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莲出去没多久,就换冬雪和春梅进来摆早膳,今天的早膳是鱼片粥,加一个烫青菜,和一个腌酱瓜(注)。
姬孺枫用毕早膳后,就让冬雪通知所有人到隔壁屋里,她得照顾到还在躺床的人啊!
姬孺枫净过牙后,就披上玄羽自己先到了隔壁屋里,没一会儿,春梅和刘善先后进屋,姬孺枫趁着人还没到齐,先点评了早膳,该夸的夸,该改的改,没有客气。
人陆续到齐,扁鹊是最后一个到的,他见全院的人都在屋里,心里有点复杂;原来不是单跟他解释啊…...。
姬孺枫见人到齐,内心吐槽:她这是要当古人的小百科啦!
她也不啰嗦,即刻开始解释,「昨晚的事,大伙都知道了吧?」她见大家都点头表示知道,秋风虽一脸不自在,也是点了点头。
「我之前就有跟你们说过,屋内烧火,要注意通风,记得吧?」众人点头,姬孺枫思考了一下,「之前没跟你们说原因,是怕解释太多,妳们听不懂,但昨晚的事,证明:不解释,你们更不懂,也不以为意,如果是一般的小事无伤大雅,我是都随意的,但这关系到生命安全,所以我就解释一下原因,但是! 」她环顾了众人,「等等别问我太深入的问题,当然,我会尽量简单解释,让大家都能懂,成吗?」
众人一样点头表示没问题。
「那就开始吧!」姬孺枫深深的做了一个吸吐,「大家都该知道,活人会呼吸,对吧?呼吸这事呢,就是呼出体内废气,吸进新的空气,我们人体需要一种特定成份,叫氧气的空气,才能正常运作,氧气在我们体内运做很快,就是一个呼吸的时间,她们就要会携带我们体内的废气,被呼出去,因为携带了废气所以已经不是氧气,叫二氧化碳。」
姬孺枫环顾了众人,发现大家都听的很认真,没有迷茫的样子,就接着继续说下去。
「然后在大自然里,会使用氧气的不是只有人,动物也是,植物也是,包括火要燃烧也需要氧气。」
姬孺枫要夏莲拿了个短蜡烛点燃,跟个小杯,「所以让蜡烛最快熄灭的方式就是不供氧。」她把杯子盖住短蜡烛,默数二十秒,再掀开,蜡烛就熄了。
「跟人一样,燃烧产生的废气也叫做二氧化碳,所以当屋内在烧炉火时,如果没有新的空气流入,就会产生人火抢氧的状况,到最后氧气不足时,人就会开始脑袋不清楚,火呢,因为没有氧气可以用,就开始用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顾名思义,它有两个氧,被炉火抓走一个氧,排出来的就是一氧化碳,不管是一氧化碳还是二氧化碳,人都不能使用,但因为空间内没有了氧气,人能吸到的就是二氧化碳或是一氧化碳,体内无法正常运作,就会出现头晕的状况,严重一点就是会恶心、呕吐。」
姬孺枫一口气全部讲完,室内一片安静。
=================
注:食盐是一种极易吸湿潮解的物质,于是增加了保管的难度。古代食用盐的家庭保管,主要是放在相对封闭的粗糙的陶器中的,因为廉价陶器的不渗水功能可以避免潮解了的盐遗失。
为了不浪费任何一点盐份的目的,贫苦大众甚至采用了将盐充分溶解在水里的办法,这样在烹调时仅仅舀取适量的盐水使用。
盐如此珍贵,于是用造酱来充分发挥盐的食品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存盐,无疑是非常可取的聪明方法了。
而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则是中国黄河流域中原地带早在史前期就已经出现的民艰于食的食事形势与此有关。因为很可能正是由于这只无形而巨大的手,才很早就全面启动了炎黄先民用盐保藏食料的普遍尝试,于是各种盐渍食物就接踵出现了,于是最原始的「酱」也就应运而生了。最初的酱类食品「醢」主要是取自各种动物性原料这一基本特点,应当正足以说明重要食料保藏的目的。
同时,我国有许多原产蔬菜,是世界上蔬菜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生产历史亦非常悠久,远在3500年前就有蔬菜栽培的记载。如此丰富的蔬菜资源,为我国人民加工、储藏蔬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用于制作酱腌菜的蔬菜原料有:芦菔、菘、姜、大蒜、葱头、青菜、大芥菜、榨菜、紫苏菜、韭、黄瓜、生瓜、小蒜、葵、冬瓜、胡萝卜、莴笋、甘蓝、茄果、四季豆、辣椒、胡芹、蕨等等,为我国酱腌菜的制作提供了必须的物质基础。
我国利用蔬菜制作酱腌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周朝,距今大约有3000多年。公元前1063年,西周成王姬涌继位,由于年幼,由周武王之弟周公姬摄政,他为拟定周代礼仪制度,曾于公元前1058年写成《周礼》一书,其中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6篇。
据《周礼·天官》记载:「大羹不致五味,铡羹加盐菜。」所谓羹就是用肉或咸菜做成的汤。这是我国关于酱腌菜最早的文字记载,从而可以进一步证明腌制蔬菜的历史之久远。
=================
今天提早更新了,小时候笔者娘买了各类书本给我们看,影响我最深的是汉声小百科跟中国神话这两套书,可惜这两套都已经绝版了。
求月票唷!如果您喜欢我的作品,请给我点鼓励,按收藏并『每周』点赞,以便随时收到我的更新讯息,并让我知道您有默默关心我的进度唷!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