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城,李筠大军入驻。
这位镇守边疆数十年,擅长守城的统帅,在倒戈进攻中原时,也是一名势不可挡的勇将。
大军自潞州径直南下,不待刘钧的军队到来,就已轻松赢下一城,在与中原王朝的这场战役中抢占了先机。
“禀将军,汉国主刘钧使者求见。”
站在城楼上,李筠远眺着中原。
自己自幼习武,后唐时便入伍为将,历经数朝乱世。
在这数十年的戎马生涯中,自己对于后周太祖郭威的忠心,亲身拥立对方为帝,不容置疑。
到了世宗朝,虽长年在外独自经营,有些僭越之举,但也依旧忠心坚守在这最艰苦的北境,守护中原。
如今,未曾想,随着太祖郭威与世宗柴荣的驾崩,后周之下短短十年的天下,就如此被人夺了去,而自己也要对这守护了后周两朝的中原,刀剑相向。
“带来。”
收回视线,李筠轻言一句。
哪怕对于北汉国君派来的使者,李筠也丝毫没有所谓的“尊重”与“礼数”,让对方直接来面见自己,不准备作何招待。
“李将军。”
“汉国主遣使来,是有何事?”
“这……”
使者恭恭敬敬一拜,李筠却负手在后,看都不看自己,令使臣很是尴尬。用眼角的余光瞥了瞥一旁其他的将领,众人也都冷眼相看,一言不发。
连中原皇帝派来的使臣,李筠都十分不想接见,这小小北汉国君的使者,还希望能让李筠好言相待?
“咳,下官奉陛下旨意,请将军往太平驿,一同商议大事。”
面对这冷漠的态度,使臣也不多客套,直接向李筠说明了来意。
提到了是北汉国君刘钧的意愿,希望能让李筠稍微重视点。
“好,本帅自会付邀。
去,派两名兵士,护送使臣回去。”
点点头,李筠这才转过来看了看来使,一招手喊来两名兵士,就将刘钧的使者打发了。
“谢将军,恭候将军大驾。”
赶了这么远的路,就传了句话,草草就被对方“赶走”。
好歹自己也是国君派来的使臣,李筠不过只是一名将领却如此心高气傲、目中无人。
藏起心中的怒火,使臣还是恭恭敬敬向李筠一拜,这才走下城楼离去。
“尔等坐守泽州,紧盯中原大军动向,本帅前去会一会那刘钧。”
“将军独自前去,是否……”
“不必,量那刘钧,也不敢把我怎样。”
自己在北方镇守潞、泽、沁等州这么多年,与北汉和契丹打了这么多的年仗,做了这么多的敌手,此次还是第一次双方联手。
哪怕双方有仇在前,李筠也敢单刀赴会,不惧那李筠会陷害自己,前往太平驿赴约。
虽然对刘钧派来的使者表现得十分不屑、有失礼数,也是李筠特意做给刘钧看的示威,双方此次联手,自己并不落了对方什么。
不过作势是作势,战事当前还是耽误不得,李筠尽快启程赴约,只领了两三护卫,到太平驿与刘钧议事。
“李将军!”
知晓李筠前来赴约,北汉国主刘钧亲自出来相迎,倒是显得诚意十足。
“刘……陛下。”
其实按照二人的身份来看,刘钧身为北汉的一国之君,哪怕国境再小、国力再弱,也是“国君”,要高于李筠这中原王朝的“节度使”一等。
但依照李筠的性格,对这势弱怯懦的“北汉”,心中早已轻蔑多年。
如今双方联手合作,当着对方身后一班臣子、将领的面,不得已,才称对方一声“陛下”。
“刘某恭候李将军多时了,李将军快快请入帐议事。”
“请。”
身为国君,面对一位将领,礼数做得周到。
刘钧热情地邀请李筠入帐议事,李筠也恭敬跟随在后。
走入军营内,李筠暗自打量着营中的军容,神色沉稳,不发一语。
“此次能和李将军联手,真是刘某未曾料想到。”
“如今天下局势不定,能与陛下化敌为友,于双方都是益事。”
入帐坐下,刘钧坐上主位,让李筠就在自己身侧入座。
摆上些招待之物,二人开始互相客套起来,以示此次联手的“诚意”。
“那赵匡胤,非是善类,趁中原动荡,夺权篡位,实是可恶。”
对赵匡胤的“恶行”咬牙切齿,似乎赵匡胤不是夺了后周柴氏的政权,而是夺了后汉刘氏的皇位。
“这赵匡胤,我早知其居心叵测。
强登帝位,必不得善终!”
李筠也对赵匡胤的行径面露不屑,与刘钧二人“同仇敌忾”。
“此战能为将军助力,不仅是讨伐共同之敌赵匡胤,更可使我两方化干戈为玉帛。
刘某,必倾力相助!”
信誓旦旦,对联合伐宋之事,刘钧越说越兴起。
“如此,甚好。
不知陛下此次前来,贵国大军如何动作?”
方才在军营中只沿途观察片刻,老辣的李筠就留意到,刘钧现今带来的兵力并不算多。
如果,此次北汉就这点兵力……
“唉,将军也知晓,这些年,我汉朝偏安一隅,国力大减,已不如当年。
此次出征太急,我便领一些军队先行,大军随后在国内集结出征。等后方大军到了,我再进攻?”
以己国的国力、兵力这些年有折损为由,暂时只有这些军队随刘钧出征,大军还在后姐姐。
“机不可失,如今趁赵匡胤还未有所动作,当先行出击。
不若我领军打头阵,陛下就引兵在侧应,召大军速速来援。”
刘钧想要等大军集结完毕再开战,李筠可知道时间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不会多给赵匡胤反应的时间。
现前就刘钧带来的这点兵力,无甚用处,李筠便提议自己做主力,刘钧在旁作援助,同时快速将大军调集来支援前线。
“好,就依李将军之计。
那现今战事,我军该如何动作?”
一听暂时用不着自己率军拼死交战,刘钧也立即表示了赞同,依照李筠的安排去行事。
“此时战事未起,陛下就在此等待时机便可。
待战事一起,有何变故,我再派人告知与陛下侧应我军行动。”
“好,此战,就全然仰仗李将军了!”
一国的国君,行军打仗,也比不上喋血沙场数十年的将帅。
刘钧自认无带兵的本事,也同意将此战的决策大权,交与李筠手中。
“在下还有些军务要办,战事紧急,就先告辞了。”
“李将军请!”
短暂地交谈后,李筠托辞军务紧急想要离开,刘钧也不多挽留,亲自将对方送出军营。
嗒嗒嗒……
“哼,尽是些身残体弱的残废,也配叫援军?”
离开了刘钧的军营后,李筠倒是不急,慢悠悠地驭马前行,向一旁随行的兵士抱怨到,丝毫不掩自己的气愤。
这些年,比之当初建国,北汉的国力和兵力确实也有所折损,这是多年为敌的李筠所知道的。
但好歹,刘钧也是一国之君。
国君率军出征,就是这些几千兵力,尽是些老弱病残,战斗力还不如自己手下的精兵猛将。
就以这样的兵力,说是来作为李筠请来的“援兵”,传出去李筠还怕别人笑话。
不知是北汉如今真就只有这点兵力,还是这刘钧故意做出一副“弱态”想出功不出力,至少李筠已经不对自己这位“盟友”有所期望。。
“罢了,纵使无他,此战也能取胜!”
能找到刘钧与自己结盟,本就是意外之喜。
既然这盟军如此无力,李筠仅凭自己,也不会有何惧怕。
“驾!”
这一战,主要还是自己与赵匡胤之间的战争。
“这李筠,果然太过于心高气傲。
与其为盟,虽得一助力,却难以谋利。”
送走李筠后,北汉国主刘钧,也对着帐中的官员、将领们面露难色。
此次与李筠的结盟,北汉无异于是与虎为伴,很是危险。
虽然大家有共同的目标,自己可以借助李筠的力量,但想要从其身上谋求利益,太危险了。
“这李筠,比那赵匡胤,少不了几分危险,必须想办法扼制她!”
正如赵普先前所猜测,李筠、刘钧这二人的目标一致,都是想要讨伐中原新立的宋朝。
但目标一致,不代表双方利益一致,主意一致。
此次结盟,二人心中所想的,很相近,很简单:
刘钧可以助李筠攻打中原,但不可能坐视李筠赢得太过顺利,不然打掉了赵匡胤,又亲手送李筠入主中原,培养另一个新的强敌。
李筠可以拉拢刘钧为援,但也是将其作为对付赵匡胤的刀子来使,不可能让北汉在此战中获利太多,太过壮大,成为新的一个隐患。
虽然都想除掉赵匡胤,但又都想把结盟的对方当刀使,自身不想太出力。
书信上的言辞恳切,到了盟友见面时,却尽剩勾心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