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的想法(中)

作者:小鸟游七喰 更新时间:2019/12/30 18:05:20 字数:3574

说说第一卷的感觉,就是从朦胧到清晰,男主和樱的形象都是不断扩大的,但是男主像是个配角,只是作为一个讲述人的存在,这种写法,也并不是很少见,只是把主要人物,而且是第一人称的主体,直接参与事件的男主角作为这种用法比较少见,但是这本书的主要目的还是刻画樱,这样反而更加突出了樱。写樱的时候,这种逐步扩大的感觉就变得特别明显,先是写第一次遇见的樱,屋顶上的樱,小镇里的她,山上的她,海边的她,这些地点从那个屋顶这一小小的立足之地逐步扩大,扩大出这个镇子。而从穿着和服的她,制服,生病窝在床上,男主与樱的距离也越来越小,一直浅笑的樱,生气的樱,哀伤的樱,释然的樱,情绪也是更加的丰富多样,樱的形象由点及面,由简单的纯粹扩大到真实,最后还是凝聚在最初的屋顶上,男主的一吻里。在这里,不断扩大的形象收束在一点,一个真正的人中,然后真实的樱就到此为止了,作为想要塑造樱的小说,这个思路虽然不至于让人惊叹,但也足够精巧。剧透一下,二三卷的樱会持续架空,可能这是大家都没有见过的写法。随着樱的形象发展,樱花也是有不一样的景象,织雪樱和樱花相互辉映,樱从雨后到盛开到纷落到冒芽长出新叶,初春到初夏,从小镇到城市,到御室,早樱到晚樱,都有一种极强的象征,这也是小说的一条暗线吧。

不过就像之前一位读者写的书评一样,这样樱的形象变得模糊了,很难让人产生共鸣,但樱的形象太美好了,这样一个美好的形象,你该怎样才能让人产生共鸣呢,所能产生的也只是向往而已。我觉得想要达到兼顾的效果,必须要继续加强塑造真实的这方面,如果是站在作者写文的思路上,樱的这种朦胧的美感,正是作者所想要的,纯粹又遥远,像一种感情,而不是织雪樱这个具体的人。这种感觉像是主人公追求纯粹,追求美,追求生命的灿烂的凝集,樱和那些美好的场景,是一体的。月夜,寺院,海边,河边,传说,小说,音乐,书中提到的一切都是樱的一个点,一种淡淡的隐喻,但若非读过书提到的这些作品,很难联想到那一点。像提到的《莎乐美》《画像》《细雪》都是唯美主义的作品,但都是一种很悲伤的结果,莎乐美为了追求美,而被乱刀杀死。她追求的是一种即刻的美,为了那瞬间的一吻而献出了自己的所有。《画像》本身就说说要去享受生活,追求不长久的美,渴望永驻青春,他说,人老去之后,身体和心灵都会发生变化,若不想有像道林一样的命运,最好的方法就是享受一番之后在生命最绚烂的时候死去,马上死去太早,十年,这就是樱说出要十年之后死去的梦想,这种带有无奈和悲哀的美,是全文最主要的基调。话说,樱最开始拿的那本红色皮面的书,就是这本《道林格雷的画像》。《细雪》也是,鹤子姐妹们的存在是美的,命运却是悲伤的。而《九号梦》就像是一个残缺的梦,梦醒之后发现自己将失去一切,也是一种悲剧,三宅和今城爱之间的一切联系,被一场地震切断,主人公不愿意相信而进入了一种想要追回梦的状态。这样看来,似乎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必将走向死亡的结局,所以在生命衰老变质之前亲手点燃它才是正确的选择。这其中似乎有着某种尼采颓废论的基调,但是它要更美,更灿烂,令人向往,这种死亡是建立在美好的存在基础上的,并非是消极的面对生活,而是灿烂的生活,灿烂的死去。

说说作者所塑造的这个织雪樱吧。如果有这样一个女孩子,我可能会爱上她,但不会与她走到最后。像《幽灵代笔》里面东京那边知世和主人公的关系一样。当好友问他为什么不和她上床,他只能回答,“我不知道。”在心里想“我知道,如果我这样做的话,就关上了原来世界的门,而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门。”这和本文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作者是大伟米切尔铁粉qwq)男主不想让樱的纯粹被污染,哪怕是被自己,所以樱只能是爱人,而不能是妻子。这样的一个樱,她美丽,端庄,安静又不失活泼,有点任性和随心所欲。会为了一件小事而伤心很久,也会为了一件莫名其妙的小事而开心。她温柔,体贴别人,有对未来的希望,不计较得失,她喜爱着文学和音乐,小提琴拉的很好,但是她也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子,会憧憬姐姐,不善于创作什么的。生病的时候会像小孩子一样,被指出长了痘痘会很惊慌,也会因害怕和未知而拒绝“我”。正如作者所说的,美好,纯粹,又真实。虽然文章的剧情很平淡,但若是没有樱,这些事情就不会发生。如果在雨街上遇到的不是樱,一般人可能不会拦下陌生人,如果不是樱,没有人会中途起意改变方向,来到咖啡馆,不会再山上看到海后,就立刻决定要去海边,不会在月夜中爬上别人的屋顶,不会湿着头发在院子里拉《沉思》,不会在半夜跑到海边,在河水边上轻轻唱着歌,樱的纯粹,她的天真,在这些事情上被刻画了出来。

其实,作品起名叫《樱》,或许不只是有织雪樱,还有那与樱有关的一切。像是小镇的樱花它与古老的七子传说想联系,在讲述这个传说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讲述樱的生活背景。像是那棵屋顶下的樱花树,它见证了我和樱的许多个月夜,见证了这家人的过去,人的思念。像是那只猫,全书中最灵性的角色,在“我”无助的时候陪伴着我,我离去的时候不留恋我的猫,是我和樱形象扩大的见证人,像是一个路标,它一直没变。

说起猫,就不得不说说书中的其他人物了。润是本书中笔墨较多的人物,也是从第一章就有叙述的人物,她与樱相比,只是一位更加普通的少女而已。小提琴技术不如樱,但也在努力地练着,有着礼貌与教养,有着自己的社团和朋友,每天按时上学,相较于樱,是更平凡的存在,是真实存在的一类人。其实她也沟通了樱与男主,是在塑造樱的纯粹与美好中起主要作用的人物,她说不上是喜欢男主(毕竟这不是那种书)只是感觉需要一个前辈吧,像大多数女生那样,想要一个保护自己的人,她是平凡的。而美月,作为织雪樱的姐姐,她显得更加强势,姐姐是天才,而樱不是。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而姐姐不但学习好,而且富有创造力,樱善于的是感受已有的事物,而不是创作,所以樱也就一直羡慕这样的姐姐。姐姐虽然看起来很冷酷,但很喜欢樱,有种姐姐的样子。其实她们的关系应该也还不错,因为当男主去的时候,她知道男主在写小说,这肯定是樱告诉她的。而她首先出于对樱的保护欲,其次出于一个天才的视野,她看出男主是一个平庸的人,于是就进行劝退了。对美月来说,其实对男主并没有太大的敌意,在男主告诉她想要再试一次的时候也只是淡淡的回应。美月可以说是一个比樱还要完美的人,也是来塑造樱的真实,和剧情转折的关键人物。樱虽然喜欢姐姐,但在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姐姐下,一定会有深深的挫败感吧。所以在男主说到姐姐时,她沉默了。然后说,遇到了男主之后,心态好像变了,这点文中并没有其他说明,像是把樱的心理历程直接孤立开了。但是作为第一人称,这样也是一种真实,人是不可能知道其他人呢是在想什么的,只能通过话语。因为这里太过突兀,也没有其他隐喻,可能是文中的败笔。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可能是后面的伏笔呢?一切并未可知。说起美月,对她的描写很少,虽然性格很明显,但是她天才的一面并没有展示出来,只是通过樱的叙述。我认为加上一些事件或者暗示会更好,这样美月这个人物才不至于落到工具人的地位。现在美月的形象,像是因为该存在而存在,我认为这是写的不好的地方。大叔也仅仅是露了两次面,他是出走他乡的人,和男主的身份很像,但是大叔更成熟,他经历了现实,他看到樱花树的时候,也能想到当初的那段岁月,他更像是男主的未来,镜子一般的人物。作者好处是,在塑造这些人物的时候,也都没有把他们架空,都有真实的一面。就算是美月也会出门买菜,大叔也有不愿意讲述的过去,他的姐姐。但怎么说,在处理和配角的关系时,不妨多用点心,美月,大叔这些形象安排的很好,只是和主角的互动上,稍有些欠缺。

男主可以说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角色,可能是借助了《我想吃掉你的胰脏》里面的思路,隐瞒男主的身份,只是随着剧情的发展一步步地变得清晰。最开始男主是在日记本上写东西,然后他读很多书,也做笔记,懂音乐,樱问他是干什么的时候他不回答。那么,这个主人公到底是干什么的?音乐人,啃老族,作家?后来才渐渐明白了,他是一个追求梦想的旅人,追求想成为作家的梦,是抱着梦想不断挣扎地人类。男主的名字是什么,这也是一个未知。很奇怪不是吗,作为一部小说,居然连男主的名字是什么都不知道。第一次出现已经是很靠后了,“阿英”这个昵称,后来就是最后,分别的时候,樱说出了他的名字,“英”。后来在第二卷,才能知道,男主真正的名字“咲木英”。不得不说,男主角的名字也是悲剧主角的特性,英,取这个字为名本身有让他成为大人物的愿望,出类拔萃之人的意思。但是男主只是一个平凡之人,和有着美好名字的大多数一样。他最终还是写不出好的作品,被迫回家,与樱分别,做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情。他虽然在主角的席位上,可是他就像是村上春树《天黑以后》里面的那个摄像头,只是用来构筑樱美好的一具身体。第一卷里面,他的作用确实如此,然后第二卷,有了不一样的感官,但这就不说这篇书评该说的地方了。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