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筠被除,中原,终于是又回归了短暂的安宁。杀鸡儆猴,似乎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新皇赵匡胤远征归京,接受各地节度使前来朝拜觐见。
新朝,宋朝,似乎在一日日地稳固下来。
叩叩————————!
“快看看,是何人叩门?”
“不急,我亲自去,恐怕是陛下前来。”
一日下朝,赵普官服都还未褪下,一阵敲门声急促响起。官家正欲命下人看看是何人叩门,赵普却急忙拦住,自己前去一看。
现在赵匡胤登上帝位,身为心腹大臣的赵普在朝上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时常有人来拜访。但会没事就来府上走动走动的,最勤的,还是当今的天子。
“陛下。”
“普姐,又叨扰了。
不是在宫中,私下里,还是可以随意些。”
看着赵普身着官服,一脸严肃的样子,赵匡胤摆摆手说到。自己也学周世宗柴荣,让赵普、赵光义这些人私下里可以照旧称呼得亲近些,不过对方还是执意要守好君臣之间的礼数。
“陛下器重赵普,是赵普的福分,不过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
陛下请!”
让出位置,邀赵匡胤入府相谈。
“嗯。”
将府门关好,赵普邀赵匡胤到书房谈事。
比之那些一生大多数时间都不踏出宫闱的皇帝,赵匡胤,似乎并不喜欢深居于宫殿之中。
或许,是早年的战场经历,让赵匡胤“好动”惯了,宅在那几堵金碧辉煌的围墙内,反倒让自己有些不自在。
更爱微服在京城走走,看看民生百态,或是到“关注”的臣子家中拜访,商议商议国事。
于汴梁城内随意往来,也不带任何侍卫,因此少有人发觉这位行走于大街小巷间的“皇帝”。
在自己的京城之内,赵匡胤还不信,有人能伤到自己。
而之所以会这么“勤快”地到赵普府上拜访,除了赵匡胤喜欢微服私访外,同时也因为其不想赵普那么“勤快”地入殿。
毕竟,新朝初建不久,还在招抚旧朝人心。赵普虽为自己心腹,赵匡胤却还未急着给她升官,因此并未位列文臣之首。
以赵普如今在朝中尚不显赫的地位,却时常被皇帝单独召入后殿,恐惹其他大臣嫉妒。
反正轻车熟路,倒不如自己来府上坐坐客。
“陛下,请。”
亲自为赵匡胤斟茶,后者却只是端起看了看,便又放回桌上。
“茶,喝不惯。
下次,普姐还是备些好酒吧。”
“好。”
二人笑着入座,保持了君臣的礼数,却也并不过于严肃。
“普姐,各地的节度使,可还有人未曾表态?”
落座后,赵匡胤倒不再继续与赵普说笑。
提起正事,还是要严肃些好。
“各地节度使,或亲自前来京城,或遣使来信,都已表示了臣服。
看来这李筠,杀得值。”
端起茶轻嗫一口,赵普不紧不慢地向赵匡胤汇报到。
各地节度使的动向,赵匡胤一直都有所关注,但先前自己率兵征讨李筠,难免有些顾应不全,便让赵普代自己处置这些事务。
如今,李筠已除,当初那些没有第一时间表态,还在暗自犹豫不定或蠢蠢欲动的地方节度使们,赵匡胤也已给了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做出选择。
忠心于旧朝,还是归顺新朝。
在目睹了李筠兵败身死后,几乎所有手握一方兵权的节度使,还是选择了归附新朝。
“既然都愿尊我为帝,普姐,此事你与两位宰相去办,邀各位节度使前来,我要设宴,好好招待招待他们。”
“不等先除掉李重进么?”
“不等。
他们既已诚心归顺,一个李重进,又能如何?”
“好,此事,我会与范、王两位宰相去办。”
如今朝外各地的人心大都已归顺新朝,赵匡胤趁势要赵普好好筹备一场宴席,让新皇好好与这些节度使们见见面。
不过,李重进,不会在受邀之列了。
“不过我听闻,那李重进,似乎还想与南唐联手……”
一提起李重进,赵普向赵匡胤禀告到,所安插的眼线最新传回的情报。
“南唐……南唐,敢与我中原一战?”
南唐……赵匡胤闻言笑笑。
当初自己跟随周世宗柴荣南征北战,戎马生涯中最重要的两次转折,一是高平之战,二就是三征南唐。
这两场大战,让赵匡胤从周世宗柴荣的一名亲近侍卫,直接跻身禁军的高级将领之列。
南唐之战,赵匡胤于大军之中单擒敌将,领数千兵马连克三关,可是打出了极大的名气,震慑天下。
若南唐真的想与李重进联合起兵,“图谋”中原,那赵匡胤不介意效仿周世宗柴荣,再亲征南唐!
“自前次一败,尽失江淮之地,南唐国力,已不复从前,倒是无甚可惧。”
赵普略微点点头,自己当初,也正是在后周与南唐的战事中,结交了老将赵弘殷,并进一步归附赵匡胤麾下。
对南唐那一战的损失惨重,赵普可是亲眼所见。
“而且听闻南唐新一任国主,爱舞文弄墨,好风花雪月,不懂兵法,不问政事,毫无抱负,不足为虑。
不过,传闻她生得重瞳骈齿,倒是稀奇。”
“重瞳骈齿……”
不知为何,赵普的这一句描述,令赵匡胤想起了自己当年在南唐战场上,曾救下的那一个躲避战火的南唐“平民”。
重瞳骈齿,可不是任何人都生得。
在古代,这可是圣贤帝王之相。
华夏五帝之一的舜帝,便也是重瞳;周武王、孔子,皆是骈齿。
一些华夏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出生时,都天生异象,或天生异相,似乎,这就考验展示自己是“应天而生”。
但比之这些帝王圣贤,南唐这位新一任的国主——李煜,似乎差了许多。
不懂兵法,不问政事,无圣贤之德,无帝王之能。
天天沉溺于诗词歌赋,衷爱于风花雪月。
在这乱世,可不需要这样一位无能的“国君”。
当然,李煜越无能,对坐拥中原的赵匡胤,倒是件好事,受到来自南唐的威胁便会越小。
“不过,南唐也有猛将,不可全无防备。”
就算国力日渐衰弱,国君昏庸无能,赵匡胤,也不敢万分拿定南唐不敢与李重进联手进攻中原。
南唐的一些猛将,可不输中原的这些统帅。
比如那林仁肇,想当初,在战场上可是给后周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差点火烧后周军营,轻松挡下张永德的箭术,赵匡胤可是一直将这位“林虎子”视为大敌。
“南唐,不得不防,少些麻烦,是好事。
但若她真敢发兵中原,对我们,也是机会。
普姐,劳你在派人,多盯紧些李重进与南唐联手之事。”
“嗯。”
风险与利益共存,若是南唐真的支持李重进,也许会有些棘手,但只要解决掉了李重进,再继续征讨南唐,赵匡胤也将有足够的理由。
“那李重进,也不能久留了。
依普姐看,派何人去攻打合适?”
李重进与南唐联手一事,南唐一方尚未表态,就暂且按下。
先前顾忌情面,赵匡胤并未急着对李重进动手,可如今担心对方再闹出什么乱子,赵匡胤先一步开始讨论起派谁去攻打李重进,做好先发制人的准备。
“若张将军愿领兵出征,最好,但就怕张将军不愿……
也罢,最好不要派张将军前去,慕容将军等,也不要前往。”
第一个提出的,是张永德。
曾经身为殿前司的统帅,与执掌侍卫司的李重进素有不和。而且张永德表明了对新朝的归附,但尚未建立一功。
若让这两位老对手拼杀,不仅可以除掉李重进这个心头大患,张永德也再无回头路,彻底与后周断绝关系。
但张永德虽然与李重进交恶,毕竟同为周世宗柴荣手足,两人一直未到不死不休的地步。真要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或许会心作别念。
慕容延钊等和李重进一同在太祖郭威帐下效力过的将帅,最好也不要统兵此战,免得心生不忍。
而且,张永德同样执掌禁军多年,好不容易周世宗柴荣让其撤职,这是再让其掌兵,恐有引狼入室的危险。
“而且,也不可派侍卫司将领统兵。”
马上,赵普又将侍卫司中的一众统帅排除。
如今禁军的将领都归附新朝,但侍卫司中,有些可还是李重进的老部下。
若是派遣侍卫司前去征讨李重进,怕阵前生变,不可冒此风险。
“最好,就不要调用侍卫司兵力。
若李重进单以扬州兵力相抗,不足为惧。”
“嗯。”
赵匡胤也点点头,此战,若是李重进未得到南唐的援军,只扬州的那点兵力,赵匡胤一清二楚,应当不需要太大费周章。
“看来,还是只有让守信他们,分拨殿前司大军出征吧。”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不要让李重进与一些旧事的战友、部下战场相见,避免阵前哗变,替李重进送去兵力。
这样看向来,也只有石守信等人,能得到赵匡胤的器重。
“也只能如此了。”
讨论了一圈,还是得让刚刚征讨过李筠的石守信等人,再次统兵出征。
“不过……一直让石将军等人统兵,也不妥……”
赵普似乎有什么担忧,看了看赵匡胤,言语有些支吾。
“普姐放心,此战,守信他们会赢下的,不用多虑。”
“……”
面对赵匡胤对石守信等人的万般信任,赵普沉默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