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

作者:高梁河车神 更新时间:2021/4/26 19:53:02 字数:3277

比之筹备许久柴宗训的新皇大典,赵匡胤的登基大礼,则是操办地有些过于迅速。

或者说,中原王朝的这一次改朝换代,发生得太快了!

大年初一,契丹来袭的消息传到京城,满朝皆惊,范质、王溥两位宰相令赵匡胤率殿前司出征往援。接过重任与兵权后,赵匡胤当即命副手慕容延钊先行一步,自己则即刻调集大军,准备出征。

大年初二,赵匡胤率大军出征,“出兵之日,点检做天子”的谣言传遍了京城。军队行至陈桥驿,便在距离汴梁城四十里的这处军事要地驻扎。赵匡胤醉酒在帐中安睡,赵普与诸位将领却在帐外密谋兵变之事。

大年初三,赵普、韩重赟等人拥立赵匡胤为帝,黄袍加身,大军在陈桥驿兵变起事。

大年初四,赵匡胤领大军浩浩荡荡归京,韩通欲起兵抵抗被伏杀,赵匡胤成功入主京城,柴宗训退位,受百官跪拜,成功坐上了龙椅。

大年初五,文武百官为赵匡胤举行登基大典,在朝臣的见证下,后周柴氏正式禅位于赵氏。

只短短数日,从毫无兵权在手,到成功登上帝位,一切,只突出一个字——快!

在四方都还未知晓京城中发生的重大变故之时,赵匡胤已成功发动兵变,在朝堂百官面前,接受前朝皇帝的禅位,改朝换代!

“宋”——以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立国号为宋。

国都不变,仍定都汴梁,即开封。

由五德终始说,取后周而代之,宋朝确立火德。

奉祀先祖,追封高、曾、祖、祢四代为皇帝与皇后,不负赵家数代为官苦心经营,终于是盛极一时。

满朝文武,共祭大宋天地社稷,立赵氏太庙。

所有这些流程仪式,都过得极快,却也都考虑得十分完备,无一落下。

仓促之间,却也能事无巨细,令人称奇。

“赵大人,糟了!”

“范宰相有何事?”

大典正按照流程一步步举行着,很快,便近了尾声。

宰相范质却忽然在此时脸色一变,似乎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

“禅位诏书,赵大人可有……”

“这!糟了!”

范质一开口,这才给赵普提了个醒,禅位诏书,还没有准备!

这两日自陈桥兵变伊始,一连串的事务太多,虽然早有谋划,想要将事事都准备妥当,却还是出现了纰漏。

禅位大典已经快进行到尾声,马上就要宣读禅位诏书。

只有向群臣宣读过禅位诏书,禅位大典,才算是正式结束。

可临到这关头了,宰相范质与赵匡胤幕府的文臣赵普,才忽然想起来禅位诏书还未准备。

禅位诏书,虽不过是一纸诏文,但涉及新旧两朝交替,撰写起来马虎不得,若准备亦要耗费不少时间。

“百官朝拜,请宰相宣读禅位诏书!”

此刻,负责禅位仪式的官员已经宣告群臣跪拜,将要宣读禅位诏书。

一向沉稳的赵普脸上,也显露出难得紧张。

难不成,这匆匆准备的禅位大典,最终还是要不完美了吗?

此刻,文臣之列,却忽然站出一人来。

“陶谷?”

范质看向那人,是翰林学士中的陶谷。对方在朝为官也有数十年,却也并非什么高官要职,此时站出来做什么?

正在范质疑惑时,陶谷恭恭敬敬走上前,呈递上准备好的一份禅位诏书。

陶谷?

看到对方所呈,范质略显惊讶。

其实今日见禅位大礼仓促举行却事事完备,聪明人都能猜测到赵家一众,对兵变夺权之事,肯定是早有准备,才能如此迅速且从容。

可自己并未听说陶谷与赵家有所联系,一旁的赵普,似乎也有所惊讶。

这是陶谷的字迹,自己认得,可陶谷到底为何要写这封禅位诏书?难道早就知情有所准备?

也罢,既然有草拟好的呈上,范质倒也不必再惊慌。

接过禅位诏书,范质当即宣读,百官也恭恭敬敬跪拜在地。

不过赵普,却是从一旁赵匡义微喜的神情中,猜到了一些什么。

先前大军进了城,赵匡义就不见了踪影。

对方想出力,在官场混迹多年,也肯定有自己的。

看来,陶谷能如此“刚好”地呈上一份禅位诏书,为新皇、为宰相解了燃眉之急,是赵匡义有所安排了。

她在用行动表明,自己也可以为赵家出一份力。

赵普猜测到了赵匡义的“别有用心”,却也未多说什么,现今只要能让禅位大典继续举行下去就行。

跟着百官一同跪拜,此刻,百官之列,除范质、王溥两位宰相领队,还有赵匡胤的心腹文臣——赵普,与三妹——赵匡义,位列百官之首。

此时还无人多想,赵普与赵匡义,二赵之争,早已在此就埋下了种种隐患。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禅位诏书宣过,当着天地社稷,当着赵氏宗庙,赵匡胤接受百官的跪拜。

旧朝禅位于新皇,至此,赵匡胤真正建立了赵氏的王朝!

“传旨,慕容延钊升任殿前都点检,韩令坤,升任侍卫司马步亲军都指挥使,二人共掌禁军!

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潘美等将,起事有功,皆……”

正式成为了天下的执掌者,赵匡胤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封赏!

在自己登上帝位后,禁军殿前司最高统帅的都点检一职便空了出来,由自己信任的副都点检慕容延钊接任。而侍卫司之权,亦不可再留到他人手中,马步亲军都指挥使,则是安排给了自己幼时的好友、投靠赵家的韩令坤来担任。

慕容延钊与韩令坤,二人分掌两司,禁军兵权全权落入赵氏一派手中。

不过此时,二人还在巡防汴梁北境,未能前来受封,只能遣使传旨,也是告知二人兵变已经功成。

除此之外,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三人,以及潘美等一众在陈桥驿中拥护赵匡胤为帝的将领,赵匡胤没有食言,尽皆受到封赏,归属于新朝。

“另向各州县传旨,愿归顺新朝者,尽皆官升一等,授加‘守’。”

先前兵变时,赵匡胤未曾对任何一位朝臣下手,都官居原职。此刻更是再向朝外各州县传旨,愿意归顺者都官升一级,并在官职之前,加一个“守”字。

所谓官升一级并在官职前加一个“守”字,乃是一个虚职,即还不得此位,却享其名。

简单而言,就是手中权力不变,但行政等级都提升一级,享受名誉。

虽并无实际权力的增加,但此举却足以展示赵匡胤对朝堂外各州县后周旧臣的大度,以及收买之意。

“谢主隆恩。”

一些当日朝外前来为柴宗训朝贺,此时又参与了赵匡胤登基大典的高官,当即便表示了归附。

至此,厚待废帝,重用旧臣,提拔新贵,赵匡胤一系列的举措,让这场仓促的政变,却顺利收买了各方人心。

至此,赵氏执掌天下的基础,算是开了个好头。

“今日朕登基,设国宴,招待群臣!”

“谢主隆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立于皇位之上,接受百官朝拜,赵匡胤脑海中忽一阵恍然。

“匡胤,你,与他们不同。

在朝,朕为君,卿为肱股。在私,吾为姐,汝为义妹。

我就是万事算尽,唯独这身后之事,无法全然放心。

我不奢求,只望我走后,你不忘这忠义与私情,不忘这天下太平的宏愿,可否?”

“君臣之义,姐妹之情,望......多加珍重。”

耳边,忽然响起了当日周世宗柴荣的嘱托。

君臣之义,姐妹之情……

恍惚间,赵匡胤似乎觉得自己也站在了群臣之中,向初登帝位的柴荣朝拜。

“那你现今,又有何愿?”

周世宗柴荣仿佛就坐在皇位上,再次向自己问到那个问题。

“只愿……天下太平!”

皇位上,那道熟悉的身影好像点了点头,一点点在赵匡胤眼前消散。

回过神来,身穿皇袍,百官朝拜的却是自己。

陛下……

义姐……

赵匡胤轻声呢喃,自己至此,才终于走出了周世宗柴荣驾崩的悲恸。

“传我旨意,厚葬韩通。”

待百官朝拜过,赵匡胤再次传旨。

“陛下,为何……”

“韩通 忠臣也。”

赵匡胤恨韩通吗?

恨,恨她与自己相争,把赵家逼上了绝路。

更恨,她竟是真真正正后周的忠臣!

“若韩通不在,我不登此位。

若王朴还在,我不登此位。”

用只有赵普等人能听到的声音轻声叹到,赵匡胤不再多言。

自己如今会登上皇位,要感谢两个人:

如果王朴还在,定不会让自己轻易登上这皇位。

若韩通不在,自己不会被对方逼上兵变这条路。

至此,赵匡胤的陈桥兵变,结束了。

陈桥兵变,若需要一个评价: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陈桥兵变,是华夏帝制历史上,最完美的一场兵变。

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损失,完成了收益最大的和平演变。

在五代十国的五十年乱世中,朝代更迭,就是一个词:以暴制暴。

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伴随着血腥与动乱,这也导致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另一个特征:君臣义绝。

在乱世之中,这二者混**织,愈演愈烈,直到赵匡胤的陈桥兵变,虽同样是兵变夺权,却是难得的和平演变。

可以说,陈桥兵变为一朝的文明之治,开了个好头。

这场兵变,也是宣告五代十国乱世即将结束的一个标志。

回看这场风波,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或许是天下的不幸。

但上天眷顾赵匡胤代柴荣执掌天下,却是华夏历史的幸事。

至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皆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新的王朝——宋,正式参与到乱世的角逐。

但,这却只是大宋“陈桥兵变”的开始!

朝内诸臣,已经向赵匡胤朝拜。

但朝外豪强的态度,对于这新生的王朝,还是巨大的危险!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