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柴桑都督府内,诸将还未前去夏口,周瑜便传唤诸葛瑾诸葛子瑜前来…
诸葛瑾缓步上堂,微笑着向周瑜拱手行礼道
“敢问大都督,唤下官何事?”
“啊!子瑜小姐!”
周瑜微笑着对诸葛瑾道
“令妹孔明方今正在柴桑;这孔明号为卧龙,有王佐之才!却为何,屈身事刘豫州呢?望子瑜小姐不惜费些口舌,使令妹弃刘而归孙;则我主又得良臣相辅,子瑜小姐也能骨肉团聚,岂不美哉?”
诸葛瑾听罢,微笑着道
“瑾自到江东,愧无寸功。如今都督有令,岂敢不效力而为之?”
“既如此,就劳烦走一趟了!”
周瑜言罢,诸葛瑾拱手退去道
“瑾,现在便去!”
诸葛瑾离了都督府,驾马一路往那驿馆而去;
不消多时刚进驿馆,来在诸葛亮宅邸,只见诸葛亮横卧堂内,拿着一卷书籍修学…
诸葛瑾见诸葛亮看得出神,便缓步上前,见那诸葛亮所研究之物,乃是《八卦七十二候图》…
诸葛瑾微微笑了笑道
“贤妹好雅致啊!”
“啊!”
诸葛亮听到这,忽然回过神来,抬眼看向诸葛瑾道
“姐上!”
诸葛亮急忙回过身来,起身拿来茶杯茶壶道
“姐上还请安坐,容亮沏茶!”
“有劳了!”
诸葛瑾在那堂前正襟跪坐;不消多时,诸葛亮将两茶杯放下,而后一面投入茶叶,一面道
“不知姐上此来,有何贵干?”
“听闻贤妹来在江东,我这当姐姐的难道就不能来见上一面叙叙旧?”
诸葛亮听到这,微笑着点了点头,而后开始倒入热水;
而恰在此时,那诸葛瑾试探性地笑眯眯开口问道
“不知,贤妹可是知晓伯夷、叔齐?”
“哦?”
诸葛亮稍稍抬眼之余,而后一转笑意,倒好茶水跪坐下来,拿起羽扇轻轻摇上几摇道
“伯夷叔齐乃古之圣贤,亮如何不知?”
“唉!”
诸葛瑾听到这,叹了口气,端起茶杯来道
“想当初,伯夷叔齐见商大势已去,宁死不食周粟,最终一齐饿死在了首阳山下…你我二人乃是同宗同族骨肉至亲,却各事其主不能相聚…念想那伯夷叔齐,岂不心中有愧啊?”
“是啊!”
诸葛亮连忙道
“姐上所言极是啊!”
诸葛瑾见诸葛亮言辞慷慨,似乎是被其打动,稍稍一喜之余,将那茶送到嘴边稍稍饮上一口,而后放下那茶杯道
“所以…”
“所以!”
然而恰在此时,诸葛亮急忙打断诸葛瑾之话语,上前握住她的手道
“伯夷叔齐之情,之义,你我姐妹二人当效仿之!姐上,我主刘玄德乃汉室宗亲,你我皆是汉人,若与亮同归刘玄德帐下,则上不失汉臣,下又能骨肉相聚,真乃情义两全之道也!不如今晚便作速启程,亮先送你去江夏如何?”
“诶这…?!”
诸葛瑾一惊之余,睁开双眼,露出红色眼眸;
她愣了半晌,而后仰天大笑道
“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诸葛亮亦是一同而笑,姐妹二人在那堂前笑了好一会儿;而后诸葛瑾摆了摆手道
“罢了罢了…我不愿弃孙归刘,就如贤妹不愿弃刘归孙…”
“既如此,姐上为何还要来说亮?”
诸葛亮微笑着如此询问,而后诸葛瑾接着道
“贤妹足智多谋,不消我言,想必已经猜出个所以然!”
“此乃是周郎命姐上所为啊…”
诸葛亮轻摇羽扇如此言罢,诸葛瑾起身道
“周郎亦是为东吴着想,不必怨她。”
“亮哪里言怨了?”
“你啊,也不要老是耍小孩子脾气!”
诸葛瑾苦笑着道
“周郎那边我自有应付,今后你也莫要为难周郎!她的性子极其认真,不能乱开玩笑!”
“记下了,记下了!”
诸葛亮如此言罢,诸葛瑾便离了馆驿而去;诸葛亮见诸葛瑾离开,微微一笑自顾自道
“那也得她不为难我才是…”
———————————
待到次日,诸葛瑾来在那周瑜堂前道
“大都督!”
“啊!子瑜小姐!”
周瑜连忙问道
“可曾劝下诸葛亮?”
诸葛瑾摇了摇头,苦笑着道
“瑾本想劝她归顺东吴,反倒被她堵了嘴,还劝瑾归顺刘豫州!”
“哦?”
周瑜听到这,微笑着问道
“既如此…子瑜小姐的意思是?”
诸葛瑾睁开眼来,正色言道
“瑾受吴侯厚恩,安肯相背?”
“嗯…”
周瑜缓缓点了点头道
“子瑜小姐之忠心,瑜自是知晓。子瑜小姐先回去休息吧!瑜,自有伏孔明之计!”
————————————
次日,周瑜率领东吴兵马离了柴桑,往夏口进发;
人马刚刚入驻夏口,周瑜下了大舟船来,只见诸葛亮坐于一小舟之上;
周瑜来到岸边,待那诸葛亮小舟靠岸,周瑜便微笑着伸出手来;诸葛亮亦伸手来握住周瑜之手,周瑜只一提,便将诸葛亮带上岸边;
那周瑜引着诸葛亮,来到江岸边道
“孔明先生,请!”
“请!”
二人一边沿着江岸而走,周瑜一边对那船上陆陆续续下来的将士喝道
“沿江下水寨,清点粮草舟船!午时埋锅造饭,不得有误!”
“是!”
不消多时,周瑜与诸葛亮于那江边遥望北岸;是日天朗气清,隐隐可见曹军那连绵水寨;
周瑜见状,不禁叹了口气道
“唉…瑜虽然在吴侯面前夸下海口,声称曹军不过二三十万…今日看来,倒是将那话给说早了啊…”
“哦?大都督,是怕了吗?”
诸葛亮如此询问,周瑜接着道
“若在三军之前,自然不能言惧意。如今只有孔明先生在身旁,四下无人,瑜便直言了!曹军兵马,少说也有七八十万,而如今我军只有五六万兵马,瑜之心中…多少有些担忧啊…”
“曹操当初与袁绍七十万大军僵持于官渡,其兵力悬殊不亚于今日。曹操既能得胜,大都督又有何惧?”
“哦?”
周瑜听到这,故意装傻来对诸葛亮道
“瑜只听闻这曹操于官渡大破袁绍;嘶…倒不知,是用的何种计策?”
“许攸投曹,献火烧乌巢之计,断袁绍之粮,袁绍军心大乱,故而得以被曹操大破!”
“哎呀!好计策呀!”
周瑜听到这,一拍手道
“如此一来,若要以这五六万人马破曹贼七八十万人马,最佳之计策岂非是断其粮草?”
“嗯…若能断其粮,则是最好!”
诸葛亮点了点头如此言罢,周瑜急忙对诸葛亮拱手行礼道
“听闻曹贼之粮,屯于聚铁山;敢问孔明先生,可否率领关张赵三将,并刘使君兵马去一趟聚铁山劫曹军粮草?”
“这…”
诸葛亮垂眸思索片刻,周瑜接着又言道
“江夏与荆州只有陆路,诸葛先生最为熟悉荆襄地形!若先生愿去,我当助先生三千江东兵马,一同参战!”
“也好…”
诸葛亮如此言罢,而后微笑着点了点头道
“亮,现在就去收拾行装!”
诸葛亮言罢,转身便去;
恰在此时,鲁肃前来,见诸葛亮离开,便又上前来在周瑜面前;
周瑜见鲁肃前来,便心情愉快地问鲁肃道
“子敬何来啊?”
“啊!公瑾,各营已基本安顿停当,随时可去清点将士!”
“好!”
周瑜如此一应,鲁肃又问道
“敢问公瑾刚刚…和孔明先生聊了些什么?”
“我问孔明先生如何能以江东兵马破曹操大军?孔明先生说,可以效仿曹操当初于乌巢烧粮。我问孔明先生可否率领江夏之兵前去聚铁山劫曹军粮草?孔明先生便一口答应;如今她收拾行装准备回江夏调兵遣将了!”
“啊!”
鲁肃听罢,一惊之余,急忙道
“盗者焉能被盗耳?!曹贼当初在官渡烧毁袁绍之粮,如今必然在聚铁山派重兵把守!公瑾你让孔明先生前去…岂不是故意害她吗?!”
“非我故意,乃是她自己答应!”
周瑜微笑着道
“若这孔明前去劫粮成功,便是大功一件,更是当世之奇才!但若是她劫粮失败,那只能说明她也不过如此。”
“若是她兵败身死呢?”
鲁肃如此一问,周瑜轻描淡写言道
“那也就不过是说她仅仅功于心计,调兵遣将实属无甚大能,更兼…此去时运不济~”
“诶你!你这…这…嗐!”
鲁肃一时不知如何应答,只好离了江边,去寻诸葛亮。
不消多时,鲁肃便在那渡口发现诸葛亮已然准备好行囊,正欲乘船离去,鲁肃见状连忙上前问道
“孔,孔明先生收拾行装…要往哪去啊?”
“噢!亮要回江夏一趟,收拾兵马,前去聚铁山劫曹军之粮!”
鲁肃听罢,急忙问道
“先生…有几成胜算?”
诸葛亮得意洋洋地轻摇羽扇道
“亮,水战、步战、马战、车战各尽其妙,何愁此去不成?倒不像子敬和公瑾,只有一能耳!”
“只有一能?!”
鲁肃一惊之余,又反问道
“如何说来?”
“岂不闻江东有童谣曰: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
诸葛亮笑着继续言道
“公瑾只懂水战不懂陆战,故而不敢往聚铁山去,需得亮亲自前往!”
“啊,这!这…”
鲁肃听罢,垂眸思索思索片刻,而后接着对诸葛亮道
“先生,公瑾之意非在此!而是…是…嗐!”
鲁肃连忙摆了摆手道
“先生请在此稍候,容肃再去与公瑾商议商议!”
“好说,好说!子敬快去快回!”
诸葛亮如此言罢,鲁肃方才又往周瑜那去;
周瑜见鲁肃来得急促,便问鲁肃道
“子敬前来,可是有何要事?”
“诸葛亮已经收拾好行装,要往江夏而回了!”
“喔!孔明先生的手脚,倒也麻利!”
周瑜如此言罢,鲁肃接着道
“公瑾!那孔明水战、步战、车战、马战各尽其妙,言公瑾只会水战,不懂陆战…故而将此任交付于她!”
“什?!”
周瑜一惊之余,起身道
“这孔明,未免也太小看人了!她言自己水战步战车战马战皆能,那也好!我亲自率军一万,前去攻打聚铁山!让她瞧瞧,我江东将士,能否陆战!”
“诶公瑾,诶这…”
鲁肃见劝不住周瑜,便又去找诸葛亮去;
这一番,诸葛亮见鲁肃来得慌张,便笑着道
“哈哈!子敬,莫非公瑾决心亲自率军去攻聚铁山了?”
“正是,正是啊!”
鲁肃连忙道
“先生,那曹操平生最惯断人粮道,此番必然在聚铁山埋下重兵!还望先生同我前去,劝劝公瑾啊!”
“劝不住,劝不住!”
诸葛亮摇了摇羽扇道
“从实招来!公瑾欲让亮前去断曹操粮道,实则是为试探亮,可是如此?”
“诶这…是…”
鲁肃万般无奈只好如此应答,诸葛亮接着道
“如今大敌当前,唯愿吴侯与我主同心协力,则尚可一战!倘若一直如此勾心斗角,便大事休矣。曹贼多谋善断,粮道自然是有重兵把守,公瑾若去,必为其所擒!如今唯有依靠公瑾水战之精妙,搓动北军锐气,而后才能另寻妙计破之。还望子敬前去公瑾身边以好言相劝,亮…拜托了!”
诸葛亮拱手行礼如此言罢,鲁肃点了点头道
“嗯!公瑾那边,我现在就去打点!”
鲁肃言罢,回过头去便往周瑜大帐而去;
鲁肃既见周瑜,急忙道
“公瑾,公瑾!依我看来,劫粮草之事还是算了吧!”
“哦?此话怎讲?”
周瑜稍稍一疑之余,鲁肃接着道
“我刚刚问了孔明先生,她说如今曹操大军压境,孙刘之间应当携手抗曹,而非勾心斗角!曹贼多谋善断,又擅断人粮草,如今必然在聚铁山重兵把守;那孔明前者虽然夸下海口,实则是为了反激公瑾,她也无有把握能劫曹军粮草啊!”
当然,鲁肃为了让周瑜心中安定,故而稍稍加了半句胡编乱造;
而后鲁肃接着言道
“那孔明还说,如今唯有依靠公瑾水战之精妙,先搓动北军锐气,方能另寻妙计破之!公瑾既为主公依托之三军大都督,理当沉得住气才是!”
周瑜听罢,微笑着点了点头道
“子敬之言,我已了然…放心吧,我周瑜不会如此轻易就意气用事!去忙你自己的事吧!”
“啊,是!”
鲁肃如此言罢,转身刚走,却又有些不放心地回过头来道
“公瑾切记不要再与孔明先生勾心斗角啊!”
“知道了!”
鲁肃听罢,方才稍稍安心地离去;
而周瑜,则从那帐内望向远方,心中暗想道
“诸葛孔明…你的双眼,究竟看到了多远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