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整军(其四)

作者:高梁河车神 更新时间:2021/1/26 16:18:36 字数:3449

赵家的喜事,差不多大半个朝廷的要臣都前来祝贺,或是不便亲自前来,派手下人来表示表示心意。

本不想过于铺张的婚事,最后还是操办得很是隆重,在京城里喧闹一时,才将赵家的大女儿嫁到慕容府上。

虽然平日里赵匡胤总是与大姐打打闹闹,还时常被自家大姐“欺压”,但真到了出嫁的日子,赵匡胤心里还是有些不舍。

说起来,自当年赵匡胤独自离家后,能与家人们团聚的时间便已越来越少。

自己已不是当初那个跟随在父亲身边,被大姐四处追打的小女孩,这个家,伴随着自己的成长,也在默默发生着变化。

跟随在送亲的队伍中,一路将轿子送至了慕容府上。今日有父母等长辈在主持姐姐的婚娶大事,赵匡胤也未多停留,慢慢避开喧闹的人群,独自默默回到了赵府中。

此时,来贺的宾客也大都随着送亲的队伍离去,府中还有李继勋等人在等着自己。

“不好意思,稍晚了些,还有酒么?”

“方才又让人抱来一壶,来,满上。”

今日府上有喜事,酒是管够。

赵匡胤虽爱喝酒,平日里却也不嗜酒。只有何时真正到了该喝酒的时候,才坐上来,得空好好喝上一回。

坐在,赵匡胤与喝起来。

“匡胤,今日你大姐出嫁,你不去送亲?

我们几人也不想多麻烦你, 你还是先把府上的事忙好。”

“那边有我父母在,我就不多去露面了,人多太杂,还不如在这清净地喝上两杯。”

远离了方才的喧嚣与热闹,心中忽然一阵莫名的失落感。

不过今日大姐出嫁后,也不是很难再相见。两家人都在京城,日后还是能经常走动,见上一见。

反倒是与李继勋、韩重赟、石守信、王审琦几人难得再聚首,赵匡胤想着不如趁此机会与四人再多叙上一叙。

“今日本是你大姐的喜事,我们却在此独酌,还让你来陪我们,实是不应该。

来,改日替我们相令姐道一声恭喜。”

赵匡胤的姐姐大喜的日子,几人说是特意前来恭贺,进了门,却不入席,也不去送亲,就躲在这几个人偷偷喝酒,实在是不好意思。

“来,喝。”

举杯相碰,五人今日要好好喝上一喝。

“未曾想,今日继续也会来,我们几人能够再聚,实是难得。”

“我与韩大哥、石大哥,倒是常在一处,与匡胤和李大哥,倒是很难相见。”

“诶,什么难得不难得的,反正大家都在京城,现今又都在军中做事,日后若想,还是有机会能多聚一聚。”

韩重赟给众人都添上酒,不想多听那肉麻苦酸的话,如今五人已都在禁军中任事,若想再多相聚,有心的话,日后经常走动走动就行了,不比上次一别后,几人互相杳无音信,辗转了数年,才能有缘再见,何必说这么多有的没的。

“我是来不不了了,我马上要离京了。”

李继勋接过酒杯,忽然开口说到。

“继勋?你要走?”

“嗯,我马上要调离京城,去外面赴任。”

马上要得到升迁,虽是好事,但李继勋不会继续留在京城,要去外地赴职,也就没那么多机会与众人再相聚。

“看来咱们要想一起聚一聚,日后也还是不容易啊。”

为了前程,自离别那日起,众人就注定要各奔东西。

“而且你们三人,最好若无甚要事,也少于匡胤往来。”

李继勋继续说着,提醒韩重赟三人到。

“匡胤,你现今是官家眼前的大红人。

张将军有意与你交好,日后也会大力相助于你,还有慕容延钊将军,现今两家联姻,亦可互帮互助。

你要多多与这些朝廷中的重臣、禁军中的统帅交好,日后你在朝廷与禁军中,定能平步青云。

不过,你也要多留心。

你如今红极一时,难免有人在背后非议。你与重赟他们不要交往过于频繁,得注意避嫌,免得有人中伤你在禁军中结党营私,怀有异心。

虽你自知自身清白,但你现今身份不同以往,有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还有你们三人,处事都要小心,官场可不比战场容易。。”

“嗯。”

李继勋知晓赵匡胤心思缜密,这些事,对方不会不知晓,只是稍稍提醒一下。

真正担心的,还是想说与韩重赟、石守信、王审琦三人听。

今时不同往日,众人间除了往日的情义,现今还都是效忠于皇帝的臣子。

身份有变,为人处世,也得灵活变通才行。

“好。”

“嗯。”

“多谢李大哥。”

难得的三人都将李继勋的话听了进去,须得多小心留意,才能让众人的未来都平坦安稳。

“好,来,不说那么多了。

今天既然聚上,咱们就多喝上几杯,干!”

“干!”

推杯换盏,暂时抛掉这些话不谈,众人好好叙一叙旧情。

又与李继勋、韩重赟、石守信、王审琦几人喝得尽兴,短暂相聚后,马上要各奔前程。

现今,家人也好,旧友也好,都只是短暂一过,并不是赵匡胤人生这一阶段的重点。

赵匡胤最要做的,是为义姐、为新皇柴荣,尽心效忠。

“请陛下阅军!”

经过不少时日的忙碌,赵匡胤亲力亲为、尽心尽力,终于将柴荣所托的的整军重任办好,奏请周世宗柴荣整军。

“好!”

赵匡胤虽在禁军中浸淫不久,但有父亲赵弘殷已是在禁军中打拼多年的老将,而现今又有慕容延钊、张怀德等一众禁军高级将领相助,赵匡胤对禁军能有深入、细致的了解。

赵匡胤的整军,在征求了父亲赵弘殷等人的意见,自己又思索考虑了许久后,终于敲定与成功实施,其大致可分为三步:

裁员。

首先,禁军暴露出来的问题,便是人员冗杂。

在五代十国数十年间的数次改朝换代中,一批又一批亲信、将士,被皇帝们不断地吸纳、并军,一心想要扩充禁军的兵力。

时至今日,

禁军旧制,早已需要大力整改。

人数虽多,却已是过于冗杂,只过于追求数量上的优势,但内部兵力其实已是良莠不齐,无法保证战力的基本标准。

赵匡胤整军第一步,首先便是要裁除禁军中的老弱病残者。

大幅地裁员,清理了数个朝代的更替,在禁军中遗留已久的顽疾。

精选。

以整军的命令,大幅裁员后,自然需要补充新兵,赵匡胤由此向大周各州县大力征兵。

征兵一事,赵匡胤亦是亲自监督,精选其中身强力壮、勇猛威武者,充入禁军当中,以补充禁军的军力,压制地方的势力,同时严格保障禁军中兵士的质量。

这一裁一选,以强换弱,以新替老,通过一次大换血,让禁军的总体军力得以大大提升。

平衡。

最后,就如前文中父亲赵弘殷与女儿赵匡胤所交代的那样,借此次整军,正好可以平衡侍卫司与殿前司的势力。

侍卫司势强,殿前司暗弱。一强一弱,不利于禁军的长远发展,两司实力的均衡,不单使禁军内部存在隐患,亦对身为殿前司高级将领的赵匡胤不利。

为平衡两司军力,赵匡胤将侍卫司中的精锐军力,抽调一部分,吸纳入殿前司。

一减一增,以此来平衡两司的军力。

若在其他情况下,如此行为,肯定会引起禁军两司间的矛盾与侍卫司的严重不满。

可此次赵匡胤奉诏整军,是有皇帝柴荣在后鼎力支持。纵使有人对此心有不满,也不敢明面上与赵匡胤发难。

如此简单却意义重大的三步,赵匡胤日夜不休,亲自安排、监督好每一个环节,严格完成了柴荣交与的整军重任。

将禁军既去冗精简,又扩军增强,平衡内部两司势力,保障禁军能够均衡发展。

而有柴荣无条件的信任与支持,在完成整军的重任时,先前赵匡胤与父亲赵弘殷所谋划的利于赵匡胤的各项举措,也都得以实现。

首先,将韩重赟、石守信、王审琦等都提拔为殿前司的中级将领。

日后,在禁军之中,几位结义“兄弟”间也可互相多加照应,不再“势单力薄”。

而除了此三人外,赵匡胤还另将一些可信、可用之人,安插入了侍卫司,以此也保证在侍卫司一方也有自己人在。

殿前司与侍卫司,都安插入赵匡胤自己可以信任的人手,同时发展己身的势力。

同时,此次整军中,每一位新上任的中下级将领,赵匡胤都亲自一一任命、提拔,确保禁军中新晋的每一名中下级将领,都是能对自己忠心之人,加固自己在禁军中的基础势力。

再加之,现今张怀德有意主动与赵匡胤交好,又赵家又与大家慕容延钊联亲。

赵匡胤在朝廷与禁军中的地位,也已是不同往日。

没有人会质疑赵匡胤的未来,日后,定会超过其父赵弘殷,成为周世宗柴荣面前的权臣。

待一切完毕,赵匡胤前去复命,周世宗柴荣要亲自检阅赵匡胤整军的成果。

在点阅场,禁军排列整齐,盔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光彩的兵器夺目。

整个禁军,焕然一新。

一支新的军队,在等候着他的国君下令,将剑锋与矛头指向大周的敌人。

“如此,才可显我大周国威!”

柴荣满意地点点头,对赵匡胤整军的结果很是满意。

后周的国力,在郭威治下数年,已慢慢积累、增强。

而新皇周世宗柴荣继位后,通过高平一战,在天下打响了自己的名号,与后续精心的一系列的整军措施,让军力得以大力发展。

后周,正成为一个安稳与强盛中原王朝。

赵匡胤,则通过此次整军,在禁军中得以培养、发展、稳固起属于自己的势力,成为皇帝眼前的新人。

赵家,正成为朝廷中新晋的一派势力。

后周与赵家,都将迎来他们的上升与强势期。

“叩叩叩————!”

夜已深,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赵府中的人惊醒。

“外面是何人?”

匆匆穿上衣物,赵匡胤走到门前,有下人正候在外面,似乎是有事找自己。

“二小姐,府外有人前来传信,说是官家此时急召小姐入宫。”

下人急急来报,说是周世宗柴荣此时急召赵匡胤进宫去。

“义姐……好。”

此时……

未有时间多想,既是柴荣召见,赵匡胤深夜出府往皇宫去。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