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扬州,如此宁静,似乎一片安好。
“将军。”
登上城楼,李重进对一旁恭敬行李的兵士们点点头,不多言语,负手在后。
视线再看向城外,不多远眺,便隐约可见远方的旗帜招展,威严驻扎。
扬州城的城门,已经紧闭许久了。
城内的安宁,不过是大战之前,最后的平静。
于数日之前,中原来的大军,就已在扬州城数里之外安营扎寨。
并不急于攻城,也不前来围城。
似乎,对方已经吃定了自己,料李重进想逃也逃不掉。
这一战,倒不再像与李筠一战那样,急功近利。
步步紧闭,一点点将本就没有退路的李重进,给逼上绝路。
“将军,敌军还未有动作。”
守卫在城楼上的将士向李重进汇报到,城外这支军队,就一直这样毫无动作,让守城的将士们也感到颇为难受。
“他们还在等……”
李重进注视着中原的方向,笑到。
这支大军,统帅、将领、兵士都到了,但他们还在等。
还有一个人没来——赵匡胤。
只要赵匡胤一到,李重进知晓,那就是自己的死期。
“传我军令,大开城门!
如今,战事还未起。
全军将士,若愿受降者,可以趁此出城!”
站在城楼上,李重进忽然收回视线,向身旁的众位将士高呼到。
今日,两军战事还未起,没到在战场上拼杀的时候。
只要战争还未正式爆发,那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李重进传令,大开城门。
先前,是自己主张要对抗新朝,全军将士都听从自己的旨令。如今,李重进也不是独断无情之人,在战事开始前,也给全军将士一次选择的机会。
只要有愿意归附赵匡胤建立的新朝,或是不想参与此战想保全性命的,都可以在此时离开。
“将军,我等追随将军多年,岂是贪生怕死、忘恩负义之人!”
听罢李重进此语,竟劝众将领避战保命、投靠敌军,皆神色肃然。
“你们可要想清楚,一旦此时不走,可就与我一同生死,再无退路!”
李重进也很是严肃,这是最后一次“反悔”的机会,不然,全军将士的性命,就将紧紧与李重进绑在一起。
“我等誓死追随将军!”
“我等追随将军数十载,从无后悔!”
“愿誓死追随将军!”
当初周世宗柴荣离世前,让李重进移镇淮南。
和李重进一同前来的,都是麾下的一众亲信部下,在数十年的血战与厮杀中,都与李重进紧紧相随。
混迹军旅数十年,身为在后周朝执掌禁军多年的将帅,李重进,也不是“孤家寡人”。哪怕到了此时,也还有一种绝不会背叛自己的部下。
看着这些跟随在自己身旁,一同征战沙场,出生入死的将士们。李重进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
喜的是,自己被逼至绝境,还有这么多人不离不弃愿意以死相随。
忧的是,经此一次,自己连同着这一众忠心将士,恐怕都再无活路。
“好,哈哈哈,有如此忠义将士,我李重进这一生,不算白活!”
大笑一声,不管如何,李重进戎马生涯数十载,能得这班忠义将士追随,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将军,如今战事还未起。
我军可要再与南唐送信请求联合,或是往其他节度使处求援?”
不过,虽然知晓此战艰难,众将士也清楚如今双方战力的悬殊,但绝不愿坐以待毙。
将士们不信,这天下真就再无一人,想与、敢与赵匡胤作对!
“罢了,此时再去南唐求援,已无用。”
李重进也想在开战之前多在自己一方添加些筹码,却不曾想,自己想向南唐请求援兵,对方不仅拒绝出兵,还如此轻易就将自己的书信转手交给了赵匡胤,给赵匡胤一个发兵征讨自己的理由。
真是……弄巧成拙啊……
这南唐,好歹也是坐拥江南的打过,难道前次一战南唐的国君与将士真的都被赵匡胤给杀怕了么?
当初周世宗柴荣三征南唐,李重进与张永德都先后做过大军的统帅。但要说在那场战争中最为亮眼、战功最为卓著的,确实是赵匡胤。
仅一战,就将南唐给彻底击垮,确实骁勇啊!
“至于其他人,若想起兵,早已起兵。
到了此时,谁又愿再惹祸上身?”
至于其他的节度使们,李重进相信,都已被赵匡胤收复了大半。若真的有人想起兵,自己这边战事一起,自会抓住机会起兵举事,但……应该没有了。
与赵匡胤素来不合的韩通,已经被杀;想要起兵举事的李筠,兵败身死。
曾与自己一同分掌禁军后周驸马的张永德,选择了归顺;身为后周的国丈手握一方重兵的符彦卿,被新朝招抚。
善谋多智如李重进,曾骂韩通疯,曾觉张永德傻。
如今,疯的死了,傻的苟活。
那自己,执意要与赵匡胤、与新朝开战,是疯还是傻?
当初周世宗柴荣在病重之时,坐下一系列的布置,只因担心柴宗训坐不稳皇位。
李重进也曾与周世宗柴荣情同手足,怎会看不出对方的隐忧?
如果周世宗柴荣真的驾崩,如此一位年幼的皇帝,再无亲故,怎能在这乱世之中坐稳皇位?
于是,为了让柴荣放心,也为了身为臣子的忠义,李重进没有任何的怨言,不带任何兵马,只领了一众亲信部下便离开了京城,奉命前往坐镇淮南。
自己从号令禁军侍卫司的统帅,瞬间变为只手握数千兵士的节度使。
可,哪怕地位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李重进也并不多忧心。
周世宗柴荣驾崩后,自己也未曾提出想要回到京城,而是遵照先皇遗留的布局,为后周坐守南方。
哪怕韩通与赵匡胤在京城斗得满城风雨,李重进,自己也丝毫不惧,并不觉得二人的争斗结果,会危及到自己。
可谁曾想啊,周世宗柴荣曾经如此器重的赵匡胤,视为心腹托孤之臣的赵匡胤,会做得如此之绝?
本以为,韩赵之争,最多就以一方势力的没落而告终,甚至在前期韩通一度压制了赵家。
可赵匡胤忽然发动兵变,不仅杀了韩通,还夺了后周柴氏的政权。
赵匡胤对周世宗柴荣的忠义,当初众人为后周南征北战时,可是众将亲眼所见。
高平一战,替后周力挽狂澜。
南唐一役,将君臣之义,更是摆在父女亲情之前,令其父赵弘殷病重不治身亡。
赵匡胤与韩通,李重进本来都不觉得会反!
赵匡胤,对周世宗柴荣不忠吗?
忠!
韩通呢?
为后周而死的第一位忠臣!
可谁曾想啊,这两位忠臣斗到最后,将后周的天下,斗尽。
一向以忠臣面目示人的赵匡胤,居然还有这执掌天下的野心!
而自己,素来趋利避害、多智善谋李重进,竟然,有幸成为后周的最后一名“忠臣”?
后悔吗?
自己可是曾比周世宗柴荣,更有机会接过太祖郭威的皇位的人。竟甘心为柴荣做臣子,还尽心辅佐柴荣后人登帝,更是要护卫后周而战死!
“传我军令!全军戒备,与敌一战!”
先皇,陛下……
太祖郭威,世宗柴荣,我李重进,此战,报后周恩情了!
吁——————————!
“如何?”
等候数日,新皇赵匡胤安排妥后方事务,龙辇,终于是来到了扬州境内。
“禀陛下,这些时日未有人出扬州城。”
南唐李煜的书信一送到,赵匡胤终于是等到了发兵征讨李重进的理由,当即便令石守信点殿前司将领与兵马,赶赴扬州。
同时,让慕容延钊回京,坐镇禁军,以防后方侍卫司生变。
此次,赵匡胤特意下旨,要石守信领兵士抵达后,离扬州城远些扎营。自己未至前,不得擅自与李重进开战。
如实遵旨赵匡胤的旨意,石守信同时也派人紧盯扬州城的动向,生怕李重进逃走或是出城。
好在,李重进并无此意,似乎是将生死命运系此一战了?
“扬州……”
走下车辇,赵匡胤在众将的陪同下,远远眺望扬州城。
脑海中回想起往事,前一次来扬州,还是自己当年跟随周世宗柴荣征战南唐之时。
当时韩令坤奉命驻守扬州城,被南唐大军围攻告急,自己临危受命,率几千精骑火速前来支援。经过一番拼死血战,终于是守下了扬州城。
如今,当时差点因镇守扬州不利而被治罪的韩令坤,在自己的推助下,坐上了侍卫司一把手马步亲军都指挥使的位置。
而前任执掌侍卫司的统帅,此时反倒是奉旨来了扬州,被剥夺了职位坐镇淮南,且被打为了叛臣。
“传我旨意,明日,大军攻城!
我要亲自,与李重进见一见!”
赵匡胤收回视线,不再多说什么,径直迈步回营。
自己特意下旨要石守信不急着攻城,便是想要与李重进见上最后一面。
就如与李筠那般,无论最后是何种结局,无论此时会说些什么,毕竟是最后一面。
这,也是自己与后周的,最后一面了。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