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案子,若是没有那姓蔡的捕头,或者那赵四没想着去找石匠夺他哥哥的魂魄,这摄魂案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苏珝飞快地翻动着案卷,撑着脑袋,看着我问道。
将天机阁送来的几卷记载又看了一遍之后,我摇了摇头,回答道:“若是没有赵四,还会有王五,有李三,天下好吃懒做还昧了良心的烂人多了去了,总不能因噎废食,为了避免巫蛊之祸,连石匠也要全部铲除掉。”
苏珝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不满地嘟着嘴说道:“那就怪那姓蔡的捕头,若不是他无缘无故见人家胖些就觉得是块肥肉,凑上去敲诈勒索,最后哪会搞出这种事情。”
“这事也不能全怪他,像他这种小吏,俸禄不见得能比寻常的泥瓦石匠的高出多少,但是偏偏又整日接触些达官贵人的,难免有时眼热,对钱财的欲望自是会有所膨胀。而且一旦做了小吏,这辈子也就难有翻身的机会了,因此这些人行事难免有失磊落。”我想了想,照着实际情况向苏珝解释道。话一出口却又觉得自己好像个大贪官似的在这儿替这些贪官污吏辩解。
“可是这件案子里虽然在扬州审理时冤枉了那三个和尚,但是在案卷上交到大理寺的时候,不是也还了那三人清白,重责了那诬陷人的捕快吗?”苏珝继续追问道。
刚开始扬州知州急着想要将这桩案子压下去,再加上此案人赃并获,人证物证具在,又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饶是他打心底里不愿意相信世间当真有妖术摄魂这种荒唐事,但是也不得不为了安抚群众的情绪仔仔细细审理此案。
那姓蔡的捕快虽然没什么权力,但是也自知此事自己理亏,拖得久了,必定会拖出问题来,因此上上下下仔细打点了一番。
开始三个和尚还争辩这自己从未剪过别人的发辫,那两把剪刀都是巨成当皮匠的儿子留给他的。
案子一直拖着,影响了知州大人述职,早就被预先设定了有罪的‘妖僧’巨成以及他的两个同伙所提供的证词自然也无法令知州大人满意,于是府衙里司空见惯的刑讯逼供就开始了。
这时就体现出了蔡捕快上下打点的那几壶黄酒烧鸡的作用。
行刑的捕快收了蔡捕快的好处,下手时自然格外狠辣,不仅打板子的时候格外狠辣,甚至还预先在行刑的板子上摸了辣椒水。
负责夹棍的捕快也偷偷地将原本光滑的夹棍刮出许多倒刺来,手上上了夹棍,原本手指上的骨头就有被生生夹碎的危险,如今加上这些细碎的倒刺,更是钻心的疼。
因此三个和尚很快受不住府衙里的严刑拷打,纷纷改了供词,招供说所有指控他之事皆属事实。
几天之后,知州大人终于从几个和尚身上都得到了认罪画押的文书,将这文书,连同三个身受重伤的囚犯一并送往了临安。
被述职忙昏了头的知州大人没注意到此时送往大理寺的供词早已经混乱不堪了。
最初受审时,净心固执地坚持,都是因为他拒绝给蔡捕快塞钱,才蒙冤入狱的。这种事情在这些地方府衙,尤其是扬州这种富庶之地本是司空见惯的。
但是公众因摄魂妖术所引发的恐惧总要有个交代,因此巨成三人很是倒霉的背了这口大锅。
但是这种怪力乱神的事情是吓唬不住偶尔能跟问仙殿的司命大人打个招呼的大理寺诸位少卿们,再加上扬州送上来的这份供词混乱不堪,配合上几个囚犯重伤垂死,只剩一口气还勉强吊着的模样,立刻就把事情猜了个七七八八。
这些高高在上的少卿大人无论如何也很难相信摄魂夺魄这种话本里都鲜少看到的荒唐事能在民间引起多大风波,反倒是蔡捕快这种依附府衙的小吏向底下人敲诈勒索显得更为可信些。
因此少卿大人们把蔡捕快叫去临安仔细询问了一番。一开始蔡捕快还咬牙坚持,说是这三个妖僧通过问人姓名,剪人发辫的手段在民间肆意摄魂夺魄,为祸南离。
当时一位脑子灵活的少卿一下就听出了蔡捕快这话里的不合理之处,直言不讳地问道:“若这摄魂之术真像你说的这么邪乎,那为什么这些和尚被你折磨成这副德性了,就没想着从你们的魂魄中摄取点什么生魂精魄的,从牢里钻出来?”
这话问得蔡捕快一下子吓掉了半条命,结结巴巴的辩驳道:“这……这不都是……都是因为他们傍身的法器已经充公了,自然……自然是无法开坛做法。”
大理寺的少卿们一听更乐了,打趣道:“听这话,你这捕快倒是对游方术士的开坛做法之术很有见地,不如讲出来,也好让我们几个没见过世面的开开眼界?”
“这……”蔡捕快哪见过这阵势,三言两语就被大理寺的少卿大人们追问地憋不出话来,一个人在堂下跪了足足三个时辰,少卿大人们也不理他,该整理案卷整理案卷,该吃饭吃饭,该喝茶喝茶,该唠嗑唠嗑。
三个时辰跪下来,蔡捕快原本就忐忑不安的心情彻底崩溃了,一颗脑袋跟砸糍粑似的,咚咚咚地 朝着地上砸,一边砸一边涕泗横流,抽抽噎噎地认错,说自己当时就是被猪油蒙了心,说自己日子实在过得太艰苦了,说自己这些年为朝廷尽心尽力地做了多少事情。
大理寺的少卿也多是文人出身,这些顺利通过科考的文人清高的很,平生最看不上这些遇见大官就没了骨头,遇见百姓就趾高气昂的小吏。毕竟他们中总有几个要么自己就是穷苦人家出身,少年时没少看到父母乡邻被这些小吏欺压,要么有几个穷苦朋友,多多少少听过一些类似的事情,将南离政局里的那些乌烟瘴气全部赖在这些小吏头上。
再加上南离这些书生自幼便是背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对蔡捕快这副没骨头的模样更是瞧不上。
因此当天便拍板重审此案,还了三个和尚清白,并将蔡捕快的家产尽数抄家,补偿三个和尚因严刑酷吏而无法自理的后半生。
大理寺也因为戳穿了这桩冤假错案,被民间的说书人夸赞了好一段时间。至于着急述职,等着来临安谋个职位的知州大人自然也因为失察之罪,一道文书下去,便赋闲去自家农庄养老去了。
“这两桩案子都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按说也应该结束了,怎么后来事情还越闹越大呢?”苏珝继续追问道。
我虽然心中不解她今天问题怎么那么多,但想着毕竟人家是给天道办事儿的大佬,说不定看在我口干舌燥讲解半天的份上能随便赏我个灵丹妙药,神兵利器的,于是不厌其烦地继续解释道:“案子虽然结了,但是相关案卷都被封存在临安的大理寺,岂是寻常百姓能够随意翻阅的。”
嗯……寻常百姓不能随意翻阅,但是我能。
“就算不能翻阅,可朝廷不也发了皇榜,公布了审理结果。”苏珝说道。
“单一个审理结果能看出什么呢,这些讲不清前因后果的事情最容易引起人们的遐想,后来不就又传出来这些妖僧在押解途中恢复了妖法,迷惑了临安的大人物?而且最致命的是,当时扬州知府为了安抚那户姓张的人家,出具了担保孩子不会为妖术所害的文书。这桩案子也确实惊动了临安。虽然最后查清是虚惊一场,但是风言风语一传,所谓的摄魂夺魄反倒是更加可信了。”我揉了揉太阳穴无奈地说道。
这种事情,我也遇到不是一次两次了,尤其是我做官的时候,你正正经经,有板有眼的向大家解释一件事情,反而越解释越乱,越解释就愈发让人觉得却有其事。反倒是这些零星细碎,遮遮掩掩,不着边际的流言蜚语,会被人们添油加醋的传播后当做是至理名言。
“惊动了临安又怎样,难不成他们还看见了问仙殿出具的文书证明,或者防护手册不成?”苏珝撇了撇嘴,不屑道。
我苦涩地笑了笑,无奈道:“寻常百姓哪里分得清主理此案的是问仙殿还是大理寺,他们只知道这件事闹到了临安,惊动了皇帝陛下。至于当时忙成陀螺的皇帝陛下到底听没听到这句话,也没人会在乎。人啊,就算再怎么有想象力,也想象不出他们完全没接触过,完全没见过的东西。就像锦衣玉食的皇帝会问灾民何不食肉糜,街边讨饭的乞丐对于穷奢极欲的设想也仅限于用金碗金筷子吃窝头。所以摄魂一案,案卷上看着,既无冤假错案,也无可以栽赃,但是这件事情就好像一场天灾一样,席卷了整个南离。”
寻常百姓不懂得大理寺和问仙殿的区别,饱读圣贤书,高高在上的南离官员们也不懂这些寻常百姓缘何会被这些空穴来风的流言吓破了胆子。
PS:_(:з」∠)_现在复习太忙啦,所以就把1500字的两更改成3000字的一更啦,请各位读者老爷多多谅解!上月欠的加更什么的等我先码点存稿再慢慢还。现在一章存稿都没有,心里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