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下书中出现的隐喻和暗示吧,前文已经零零散散提到了一些,说真的,这本书有的人觉得很无聊,只是细腻辞藻的堆砌,有的人则看的津津有味,而且越看知道的越多。书中提到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可能有的人看了会觉得这是在装逼,其实不然。除了《莎乐美》和《画像》这种对剧情有直接影响的以外,其他的大多是隐喻,虽然有热心负责的批注哥做简单介绍(感谢这个批注哥),但这对于没有看过这些书的人来说,是体会不到里面蕴含的东西的,看这本书的乐趣也就少了一半。文学作品已经大致说过了,音乐作品(其实有很多可以直接看名字,像是《爱的忧伤》),比如《春日樱花与你》,这首曲子,左手是旋律感很强的圆舞曲和弦,整首听下来和全书的节奏很像,中间有一段柔和的转折,有不断重复的几小节旋律,就像是文中和樱度过的那些月夜。曲子很平淡,演奏也没有什么难度,但是很美,这样的曲子就如文中所说的,你简单地弹出来是不行的。Queen则是一首很绚烂很华丽的曲子,像是烂漫主义风格,有长琶音,左手的大跨越,柔和的变调,沉默之后的爆发,层次多样,而那一段也几乎是全文前期最能凝聚美的一刻。《月落荒寺》是德彪西的,在九号梦里面有提到这首曲子。那时候三宅和今城爱通电话,爱给他弹这首曲子,直到电话费被扣光。其他的暗示之前也说了很多了,像是男主身份之类的。但是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关于文章风格和发展的暗示,像是,原本不会帮助陌生人的“我”,帮助了樱。(这点虽然有点牵强,但是你仔细想一想,全文所有的悲剧,都是从这里发生的。)像是寺院的鸟居被磨去了漆,并且只有一个住持,定期修缮和游人很多的寺院是不会这样的,这便暗示了就算是此等古老的传说,也已经没有什么人信奉了。海边说要吃沙滩烤肉,“我”回答这是被禁止的;抓娃娃机也没有成功抓上来。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就会觉得,你这么说不是扯淡吗,但是想一想,这些都有一种“仅此而已”的思想在里面,这和樱说说的“十年”是相通的......如此种种,不一一说明了。
看过作者其他作品的人,应该只是作者还有一本书叫《当月亮落下时》。作者曾经说过,《樱》是从《月落》改编过来的,但是我想说的是,短篇和长篇是不一样的。短篇用的是回忆来构筑整个故事,而且说的相当多,这并不利于形象的体现。反而,《月落》像讲故事一般的口吻,但很容易就能看明白作者想传达的思想。虽说是改编,但是《樱》像是另一个故事了,想必作者也没料想到吧。只是二者想传达的东西是一样的,都是想要留住美,以一瞬间的灿烂,来对抗衰老的悲哀。
唉,这篇书评刚开始写的时候还算思路清晰,写到最后简直是语无伦次了。
总得来说,虽然也有一些问题,但却不能改变这本书的优秀,以及,我对这部作品的喜爱。我想看着这部作品的完结,看着樱的形象走到结尾。
不过,要想继续架空樱的形象的话,还是先改改第一卷塑造真实的这一部分吧。
如果有这样一个少女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想我可能会爱上她,想倾尽一生去保护她,想和她一起共度生命的欢欣,在最美好的时刻一起死去。
如果有这样一个少女,我想我也可能只是一个旁观者,看着她仰着头的模样,繁樱落在她的脸上,看着她的喜怒哀乐,惊叹于她的美,只是不会出手触碰。
如果有这样一个少女,我想,我最可能是在行人穿梭的十字路口,匆匆地瞥她一眼,只是在我心里留下一个印象,就像莫奈。
可是,这样的少女,毕竟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