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量子计算机理论的先驱戴维·多伊奇已经变身为科学界贩卖多世界理论的神棍之一了,不过,我倒是非常喜欢他的许多想法。
比如说,多伊奇认为,所有的宇宙状态在瞬时间同时存在,嗯,就像同时存在无数个名为宇宙的“网页快照”——这种情况下,时间是个伪概念(呃,说到这里,有没有人想起M理论的“虚时间”?),我们自以为度过的有因果关系、无法逆转的时间,其实只不过是意识在同时存在的不同宇宙状态中跳跃的过程。
引申一下,所以,因果律其实也不存在,反正跳跃的规律也只不过是瞬时选择的结果而已,与之前的过程无关。(参见马尔科夫链法)
再形象化一点,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瑰丽的传说:1916年5月31日,在日德兰海战中,英舰发射的那枚著名的有自主意识的鱼雷(错漏百出的海洋怪谈之日德兰鱼雷,这里假设这个故事是“可以有的”),它并没有如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在海上巡游了56年(永动机必须死),而是不停地跳跃到1920年加来海峡、1928年的百慕大、1942年的巴拿马、1972的太平洋……的宇宙快照中,最后来到1915年5月7日爱尔兰海域的宇宙快照,将航行中的卢西塔尼亚号击沉,顺便将黑锅扔给附近的德国潜艇,为美国参加一战做足了舆论,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呃,这也太神棍了。
顺带一提,类似的场景已经在神林长平的小说《棱镜》中出现了,当然那个故事和日德兰鱼雷无关。
话说回来,多伊奇认为,多重宇宙的产生与量子状态的不确定性是紧密相连的。比如电子撞击一个质子,既可能转向左边也可能转向右边,而这种不确定性很可能造成了宇宙的多重性,“每一次旋转对应一个宇宙的特性”。所以,大爆炸发生在不同的量子分支,形成的宇宙有不同的量子波函数。他还提出,一个光子背后有一万亿个“暗光子”或者影光子,由这些影光子构成了不同宇宙的尺度。
证据嘛,多伊奇的解释方法似乎更接近玄学,他又提到了量子计算机……不过这样也给神棍科幻爱好者比如本茅之类的人提供了很多天马行空的幻想空间。
比如说,我可以强词夺理地解释一下这部小说里为什么会出现八支队伍、未来会出现8个可变参数——人家才不是跟着多伊奇屁股后面转呢!这是因为……
存在8种胶子的关系吧。呃,众所周知,胶子是在夸克间传递强相互作用力的载体,强相互作用力是宇宙基本力之一,所以胶子的色度决定了宇宙转变的参量。
为什么不是多伊奇认为的光子和电磁力(及弱作用力)决定多宇宙呢?大概是由于我们的少女图灵机不喜欢QED(量子电动力学)和M理论,反而更喜欢QCD(量子色动力学)的缘故吧。
我会告诉你其实她最喜欢的是炼金术和赫尔墨斯神智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