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不世之功(其三)

作者:高梁河车神 更新时间:2021/3/14 22:54:08 字数:3042

赵弘殷的死,无论是其麾下跟随这名老将征战多年的兵士,还是其女赵匡胤身旁与赵家亲近之人,都极为悲痛。

赵匡胤心中,会不会后悔?

若是当时违抗军令,让赵弘殷进城救治养伤,父亲是否不会病逝?

用亲人的性命,守得了对国君的忠诚、对军令的贯彻,是否值得?

没人去质问赵匡胤什么,没人去责备赵匡胤什么,这是父女二人自己的选择,旁人无权无责,来指责此事的对错,来评价赵匡胤做出的选择。

自然,亦没有人知道,赵匡胤心中是如何所想。

但,这是众人第一次见到,赵匡胤的神情如此冰冷。

哪怕曾无数次面临困阻与危险,赵匡胤的神色也未曾这般凝重。

而一身历尽险阻,战场浴血的老将,赵弘殷在走时,同样是出人意料的平静。

赵匡胤仿佛在极力压抑着自己的悲戚,不愿在父亲面前露出自己的软弱,哪怕是在此时。

让石守信等将速速赶去迎銮镇,代为向国君柴荣复命,自己则留下来,送父亲最后一程。

“匡胤,节哀顺变。

料理好了老将军的后事,还是速速奉召复命,以免误了国事。”

只留下了赵普陪在身旁,好言劝到,让赵匡胤不要过于伤心。

赵普现今口出此言,并非是无情无义。先前自己悉心照顾赵弘殷养伤,将自己引见于赵匡胤,赵弘殷可以说对自己有知遇之恩,更认自己为宗亲。

赵弘殷的突然离世,赵普心中同样悲痛。

但在此乱世,武将在战场上,浴血杀敌,拼死奋战,终究会有一死。

以军功立身,为赵家撑起一片天地的赵弘殷,心中定也知晓,终有一日,自己的性命,会随着战友与敌手,倒在这战场上。

为女为将的赵匡胤,定也深知此理。

父亲赵弘殷,肯定不会因为赵匡胤恪守军令,而有所怪罪。

丧亲之痛,赵匡胤心中虽难以轻易平复,但万不可就止步于此。

“好……”

轻叹一声,赵普上前将其稳稳扶住,走出府中。

几日关在门内独自悲恸,赵匡胤再踏到屋外,只觉暴雨过后和煦的阳光格外刺眼晃目。

“赵将军,这是赵老将军留给将军的书信。”

此时,一名兵士忽然走上来,呈上一封书信,似乎在外等候赵匡胤已久。

“赵老将军特意叮嘱,若未能撑过……便将此信,交与将军。

让赵将军将书信转交于令堂,府中后事,皆照书信处置即可中。”

“好,多谢……”

接过书信,赵匡胤的声音有些颤抖,将书信小心地收好。

这便是,父亲最后留与自己的了。

而父亲离世的悲报,赵匡胤还未让人传信于远在汴梁的家人。准备等大军回京后,自己亲自将此事告知与家人。

幼时,父亲每一次出征,自己与母亲、姐姐每一次都会好好相送,并期盼着父亲自战场上安然归来。

到后来,父亲将自己领入军旅,倾力栽培,熟读兵法,习得一身高强武艺,并继承了宏大的志向,励志光耀赵家。

离家出走后,又投入柴荣麾下,自己亦一直将父亲视作榜样,追寻着父亲的步伐。

如今,自己终于也成为了可以和父亲比肩的将帅,忠君护国,建功立业,名扬天下。

可随着自己不断地成长,父亲也年事已高,曾向自己交代过,待此次战争结束后,自己便卸甲辞官,在家安养晚年。

赵家家主之位,也让与自己,此后家门重任,便由自己与三妹赵匡义接下。

可谁知……

不知道母亲与姐妹,知道父亲离世后,又会……

“走吧。”

“是。”

转过去对赵普说到,知晓自己不能一直在此沉浸于悲伤,二人亦启程往迎銮镇去。

坐镇驻守寿州的李重进,与在外率军征战的张永德,都接到周世宗柴荣的旨意,来到迎銮镇。

除了在濠州晚一步启程的赵匡胤,周世宗柴荣特意下令让其可好好处理过后事,再迟来一步,后周的其他将领,都已拜见国君柴荣。

大战大捷之后,必是论功行赏。

比之前一次在高平之战威慑天下的大捷,此次后周攻伐南唐,尽取江淮之地,更是令天下震动的大功。

首先上前听取封赏的,便是后周的朝廷与军旅之中,最负权势的两人:

李重进、张永德。

李重进,充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拜归德节度使、同平章事,得“使相”之位。

张永德,拔殿前都点检,授镇宁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傅。

李重进与张永德,分别坐上了后周禁军两司——侍卫司与殿前司中执掌实权的最高宝座。并且多加封赏无数,位高权重无人可及。

慕容延钊,升任为殿前副都指挥使,兼任淮南节度,继张永德之后坐上了禁军殿前司之中,掌权的第二把交椅。

韩通,充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官至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成为李重进之下执掌侍卫司军权的第二人。

还有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等将,皆在此战中立下种种功绩,周世宗柴荣亦是不吝赏赐,皆将其升入殿前司高级将领之列。

高平之战中,曾为了整顿军威,斩首七十余名禁军将军。

而此次征战淮南之后,空缺出的位置,有了更多的人补上。

整个后周最强大的军事系统,内部派系的构建已经十分明了:

侍卫司,以太祖郭威的外甥女——李重进唯首是瞻。

殿前司,以后周当朝的驸马爷——张永德大权在握。

而在两司之中,还分别有新晋的柴荣亲信——赵匡胤与赵家一众,以及最得柴荣信任且麾下资历最老的大将——韩通,二人甚是不和。

看似强大势众的禁军,实则内部的矛盾暗涌、危机四伏。

而能够将这股危险压下,驱使禁军这柄利刃为自己所用的,只有周世宗——柴荣。

不知,是否正是周世宗柴荣对于自己的过于自信,才会让禁军内部有如此安排,也可免得军权落入一人一派手中。

“老将赵弘殷,征淮南中破城杀敌,立下战功。

追赠左骁骑卫上将军、太尉、武清军节度使。”

在宣读完所有的封赏后,还有一位未能到场的忠臣良将,周世宗柴荣亦未曾忘记赏赐。

“谢陛下!”

处理好了父亲的后事,赵匡胤也在赵普的陪同下,前来向国君柴荣复命。

叩地一拜,代父亲谢过周世宗柴荣的追赠。

“赵老将军,年事已高,此战却还随军出征,实是忠勇。

前次身负重伤,本该让其回后方休养。

伤愈后,赵老将军仍是披挂上阵,为我大周征战杀敌。

战场负伤后,本可…….却以军令为先,大义为重……

唉…….”

还记得第一次与这名老将相见时,那时的柴荣,自己也还不过是依附于义父郭威的权势之下的一名官吏,与赵弘殷同为后汉朝臣之列。

奉义父郭威之命,为了巩固在朝中的势力,有意拉拢军中的诸位大将,赵弘殷便是其中之一。

这名在后唐时期就掌管禁军的勇将,在前朝后汉时,曾出兵征讨叛党,于战场上左眼中箭却仍奋勇杀敌,击溃敌方援军,柴荣第一次亲眼见到如此勇猛的武将。

此后,在太祖郭威起兵时,赵弘殷审时度势,选择了站在郭威一方。

如此,这名历尽数朝,在禁军中极高威望的老将,更在此后的数次战争中,为后周立下赫赫战功,其女更是成为自己的亲信,赵家也为周世宗柴荣所器重。

谁曾想,就是这样一名勇将,并未战死沙场,却在战后因伤重不治。

就是赵匡胤当时违抗了军令,让父亲赵弘殷入城医治,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周世宗柴荣亦不会追究、严惩此事。

可这对父女,哪怕在性命危难之前,还是选择了忠君遵旨。

丧亲之痛,周世宗柴荣,最能体会。

赵家,对自己忠义至此,又还有何求?

“待回京后,我……亲自到府上慰问……”

说着,周世宗柴荣自己也快说不下去。

当着众将士的面,也不知该如何安慰赵匡胤。

“谢陛下。”

除了赵匡胤,还强作坚定,神情语气平静外,在场的诸将,听到老将赵弘殷的离世,神色都不好看。

张永德、慕容延钊等人,与赵家关系匪浅,更与赵匡胤交好,老将赵弘殷的逝世,心中难免悲恸。

而与之对立的李重进,心事同样沉重。老将赵弘殷是为了救自己才身负重伤,自己本想拉拢对方示好,却未曾想弄巧成拙,事已至此,不知赵匡胤会否将父亲之死迁怒于自己?

“此战,多得众将奋勇,我大周才得此胜,都辛苦了。

大军休整数日,便启程回京!”

“是!”

众将士跪拜在前,领命听封,率大军回京。

后周大军,与南唐历时年余的战争,尽取江淮之地,班师回朝。

而老将赵弘殷的逝去,也宣告了中原王朝的禁军,完全由老一代将领的执掌,交传于了新一代的手中。

此后,这天下乱世,便是独属于新一代的战场。

其女赵匡胤,周世宗柴荣,分掌禁军的李重进与张永德,威名远扬的众将,这天下,在新一代的手中,又会是何种乱世?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