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李筠,灭李重进。
二李之乱平定之后,后周柴氏的忠臣,尽数被赵匡胤除掉。
剩下的,就全都是“赵宋”的忠臣了。
再无人敢反叛,再无人敢冒头,再无人敢勾结外敌。
朝内尽皆臣服,朝外各自安定,四方诸国也皆表明对赵匡胤的宋朝的推崇。
只用一年的时间,发动兵变,入主京城,建立新朝,收复人心。
用最小的损失,做好了最大的事。
对于赵匡胤与一众拥护者而言,这本该是一件高兴的事。
但现在的赵家人,却因为先前的突发事件,并无任何的喜悦。
建隆二年,杜太后病危。
杜氏,早嫁与赵家家主赵弘殷。其治家严谨,素有礼法,不乏仁爱,为赵家育有儿女七人。
建隆元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尊母亲杜氏为太后。
自当初父亲赵弘殷负伤重病死于南唐的战场上,家中的长辈,就只剩下了母亲一人。
一听说了母亲重病的消息,立刻快马赶回京城,让石守信替自己处理扬州事务。
杜太后——昭宪太后,如今已快年近六十。
说是病重,可尽数招来宫中所有御医,也诊不出个好方子来。
众人都知晓,太后年迈体衰,恐是到了大限之日,但无人能说出口,只得将哀愁藏于心中。
一回到京城,赵匡胤不问政事,一头扎入后殿,日夜不离地照料母亲的起居。
家中的亲人,以及赵普,亦陪在杜太后身侧,不敢擅离后殿一步。
如今,朝外也安稳了,朝内倒也无需赵匡胤等人费心,可以只顾着母亲的安危。
“母亲,该喝药了。”
大姐手捧着熬好的汤药,小心吹拂着,侍奉在病榻旁。
“诶,你们都先出去,正好今天脑子清楚些,我有些事情,要与单独匡胤和光义说。
药先放着吧,这些天喝了这么多汤汤水水,也不差这一碗。”
母亲杜氏笑笑,今日,似乎身体的状况要好些。
不急着喝药,说有些事要与赵匡胤与赵光义二人说,让其他人都先离开回避一下。
“好……母亲,你好好休息。”
“嗯,这些天,麻烦你们陪我一个老婆子,在这天天守着。
你也要多注意身子啊,好好休息。”
关心女儿一句,一家人,难得这么团聚,却是在自己卧榻之时。
“赵普,你也留下吧。”
“好。”
正准备离开的赵普,听到杜太后开口,也停下了脚步。
很快,殿中的一众人等都已经离开。除了赵匡胤与赵光义这对姐妹外,就只有赵普被特意留下。
“母后……”
见母亲想要起身,赵匡胤赶忙上前搭手,将杜氏扶起。
“匡胤,我问你。
你可知,你是如何得这天下?”
坐起身后,母亲杜氏忽然开口向赵匡胤问到。
“是父母养育之恩,得一众亲卫拥簇,才侥幸得此天下。”
没有迟疑,赵匡胤当即答话到。
答得中肯,答得得当。言下之意,是感念母亲的养育之恩,父亲的倾力栽培,自己才侥幸登上了这个皇位。
“错矣。”
杜氏摇摇头,虽然赵匡胤答得在情在理,但并不是母亲杜氏心中的答案。
“你能得皇位,乃是因为柴荣早逝,不得已传位于年幼的柴宗训,才有此机会!”
一针见血,母亲杜氏虽不入朝堂,看待大是大非,却另有一番眼光。
什么父母栽培、亲信拥簇,在这乱世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有权有势的人。赵匡胤与张永德、李重进这些人相比,其实还要落上一头。
可现今,为什么是赵匡胤坐上了皇位,却不是其他人?
若不是周世宗柴荣临终时,将皇位传给了年幼无知的柴宗训,且让赵匡胤留在了京城辅佐,给了赵匡胤一个最好的机会,如今赵家,哪有可能建立新朝?
“母后此言,匡胤受教。
不知,母后的意思是……”
一听母亲杜氏这话,赵匡胤知晓言语后还有更深层的意思,不然母亲不会突然在此时问自己这个问题,更不会提及柴荣将皇位传于柴宗训之事。
“我是想提醒你,立储之事,乃是关乎国家社稷的大事!
如此动乱之世,更应慎重。”
“母后……”
“我自知时日无多,匡胤,我知你孝顺知理,为母这一辈子,也未曾多教育你。
唯独今日,想擅自替你做一回主。”
“太后,立储之事……”
一旁的赵普闻言,神色也是一变。
赵匡胤刚建立新朝,才刚刚平定了内部的叛乱,还有一手的其他事务未能抽身解决。
立储之事,宋朝才建立一年,自然还未提上议程。
如今,听杜太后话中的意思,是想插手立储君之事。
立储——自古便是保证华夏帝制传承的最重要的事情。
最好,是皇帝亲自安排。若在特殊情况下,由朝臣主导,或是后宫插手,都可能引出极大的麻烦来。
轻则内乱,重则朝灭。
“匡胤谨听母后教诲!”
打断了赵普的话语,赵匡胤表态,想听杜太后说完。
“好……”
点点头,赵匡胤发话,赵普也不再多说什么,先听听太后的意见也不迟,
“汝万岁之后,当以次传之光义,则并汝之子,亦获安耳。”
杜太后对于赵家皇位传承的意思,很简单——既然周世宗柴荣,是因为传位于年幼懵懂的储君,才导致了后周的覆灭——那赵家,就只需要保证有权有势有能力的年长者在位即可。
依照现今赵家的宗室:
赵匡胤若是驾崩,则传位于三妹赵光义;
赵光义日后驾崩,再传位于四妹赵廷美;
赵廷美最后驾崩,传位回赵匡胤之女赵德昭。
如此,哪怕赵家在位的皇帝突然因病驾崩,也可以避免如后周那般,让一个无力掌权的幼子继位。
这,便是自“陈桥兵变”后,宋朝第二个最为著名且最为神秘的“金匮预盟”。
“太后,不可!”
杜太后话语毕,赵普便忍不住再次开口,当即表示反对。
“普姐……”
“诶。
赵普,这些年,你为匡胤、为赵家,尽心效力。
我早已视你如己处,你也不必把自己当作外人。
有何话,直说便可。”
赵匡胤想打断赵普,杜太后却摇摇头表示无事。
赵普,早就是赵家自己人。
单独把赵普留在这里,杜太后其实就是想听听多谋多智的赵普的看法。
“赵普深知太后所忧,如此乱世,为保赵氏天下永固,早做图谋,并非不可。”
上来,赵普并未急着说明自己否认的理由,而是表明自己知晓杜太后为何会做出安排:
赵家,数代为官。
历尽了五代十国数十年的动乱,终于,到了赵匡胤这一代,登上帝位,执掌天下。
看尽了乱世王朝的动乱,杜太后有这样的担忧,也确实有必要。
“但陛下现今正当年,膝下也已有子嗣。
储君之事,谋之过早。几位皇子,皆可多加教导栽培,以堪大任!
传位于嫡长子,乃千年帝制,不可轻易改动。
太后如此安排,足可保我大宋在此乱世安固。
可百世、万世之后,兄终弟及,皇谱草乱。
恐祸起萧墙、自生内乱!”
若依照杜氏的安排,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赵德昭这些人轮次继位,确实可以保证宋朝一直会有权势、有地位的皇帝在位,不会重蹈后周覆辙。
可现在就因为这不必须的忧虑,安排下这立储大事,太早了!
妹妹赵光义,小了赵匡胤一旬,看似是不错的继任者。
但赵匡胤如今正当年,无病无疾,身强力壮,怎会担忧起忽然驾崩?
而且膝下已有子嗣,多培养几年,也可继任皇位。
为何,非要改变在华夏流传了几千年的嫡长子继承?
兄终弟及,并非是杜太后第一次提出:
那南唐烈祖李昪,当年也想过如此做,可最后,却未能如愿施行。
那皇叔李景遂与长皇女李弘冀,为了储君之位,明争暗斗,最后落得个什么下场?
这,就是明鉴!
杜太后擅自插手立储大事,哪怕能在乱世中保全宋朝一时的安稳,恐怕最后也会让宋朝亡于政权斗争的内乱。
“太后,此事,赵普绝不赞同!”
哪怕是杜太后所言,哪怕当着赵光义的面,赵普也毫不忌讳,当面表示绝对的反对。
“母后……此事不若……”
见赵普反对地如此坚决,几人间瞬时冷落了下去,赵光义犹豫一番,想自己开口表示反对,免得闹得如此不愉快。
“光义,你不必开口。
匡胤,你意如何?”
杜氏抬手,让赵光义不要说话,自己只想再听听赵匡胤的看法。
“……”
新朝初见,刚刚解决掉内乱,皇位才刚坐得安稳。立储之事,赵匡胤还未有时间认真来考虑。如今母亲杜氏突然做了安排,令赵匡胤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杜太后的安排,有其道理。
赵普的反对,同样据理力争。
这个问题,摆在赵匡胤面前,其实很简单:
将皇位传给妹妹,还是传给自己的子女?
按照杜太后的安排,赵光义能在赵匡胤之后继任皇位,肯定赞同。而自己的心腹之臣赵普,肯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表示了坚决的反对。
一对一,就看赵匡胤自己的决定。
“母后所言……
若我真有一日……孩儿愿……”
思虑片刻,缓缓开口。
一旁的赵普,神色愈发难看。
因为赵普心中知晓:忠义、孝顺,是赵匡胤最难跨过去的坎!
“罢了,今日,是老身糊涂多嘴了。
如今,赵宋天下,在你们自己手中。
待大事当前,匡胤,你们再自去定夺吧。”
在赵匡胤彻底点头同意前,杜氏忽然开口,将此事按下,不再逼着赵匡胤表态。
“母后……”
“老身今日所言,你三人,或作耳旁风。
我啊……真的是老了,怕了。
匡胤,你要谨记。
治国有方,则皇位可尊;一国失利,则匹夫难再。
四海之内,有长君在位,是社稷之福啊。”
自己的几位女儿,都是杜氏看着长大。
当年年幼的赵匡胤如何在外闹腾、闯祸,杜氏都还历历在目,仿若昨日。
儿女有此能力,有此大志,当上了皇位,赵家执掌天下,作为父母,应当骄傲。
但已身为太后的杜氏,此时,却是怕了。
哪怕当年赵匡胤闯出灭门之祸,窜逃在外,杜氏也未曾多忧心、多不安。
如今,反而是怕了。
因为,为君难。
一旦坐上了皇位,如果治国有方,那么四方黎民百姓,都会尊崇朝拜。
可若是踏错一步,酿成祸端,再想当回普通的庶民,恐怕都难以安身。
赵匡胤,赵家,现在所拥有的是天下多少人都奢望不来的地位、权力。
可赵匡胤,赵家,从此以后,就要一肩担负下天下的责任。
自己老了,快死了,再也不能照顾、庇护这些儿女了。
只有在临终时,盼着赵家,还能长远、安宁吧……
“是……母亲……”
将母亲杜氏最后的教诲铭记在心,三人伏哭在旁。
缓缓合上眼,建隆二年,六月初二日,杜太后崩,享年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