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想明白了。那群家伙之所以想要把我扔到卫星上面来、射到宇宙里面去,一是为了借我的威望来安抚一下公民们的情绪,二是想要将我远远地支开,好折腾些有的没的东西。”
距离地表成千上万里的高空。
武装卫星的太阳能板两翼已经重新展开,钢铁护栏也随之立起。穿着防护服的青年伏在护栏的边缘,感受着栓挂于其上的安全锁扣传来的拉扯力道,聆听着回荡在头盔中粗重的呼吸声。
对于许许多多可能一辈子都无法离开基地城的人而言,基地城或许就是他们口中的“世界”;对于绝大多数公民而言,离开了铁幕力场、那就是死路一条,所以远方神秘的地平线并没有多少诱惑力。
比起旧时代,如今的人类文明可供立足的土地实在太少太少了,以至于站在太阳能板两翼边缘的余上校认为,现在的他就是站在世界的尽头。
远处的背景是亘古不变的漆黑的夜幕。宇宙中的繁星点点终于摆脱了来自太阳光的束缚,喧宾夺主般毫无保留地炫耀着自己的光芒。
远远望去,那些来自遥远的不知何数光年以外的恒星的光芒就像是……舞台上方映射而下的细小而密的群灯。那些不容忽视的灯径直地朝着观众的眼打来,映亮了脚下的舞台。
脚下的舞台……脚下的舞台就是那个正处于漆黑之中的半圆形的球体。原本看似无边际的大地终于呈现出了一条弯曲的弧线,而沸腾一样翻涌着的乌云如覆盖于其上的一张巨大的棉被。
这里就是世界的尽头吧。没有其他人、也没有其他事物会干扰自己的思绪,他余某人就是此时此刻的自我的主宰……
“真该让那些该死的自以为是的家伙上来看看,”青年低声轻叹,“他们所追求的东西、在地球上什么都不是,更不要提在广袤的宇宙中了。”
余海知道,某种程度上讲,自己算是被流放了:并不想被前任总督打扰的决策层借着武装卫星上天的机会将余上校一并射了上天,他余上校用屁股都猜得出来,等他回到地面,无辜的基地城估计又要被折腾一顿。
“武装卫星绕着地球飞一圈大概要多久?”所以他重新开启了耳麦,沉声问在主控室里坐镇的宁荣。
“十九个小时。如果路上侦查班的人搜寻到了来自地面上的不同寻常的信号,那武装卫星还得抛锚停一会儿,把地面的突发事件解决了再飞。”
这句话直接颠覆了余上校的认知:“武装卫星这玩意还能抛锚的?卫星不是在天体轨道上顺着向心力旋转的不能够操控的玩意吗?”
“那是你孤陋寡闻。”耳麦里的宁中尉鄙夷地哼哼了两声,听着像是不想再和这个毫无常识的家伙对话了,“这种技术早就有了——虽然卫星只能够抛锚停个半个来小时,但时间也绝对够了。”
也就是说,余上校得在天上停留个十九个小时、乃至于更多,才有回到基地城的可能性:而在这段时间里,估计都足够孙宏那几个小子将整个基地城给拆成废墟了——如果他们愿意的话。
不过,既然无法改变现状,那就不妨好好享受一下现状好了。
“宁中尉,卫星负责人平时的工作是什么?”
“嗯哼,余上校居然对这感兴趣吗?真是难得。”耳麦里的宁中尉闷哼了两声,“卫星负责人平时就是坐在主控室里面冥想、吃零食、睡大觉,出了什么事再跑过去看看情况。对,就是这么简单。”
青年下意识地伸手抹了一把脸,但他只看见自己的手掌在圆滚滚的光滑的防护服玻璃头盔上抹了一把:“你这话说得挺不负责任的。如果我把它宣扬出去,估计基地城学院里一群孩子都指望着跑去做卫星负责人。”
宁荣立马哈哈大笑了一阵,那爽朗的笑声让余上校一时有些恍惚:以前的他似乎从来没见过她笑得如此开心畅快。
“余上校,你知道小时候的我未来的理想是做一份怎样的职业吗?”
“不知道,但肯定和开卫星没啥关系。”伏在护栏上的余上校眯了眯眼睛。随着高速飞行的卫星的移动,太阳也自球体的背后崭露头角,未经大气削弱的高强度光照让他的眼睛一时间有些不适应。
“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做一名火车司机。你看啊,火车不就只是沿着一条轨道闷头地往前开吗,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可能只要坐在座位上踩油门和刹车就行了,路上还能看看风景,多好。”
余上校哑然失笑:“开火车哪有这么简单?虽然我不是这方面专业的,但我猜都猜得出来火车司机的门槛要比开汽车的高得多了。”
“是啊,但小时候的我哪懂这些。后来长大了、稍微了解过了这个职业的相关信息,我就望而却步了:我被吓到了。“那头的宁荣也在苦笑,“我压根没想到这么难——
举个例子,火车进站的时候是要算惯性位移的,如果位移距离没算好、乘客的上车体验就会很差。而在旧时代,允许存在的最大误差值不是五米,不是五分米,而是五厘米。”
余海吐了吐舌头,没有说话回应。
“其实,余上校,你不觉得卫星和火车很像吗?”似乎打开了话匣子,长久以来都在黑暗和孤独中静静地数着自己人生还剩多少的宁荣毫不收敛地滔滔不绝道,仿佛打算将余生要说的话全都给倒腾出来、一鼓作气地扔到余某人的脸上。
——二者都是沿着轨道前进的交通工具。它们无法选择自己的道路,只能按照预定的轨道不断地往返、轮回,直到其彻底作废报销的那一天。
但火车会通往终点站,而卫星不会。卫星只会在没有终点的天体轨道上无止境地旋转、周而复始。
余上校沉默了一会儿,才一字一句地说:“据说人死后、会去火车站。”
耳麦又再一次陷入了平静,频道里只剩下这两个满怀心思的人漫无目的的遐想。他们并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但他们也知道对方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在这种时候,沉默是最好的佐料。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那个女子才轻声地打破了这份难得的沉寂:“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曾经做过很多关于火车站的梦。我在梦里和逝者一一告别,目送着他们前往未卜的远方。只有在那时候我才知道,我以后永远都见不着他们了。”
余上校沉声说。在说这一段话时,他尽可能地让自己说话的语气显得不悲不喜,但那股无奈和酸楚的感觉仍然无可避免地透露了出来。
他们再次不说话了。在高空无边际的黑暗之中,这确实是人们陷入沉思、回忆以往的故事与故人的最佳时机。
而再次打破平静的、不再是这两人中的其中一人,而是一个陌生的声音:“宁中尉,我是侦查班小组组长。通讯频道联络上了吗?听到请回答。”
宁荣缓慢而不失力量的声音随之回应:“嗯。你继续说,我听见了。”
“前方将通过私人军事承包商与D.I.S.C.O前潮卫星联盟的交战区,请仍然停留在侧舷区域的余上校后撤至武装卫星主体建筑内,以免被波及。”
余海恍然大悟一样地点了点头:地球的轨道虽是黑暗且几近空无一人,但只要卫星联盟尚且还存在着,这一片漆黑的似乎没有任何生机的区域就是这些孤独的卫星表演的舞台。
“我们会被攻击吗?”虽然知道这个可能性几乎等于零、否则宁荣也不会这么淡定,但习惯了说废话的余海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按照卫星时刻运行表来看,不会。”宁荣散漫地作出了回答,耳麦里也传来了翻阅纸质资料时哗啦啦的清响,“它们和我们不在同一条轨道上。确切地说,他们都在我们更为高空的区域飞行——我们只需要亮明身份、然后啥都不管就好了。”
心下安定了的余海见好像没有危险了,就又调侃着多问了一句:“如果我继续停留在侧舷(自从武装卫星被认定为新式舰船后,其名词使用也被彻底改变了),那会发生什么?”
“可能会被爆炸的冲击波甩下去,也可能会被高温直接蒸发,骨灰都不剩的那种。”宁荣轻描淡写地回答,“当然,也有可能是什么事都没发生:鬼知道交战方是打算怎么打。”
余上校打了个哆嗦,急急忙忙地往卫星的主体建筑里头钻去:他可没有拿自己的小命下注的意愿。
——但很快地,余上校就感觉到不对劲了:“也不对啊!如果卫星不能随意地加速、或者减速,以避免和同轨道的其他卫星相撞,那卫星联盟之间的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
“自己算。”宁荣的回答仍然是如此言简意赅,“全世界的卫星联盟都掌握着相对应的卫星运行的时刻表,哪一个卫星会在什么时候和哪一个卫星近距离接触都能算个一清二楚,近距离接触的时间长短则决定了进攻方和防守方的战术。”
余海听得人都傻了:“这怎么跟街头约架一样?订好时间、订好地点、订好战术,到点了就立马开始对殴,没有任何策略可言?”
“对!”宁荣赞同地回答,“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