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汴梁,难得再现兴荣之相。
比之后汉的皇帝,后周郭威,确实是这乱世中当皇帝的不二之选。
麾下将士人才济济,兵权尽皆在握,朝中大臣或是认可其功名,或是畏惧其势力,至少后周初立后,朝廷与京城很是安稳,地方上也暂未出现大的动乱。
“陛下,真要让柴大人去澶州?”
宰相魏仁浦府中,退朝后,又郭威特意私下前来拜访。
此次独自一人,义女柴荣也未带在身边。
皇帝与宰相商议完朝中要务后,魏仁浦忽然提起郭威打算让柴荣离开京城,前去澶州赴任一事,想确认一下。
“是,此事先前就已安排妥当,过几日,便让荣儿启程去澶州赴任。”
点点头,距郭威入京登基,已过了些时日,京城中事务大都已打点妥当,柴荣可以抽身去澶州赴任。
“可微臣觉得,此举是否…….”
可魏仁浦对此决定却觉得有些不妥,似乎有话想说,但又很是迟疑。
“仁浦,我能得这天下,幸得是有你相助。
如今你我虽是君臣之分,亦有旧友之情。
我知你对我忠心耿耿,谋事心思缜密,有何事所忧,但说无妨。”
郭威能坐上皇位,魏仁浦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在君臣的高低之外,郭威更看重二人深厚的交情,况且魏仁浦对自己忠心耿耿,也无不臣之心,有何顾虑直说便可。
“那请恕微臣斗胆,只当是臣下胡言,还望陛下不要怪罪。”
“好。”
“如今新朝初立,朝廷和地方因服于陛下之威名,尚且安稳。
但……陛下年事已高,因先前变故,已无任何家眷。
臣无冒犯之意,只是这后继之事,陛下……应早做打算啊。”
虽然魏仁浦与郭威交情深厚,但历朝历代,身为外臣,本不该多参与皇帝的废立之“家事”,有谋私之嫌。
但身为后周的辅佐大臣,郭威如今年近五十略显老迈,魏仁浦又不得不忧心后周下一个继任者之事。
郭威才登基不久,就说起后继之事,言语确实有些冒犯之意。
但知晓魏仁浦是真心为后周天下所忧,郭威也并不恼怒。
“此事……确实难做……”
问到了郭威痛处,面露忧虑之色。
“你看现今这三人,谁更适合做下一个大周皇帝?”
待自己百年后,让谁来继位,确实是要慎重考虑的,郭威再次向魏仁浦问到,想听听对方的建议。
因先前亲眷皆被刘承祐、李业等人所杀,如今郭威膝下已再无子嗣。不用明言,朝中大臣都已知晓,现今可能作为郭威后继者,就只剩三人:
义女柴荣,外甥女李重进,以及当朝驸马张怀德。
不出意外,郭威会从这三人之中,当作自己皇位的继承者来培养。
其中哪一个,宰相魏仁浦觉得更合适?
废立之事,虽是皇帝自家事。但等新皇即位时,也要符合大臣们心中所向,继任者才能将皇位坐得稳当。
不然,就会如刘承祐那般……
“若论血缘亲疏,应当选李重进最好。”
“重进?”
“是。”
既然话已说开,魏仁浦便也直呼其名,不再遮掩。
在封建王朝的皇位传承制度,“家天下”的理念下,立嫡长子继位,是常见的做法。
若无嫡长子,以血缘亲疏来选择皇位的继承人,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依凭。
以此来判断,外甥女李重进,乃郭威姐姐的女儿,与郭威血缘最亲,应是首选。
“不过微臣看来,似乎,陛下早已有意将后事托付于柴荣。”
“那你觉得,荣儿比之重进,如何?”
虽然李重进血缘最亲,但也知晓郭威素来最喜爱义女柴荣,若是两人相比,谁更适合坐上皇位?
“多得陛下栽培,柴荣在朝中更有声望,若论功名,也要比李重进更为适合。”
虽然血缘上要疏远些,但柴荣一直深得郭威器重,朝中大臣也都知晓。
若日后让柴荣继位,大臣们想必都心愿臣服,无需顾虑。
“嗯。”
有宰相魏仁浦的肯定,郭威也更为安心。
“不过……柴大人虽在朝上颇有威望,但毕竟是义女,日后继位,难说又有何争端。”
柴荣虽和李重进、张怀德等人都交好,但若真到了争夺皇位之时,整个天下放在眼前,没有几个人还能念及什么恩义情分。
历朝历代,为了一个皇位,兄弟反目、手足相残之事难以胜数。
更何况三人都不是郭威亲生子女,这天下也纷乱割据。此时再因继位之事发生内乱,恐后周亦不长久。
“未免多生事端,还是更应把柴荣留在京城,多待在陛下身边才好。”
若想万无一失,郭威最好是将柴荣留在京城。远派出去,天下未定,外面本就不很安稳。京城若再有何变故,柴荣不能及时赶回主持局面,就……
“此事,我亦与荣儿说起过。
问她是想留在京城,还是想出去任事。”
如此重要之事,郭威肯定也与柴荣说起过。
“她如何说?”
“荣儿也知现在外面还不太平,但好在朝中尚算安稳。
自己要是留在京城,做不得什么大事,不如去地方任事,也为大周天下出一份力。
趁我还能坐稳这个皇位,让她再多历练几年,培养培养势力,也好。”
并不止步于眼前的安好,为了后周天下,柴荣想只靠自己出一份力。无论何时都想着替郭威分忧解难,这也是柴荣一直以来都深得郭威器重的原因。
“柴荣能有如此心思,甚好。”
魏仁浦听罢点点,此女不负其“父”所托。
“不过,就让她独去,我也有些不放心,也该让她多培养自己的势力。
先前那舍命送信的王朴,你觉得如何?”
“为人细谨,足智多谋,若能招来效力,应是忠君心腹之臣。”
对郭威的眼光,魏仁浦予以肯定。
“好,我正欲委任王朴为荣儿的节度掌书记,你看如何?”
“如此最好,想必柴荣必能明白陛下的一片苦心。”
“就如此去办吧,拟召书,让王朴出任澶州节度掌书记。”
“是。”
几日后,汴梁城门外。
不多铺张排场,只一众人聚首在此处,几匹快马停在城门前。
“荣姐,保重啊!”
“多保重!”
柴荣今日便要去澶州赴任,只有韩通随行身旁。
临行前,李重进、张怀德等诸人皆来相送,分别前依依不舍。
“多谢,你们也多保重。
现今大周初立,朝内朝外百废待兴,望诸位殚精竭虑,共建大周兴荣。”
“遵命!”
众人向柴荣郑重一拜,不多赘言,柴荣翻身上马,准备离开。
“走吧。”
向韩通说到,少女又回身看了一眼,还是未等到想见之人。
“义姐!”
刚想轻挥缰绳,忽然身后传来一声高喊,急促的马蹄声赶来。
赵匡胤心中知晓,这一走,就将自己的抱负、志向、未来,全都赌在了柴荣身上。
纠结了多日,不管是对柴荣恩情的报答也好,还是只当姐妹间的情谊也罢,自己都心甘情愿,想一生追随柴荣而去。
“匡胤,来得有些晚了,上路吧。”
不多言,柴荣先行一步。
“哼。”
冷冷瞪了一眼,韩通对赵匡胤的到来很是不悦。
“驾——————!”
拍马赶上,赵匡胤随柴荣共赴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