内行人才会叫这行是医学,外行人会叫我们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