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现在这个施工进度,大概还有个一星期左右的时间,整个房屋工程就可以告一段落了,剩下的就是德利鲁自己的地下都市的建设工作了。
不过这方面就不用我操心了,那是德利鲁自己的居住地,其他人也不会对一个暗无天日的地底都市有什么兴趣。就随便他们了。
唯一的问题是这个地下都市的魔法阵能量接口要不要并入我们现在的主魔法阵系统的接口,还是单独自成一套独立的魔法阵。
这个问题,我稍微考虑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地上地下的两个都市建设的都市魔法阵还是各自分开成两套魔法阵比较好,将来那尔迈建议的核避难所的都市魔法阵也独立一套。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简单来说就是鸡蛋不能全放到一个篮子里头的道理,考虑到极端情况,我们守不住地面都市了,可以学习当初的德利鲁族的先辈们一样,转入地下潜藏,与死者们打游击。
如果地下都市也撑不住了,还可以转入那尔迈建议修葺的那个“核避难所”。
不过这里有个前提,就是都市魔法阵是各自独立的,如果三处地方的魔法阵并作一处,一个地方毁了就全部地方一块毁了。
说起这个都市魔法阵,我觉得也是德利鲁族的一大技术结晶。
我觉得这种魔法已经脱离了他们世界中一般的魔法范畴,有点趋同于一种先进的集成管理系统。
这个都市魔法阵是什么呢?说起来也不复杂,就是一种把所有建筑魔法集成在一个大型法阵上,并有一个“操作端”可以控制能量的补充,以及及时监管各处建筑魔法的法术效果如何,是否完好。
这个法阵是学的比较杂的铭刻法师的作品。
其实按照鲁鲁他们的说法来说,这玩意也不算太深奥,主要难就难在规模太过于庞大上面。本来这种结合数个魔法并作一体的大魔法以前也不是没有,不过发现将几个魔法并作一块并没有发挥什么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意义不大就没人再往这方面研究了。
前例是有的,不过就是没有人搞过这么大的大魔法。
实际上这算不算地上是魔法都有些争议,本身这个都市魔法并没有什么法术效果,只是一个集成监管的作用。有的人觉得这可能只能算是一个魔法技巧。
那你说没有这种都市魔法阵,对这些魔法建筑有没有影响呢?
有,不过影响不大。就是不能即刻的掌控整个都市的魔法建筑的情况了,和不能进行远程的魔力补充了。
本身建筑魔法的效果是不会打折扣的。
这个都市魔法阵被创造出来的契机是什么呢,本来德利鲁族的建筑魔法已经在长期与魔骸的斗智斗勇中被磨砺的“锋利无比”,几乎是挑不出什么毛病了,也没有太大的进步空间了。
唯一的缺点就是说,这些建筑魔法无法监管,维护修理全凭自觉。
当初那位创造出这种都市魔法阵的铭刻法师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所以才痛定思痛地决定改进这方面的毛病。
当时是什么情况呢,历来在德利鲁族的居住地外围都有一层厚厚的“壳”,这壳呢表面看上去和一般的岩石层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比起一般岩石层要坚硬,有魔法效果的加持,自然坚硬程度不言而喻。
德利鲁族掌握的可不止“点泥化石”,“点石化泥”他们也极为精通,只是点石化泥消耗的魔力更巨,不过也没有办法,土壤层的厚度毕竟有限,一路深入下去,碰到的都是越来越坚硬的岩石层。
后期德利鲁族被剿灭,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一开始,他们就是在接近地表的地方到处转悠,后来魔骸追捕的狠了,迫于无奈只能越来越往下迁徙,一些表层的岩石层还好一点,没那么坚硬,基本上一敲就碎,就算用魔法,消耗也不大。后来就不行了,越往下,岩石越硬,魔力的消耗就越发加剧,虽然他们也在费力加强自己的魔法效果,还是没赶上魔骸的追捕速度。
说回原先的问题,凡是德利鲁定居的地方呢,都有一层壳,这壳起到什么作用呢,一个是起到一个加固作用,毕竟这么多人口定居,要挖出那么大的一个空洞出来,自然要在外层加固一圈,不然直接压垮了怎么弄?再一个则是示警。
这个壳都是被德利鲁族的人用魔法效果加持过的,而且是不计成本的最高强度加持,是他们赖以求生的屏障,自然是马虎不得。反倒是德利鲁族自己的定居地的魔法效果没那么好,如果等魔骸钻进来,战斗进入了巷战阶段,这些城墙、高墙屋顶之类的玩意再坚固有什么用呢?毕竟这是住的地方,设计上就不可能完全做到御敌以外。再加上两者之间的实力差距巨大,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这圈壳可以说是德利鲁族人赖以生存的法宝,重视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
那位创造出了都市魔法阵的铭刻法师那一代人是遇到的什么情况呢,负责警戒的守夜人察觉到壳被破坏的异常动向,立即敲响警钟,德利鲁族人立刻收拾东西,顺着早就挖好的地道转移,而一部分人呢,则留下来断后,争取瞬间。那位铭刻法师也在其中。
当时,他们查看一个魔法的运行状态良好与否是怎么做的呢?完全是凭借将自己的感知蔓延到魔法阵内部去感知魔法的运行状态如何,覆盖宽度有限,反应缓慢。根本就没有一个直观的观察办法。
结果那次魔骸采取了一个暗度陈仓的方法,表面上疯狂从东南方向拼命凿壳,强度之大,覆盖面积之广让人头皮发麻,如果不全力应对,三两下魔法阵就要被破坏,外壳也会被很快凿穿。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啊,铭刻法师他们这群被留下来断后的人就疯狂填补到了东南方向的外壳维持工作上面去了,其他方向自然是疏忽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