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相争(其二)

作者:高梁河车神 更新时间:2021/2/20 22:51:25 字数:3609

严整威仪,浩荡有序,一队护卫严谨的人马,打着大周的旗号,慢慢近了后周的国都——汴梁。

国都的兴旺与衰败,象征了一个国家是繁荣或是衰亡。

自李唐以后,作为数朝国都,也经历过数次亲热与动荡的汴梁,在大周建立之后,却愈发的繁荣昌盛。

汴梁城外,同样有一大队人马排列而站,似乎是早已在此等候对方的归来。

“臣等恭迎陛下凯旋!”

“恭迎陛下凯旋!”

待车队驶近,一名老者迈步走向前来,跪拜在马车前。

老臣宰相魏仁浦,与先前柴荣委以重任、主持后方事务的王朴,亲携后周文武百官,前来京城外迎接国君的归来。

而汴梁城内,百姓们亦是夹道相迎,都想一睹周世宗柴荣凯旋。

“诸位爱卿,请起。”

自龙辇上起身,周世宗柴荣让众位大臣平身。

“能见陛下平安归来,老臣……”

见魏仁浦年事已高,柴荣快步下了车辇,亲自将对方搀扶起。

老臣眼角已带泪光,自己倾心辅佐的这位国君,真是爱“以身犯险”。

听闻此次征战南唐的过程中,大军又在寿州城外遇险,消息传来,引得朝堂一阵动乱心惊。

就是自己强撑着身子骨,还能再为后周尽忠几年,但早晚有一天,自己也要被柴荣给吓死。

“此次出征,有惊无险,苦了魏宰相与诸位爱卿为朕忧心了。

不过,此处不是商议政事之地,诸位爱卿,随朕回宫!”

“遵旨,遵旨。”

连连点头,不过远在京城的一班大臣们,能看到周世宗柴荣平安自战场上归来,悬着的心终于是可以放下。

不管战事的胜败如何,只要国君平安无事,就足以安心。

见众大臣如此关心自己,周世宗柴荣很是欣慰,不再上车辇,与诸臣一同步行回到宫殿。

“朕在外统兵征战,多亏诸位爱卿在后方尽心处理朝廷事务,我军才得以在前方赢得此战。”

虽然还未能成功攻下寿州,但周世宗柴荣将此次出征南唐的战役归为了“成功”,由此也令后方的大臣们听了可以稍为安心。

“臣等不过是尽应尽之责,为我大周效绵薄之力,陛下亲自领军出征,以身犯险,才令臣等敬佩。”

柴荣照例先赞扬一下诸位大臣的功绩,此次自己亲征南唐,正因后方并未有任何大的动乱,才让周世宗柴荣能够尽心于眼前的战事,而无后顾之忧。

“王朴。”

“臣在。”

指名让统领主持后方事务的王朴自群臣中站出,

“此间数月,四方可有外敌来犯?”

虽然大体安稳,但周世宗柴荣还是要细细问起,大军远征南唐的时候,其余诸国可有趁势来犯。

“四方诸国无甚动作,只是北方契丹,趁我大军南下,屡派军队前来侵扰。

幸得李筠将军率军奋力抵御,将之尽皆击溃。”

先前后周大胜北汉与契丹联军,令四方忌惮,都不敢再在此时轻易出兵与后周结怨。

唯有北方的契丹,上次一战虽败,却确实未伤及契丹军队的元气。

在烈祖时,南唐与契丹本就有所交好,一南一北互相牵制中原的王朝。

而今后周大军往南,契丹蠢蠢欲动,虽未再大举来犯,亦不时发少数兵力前来相扰。

不过有了上次惨败,镇守北方的李筠等将,也再次加固了对北方外敌的防御,成功将来袭的契丹给数次击退。

“不过,契丹有燕云十六州为依仗,李筠将军虽能率军暂时抵御,却难以将之击溃。

只有陛下早日攻下南唐,领大军回朝,才可震慑外敌。”

王朴建言到,朝堂政事,由宰相魏仁浦主持,抵御外敌之事,皆由王朴自己处置。

除政治之外,在军事方面,王朴有其不同于一般文臣的见解。

知晓现今能成功抵御一时,但大敌虎视在外终是隐患,只有早日功成班师回朝,才可免除外敌窥视之心。

言外之意,征战南唐,最好速战速决,不可久拖。

“嗯,此事朕已知晓,自有定夺。

朝中可还有其他要事,都可一一说来。”

点点头,柴荣知晓,但现今不可能将征讨南唐的军队抽调回来对付契丹,只有相信李筠诸将能为自己多争取时间了。

只要后方尚且安好,并未大军来犯,就不必过于忧心。但与契丹的这笔账,周世宗柴荣就暂且记下了。

令众大臣还有何要事,自己已离京的数月,此时都一一报来。

待皆细细听过后,无甚急着处置的事,周世宗柴荣便下旨退朝。

自己远道归来刚回京,也还需要休息,不急于这一时。

此次回京,还有另外一些要事,就待于之后再慢慢办来。

护送周世宗柴荣一路回京,退朝离开皇宫后,赵匡胤也径直回了赵府。

“二姐!”

此次归来,赵匡义未提前告知于家中众人。

不过三妹赵匡义在朝为官,听得陛下近日要回京,也猜得二姐可能会同行,特意早早回家候着,果然看到二姐平安归来。

“匡义。”

迈步入府,见其中一切都还安好,便知晓三妹这些时日也将府中事务打理得妥当,也不辜负了二姐赵匡胤的期望。

二人走进家中,又与母亲、大姐相见。

“你父亲与慕容姐,可都安好?”

在书房歇下,路途奔波,赵匡胤亦是劳累,与趁此空闲时间,与家人闲聊起来。

“我们都还安好,母亲不用多忧心。”

赵匡胤先代父亲与慕容延钊报了平安,让家里的众人都放下心来。

“哼,在外征战这么久,连家书也不写一封。”

大姐独自待着无趣,便也常常回来陪着母亲。

虽知道不用多加担心,嘴上还是抱怨着,责备几人在外征战数月,也不知来封家书报报平安,让家里的人兀自担忧。

“这是慕容姐亲笔书信,要我亲手交与姐姐。”

从怀中取出小心保存的书信,递到姐姐的手中。

“哼,不说不知道写……”

嘴上依旧不依不饶,大姐还是翘起了嘴角,小心地把书信给收了起来。

“匡胤,你们在强的战事如何,此次出征,可有遇到什么危险?”

“此次与南唐作战,确实不易……”

接过赵匡义递来的茶水,赵匡胤稍歇一口气,将此战中遇到的危险战况,都一五一十告知于家中众人。

未曾想此战比前番出征还要险恶,听得几人惊心动魄,赵匡胤能平安归来,真是莫大的福气。

“那……二姐,还要出征么?”

待赵匡胤说完,三妹赵匡义开口问到,这也是众人所担心的。

此次回京,只有赵匡胤归来,父亲赵弘殷等将还在前线坚持作战。战事未停,战火未熄。现在能平安归来,可若下次再出征,赵匡胤可就不一定有此“好运”。

“与南唐的战事还未结束,应当还要发兵南征,一切,静待陛下旨意吧。”

对于此事,赵匡胤身为将领,也无权定夺,只能听周世宗柴荣的旨意。

“好了,匡胤难得平安回来,就不多说这些事了。

就让匡胤好好歇歇,这一路也累了。”

“嗯,二姐。

你这几日就好好休养,府中事务,有我来办。”

“好。”

欣慰地点点头,三妹有所成长,才是赵匡胤最乐于见到的事。

“就在此处吧,你们都退下。”

退朝后,周世宗柴荣将王朴单独留了下来,二人移于偏殿,独商事务。

“王朴,你还有何话,都可直言。”

先前在大殿上,柴荣从对方的神情中,就已猜到王朴还有话想说。

不过朝堂之上,耳目太多,恐王朴何有顾虑,不好开口,柴荣才将其独自留下。

“臣有一事想问陛下,陛下此次回京,诸将之中,为何只带赵将军与韩将军回来?”

不再缄口,王朴直接问到,后周众将,柴荣为何独独让赵匡胤与韩通随自己回京。

“匡胤立有战功,此次回京,是有意再加封赏。而韩通,前战负有重伤,特命她回京养伤。”

直面王朴,柴荣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陛下欲将赵将军升迁为何职?”

“匡胤现今为殿前都虞侯,此战不仅立下大功,更突显其整军颇有成效,我欲破格提拔其为殿前都指挥使。”

殿前都虞侯,在后周禁军殿前司的高级将领之列中,是位于最末。

在其上,还有副都指挥使、都指挥使、副都点检、都点检。

赵匡胤此战立下赫赫战功,同样也向自己展示出整军后显著的成效,让周世宗柴荣有意再一次将其破格提拔,连升至殿前都指挥使。

“陛下又破格提拔,赵将军升迁如此之快,会否有所不妥?”

“你有何意?”

听出王朴话里的意思,似乎是对赵匡胤颇有意见。

“赵将军现今晋升太快,赵家在朝上、军中的势力,也迅速壮大,陛下如此,微臣担心养虎为患。”

不再掩饰自己对于赵匡胤甚至是赵家的敌意,自高平一战后,赵匡胤的升迁与赵家势力的壮大,确实是众臣诸将都看在眼中。

王朴此言,有些“言重”,却也“属实”。

“王朴,你跟随我身旁多年,也曾与匡胤同事数载。

匡胤的为人,你不是不知。”

听了王朴的“谏言”,柴荣回到。

王朴与赵匡胤,都是自己的亲信,二人也是早就相熟,同事过很长时间。

自己信任赵匡胤的忠心与能力,而王朴对此亦不是不知晓。

“正因深知赵将军为人,微臣才会相劝陛下。”

王朴,知晓赵匡胤的忠心,更知晓其能成为柴荣亲信的能力。

但越有能力的,就越要防备,越要忌惮。

这不是王朴心胸狭隘,而是身为周世宗柴荣的心腹大臣,必须要具备的警惕。

“陛下不仅在朝上倚重赵家,而且又与赵将军私交甚厚,朝上众臣都知晓一二。

如此下去,既不利于赵将军,亦不利于陛下。

以微臣之职,必须开口相劝,相信陛下定知我意。”

“.…..”

王朴此言此举,并不是刻意针对赵匡胤,只是针对柴荣最为信任之人。

如果柴荣最为信任之人是韩通,王朴则会要柴荣防备韩通。

如果是李重进,亦会要柴荣防备李重进。

如果是张永德,亦会要柴荣防备张永德。

因为自己的职责在此,若自己不开口让君臣生隙,就没人再在柴荣耳边说这些难听的“中伤”话语。

“那你觉得,我当如何做?

我已许诺要重重嘉赏,现今怎能改口,不再提拔?”

“若陛下已执意要提拔赵将军,微臣只有一计。”

王朴低下头,说出自己的建议。

“说。”

“提拔赵将军外,陛下,还应提拔韩将军…….”

只说了短短一句,后面如何去做,周世宗柴荣亦是明白人,就不用自己再明说。

“王朴。”

“陛下。”

“果然,朕没有看错你。

有你一日,我大周无忧。”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