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后蜀后事(其一)

作者:高梁河车神 更新时间:2021/6/26 20:11:21 字数:3211

走过这一路的险阻,孟昶也是心惊胆战,终于到了开封城。

一路上,赵匡胤数次路上派人沿途好好接待、各种赏赐,表示招揽这位蜀主的诚意,不愿对方因蜀中动乱而半途改了心思。而孟昶本人也不负赵匡胤所望,已经“铁了心”降宋。

既然已经决定要投降,便不再反复,不管“兴国”或是“叛乱”,孟昶不管不问,似乎已经是坐定了“亡国之君”的身份。

孟氏在蜀地的统治,已经到头了。

继荆南的高氏与湖南的周氏后,蜀中的孟氏,也归顺于大宋王朝。

曾执掌一国的国君,孟昶心中怀着忐忑与紧张,暗暗打量着这位中原王朝的天子。

面对着自己这“亡国之君”,并未显出任何的肃穆与严苛,反倒是笑脸相迎,与这一路上的盛情款待倒是同样的“热情”。

不过这份“热情”之下,却透露着一股从容的威仪,让孟昶不敢掉以轻心,仍是恭敬以待,生怕触怒了这位中原天子。

“罪臣拜见陛下,这一路上多得陛下命人护卫得力,才能安然京城。

其间沿途招待与赏赐,能得陛下如此厚爱,罪臣更是感激不尽。

罪臣孟昶,在此谢过陛下。”

跪拜在赵匡胤面前,展示自己作为“降臣”的诚意,孟昶已不再是后蜀国君,而是赵宋“罪臣”。

“快快请起。”

将孟昶扶起,赵匡胤倒是很满意对方的表现。

“陛下,先前递交降表,罪臣曾斗胆向陛下……”

“寒暄”过,赵匡胤算是正式当面接受了孟昶的投降。

不过投降归投降,该有的条件,可不能少。

当初前线战败,孟昶决意投降,在修写降表时,曾在表中向赵匡胤提出过三点请求:

【赡养老母,安置后蜀皇室宗亲。

保护山陵,不毁后蜀仙人陵墓。

仿照前人,自己归顺得到封号。】

兵虽败,地虽失,但后蜀孟氏怎么说,也曾作为执掌蜀中数十年的皇室。

孟昶不敢奢求权力,会被赵匡胤所忌惮,也不敢奢求钱财,以免被人背后中伤。

孟昶想要的,只是赵匡胤留给后蜀孟氏一份颜面,留给后蜀孟氏一条活路。

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之中,孟氏也曾为一方之主,希望能够载入史册,希望能够苟活于世。

而孟昶所提的这些,并不损害赵匡胤的既得利益,当时便点头同意,命王全斌代表赵匡胤接受了孟昶的投降。

不过,在那之后,蜀地又爆发了动乱,自己经历一路险阻,终于也到了京城开封。

这么多事过去,赵匡胤当初的承诺,是否仍然奏效?

孟昶想问问清楚,虽然一来就谈条件,可能惹得赵匡胤不高兴,自己如今更落入敌手,只得任人鱼肉。

但毕竟事关一族安危,得不到赵匡胤当面的答复,孟昶心不安稳。

“罪臣乖以小事大之礼,阙称藩奉国之诚。

望陛下看在罪臣诚心归降,能够留我孟氏一族性命。”

痛沉自身罪责,年幼时因先皇早逝,不得已就被推上皇位,“糊里糊涂”做了蜀中的皇帝。

自己没有做皇帝的天命,更没有执掌一方的本事,侥幸才坐上这位置。

当上皇帝后,自身贪图富贵,妄称天数,没有自知之明。还劳烦中原王朝特意发兵前来,不敌中原上朝,自然是举国归降。

曾有各种过失在前,但希望赵匡胤不要忘记当初的允诺,能够对自己网开一面。

“朕不食言,尔无过虑。”

见孟昶如此紧张,赵匡胤笑笑,表示自己绝不会食言。

“谢陛下。”

有了赵匡胤当面亲口保证,孟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陛下,酒宴已经摆好,请陛下与蜀主入宴。”

二人正交谈着,忽然又有一人走入殿中来,恭恭敬敬向赵匡胤禀告到,又向一旁的孟昶拜首,给足这位“前蜀主”面子。

“此人是我三妹——光义,任开封府尹。

这一路远道而来,想必是舟车劳顿。

我命她特备酒宴,你去带上亲眷,我亲自好好招待。”

简单为孟昶做了介绍,赵匡胤说到,已经命妹妹赵光义摆好了丰盛的酒宴,为孟昶一行人接风洗尘,要同行的孟氏宗亲尽皆前来赴宴。

“谢陛下隆恩。”

面对赵匡胤的好意,孟昶不敢不从。

拜谢皇帝隆恩,赵匡胤一招手,让赵光义再将宰相赵普招来,三人一同招待从蜀地千里迢迢赶赴中原的孟昶。

“待酒宴后,我再送你到住处。

我已命人在汴河边上特造一座府邸,你与一众亲眷就在入住。

虽无成都芙蓉盛景,却也是规模气派,临于汴河,别又一番风景。”

“陛下考虑如此周到,这般厚恩,罪臣定感激万分。”

对于赵匡胤方方面面如此周全的布置,对于孟昶与其亲眷之事如此上心,只能表示万分感激。

不过,孟昶心中清楚,赵匡胤这一系列的“贴心”举动也暗示了自己:

此生,自己再不可能回到蜀地了。

酒宴盛极,纵情欢歌。

国君与降臣,佳肴美食,推杯换盏,亲如一家,乐作一片。

洗去这一路的风尘,忘却这离乡的悲哀。

待酒宴散尽后,赵匡胤如言将孟昶一众送至汴河边的府邸中,又收到一阵拜谢。

随后,赵匡胤并未急着领赵普与赵光义回宫。

而是沿着汴河散步,这河边的冷风,在渐渐暗下的夜中吹散了三人的醉意。

“随孟昶前来的后蜀官员们,可都有安置妥当?”

拂面的凉意,赵匡胤定了定心神,向一旁的赵普问到:

此次后蜀的重要高官与孟昶随行前来中原,其余的官员则随着降卒的队伍一同由王全斌等将押送。

“陛下放心,都已在开封城内暂时安置下。”

“好,你再去向这些蜀中降臣传我旨意。

愿意归顺我大宋者,便在中原为其谋个职务。

若不愿继续做官,赏座府邸,赏些钱财,让其在中原安身。

无论如何,不得放回蜀中。”

对于这些后蜀的官员们,赵匡胤依旧展现了如对荆南与湖南那些降臣的大度。

想继续做官的,给个合适的官位。

不想做官的,给房,给钱。

不仅对于蜀主孟昶招待十分周到,对于这些降臣们也是毫不吝惜。

只有唯一的一点要求:

一律禁止不得返回蜀中。

包括后续会来到中原的后蜀降卒,一旦到了中原地界后,或是充入禁军,或是派到边境,同样只有一个要求:

不许回到蜀中。

上至蜀主孟昶,下至一名降卒,只要离开了蜀中,就不可能再回去。

因为前次的动乱,已经让赵匡胤清楚地认识到:

天高皇帝远,蜀中又道路难行。

若让再回蜀地,太大的隐患。

要将这些隐患,都留在中原,在自己眼皮底下,稳稳掌控住。

“微臣明白。”

赵普点点头,身为宰相,去安排这些事宜。

“这孟昶,倒是‘识时务’。”

另一旁的赵光义,忽然接话说到,这蜀中的“亡国之君”,似乎倒很是“识趣”,在赵宋的面前表现得服服帖帖、恭恭敬敬。

“如此倒也省事。”

赵匡胤赞同到,这些分居四方的“皇帝”,日后都回被赵匡胤“请”来中原开封。

若都如此“知事”,麻烦会少许多。

“不过我听闻,孟昶离蜀时,蜀中万民相送。

更有甚者,更是哭晕在送行队伍中。

看来,这孟昶……甚得蜀中民心啊。”

对于如此“知事”的“亡国”降君,赵宋当然是欢迎,也乐于招待。

只要一些地位与钱财,就能将人心收买。

不过……赵光义话说完,看了看赵匡胤,似乎意有所指。

随即,赵普的眼神也放在了赵匡胤身上,默默观察对方的神情。

就如先前赵普曾提醒过,蜀主孟昶与之前降宋的荆南的高继冲、湖南的周保权两人大有不同。

后两位虽然也都是执掌一方的国君,但过于年幼,刚刚继位,虽在一地掌有权势,但尚未稳固人心。

可这孟昶截然不同,在其手中已是经营蜀地数十年。

此次孟昶离蜀,蜀地的数万百姓哭着送行,其场面悲戚,令人动容。

赵匡胤,知晓孟氏在蜀中的统治力,不然也不会将西川治理为天府之地。

不过此次离蜀时传回的情报,却是让赵匡胤未曾想到,这孟昶,竟如此受蜀中百姓爱戴,有些超出了自己的意料:

国败而不失势。

这是孟昶比之高继冲与周保权,最为不同,也最为危险的地方。

这前蜀主孟昶虽然归顺了中原,但其在后蜀臣民心中的精神形象与号召力,是莫大的威胁。

譬如此次动乱,好在是孟昶不管不问,并未置身事内。蜀中叛军群龙无首,才如此轻易被再次击溃。

若是孟昶也有反意,举起反旗,在蜀地必然一呼百应,一发不可收拾。

能够诚心诚意归顺中原是好事,但孟昶……

“我自有安排。”

一招手,赵匡胤示意二人不用多言。

数日后,赵匡胤给予了孟昶些许时日休憩调整,也在朝堂上宣布了对孟昶的任命。

封:

开府仪同三司。

检校太尉。

兼中书令。

秦国公。

虽然不能再作为国君掌控蜀地一方,但赵匡胤封赐的这数个官位,在赵宋王朝之中,也可以称得上是位高权重。

不仅满足了孟昶提出的各项要求,更是给予了超额的优待。

只可惜,方感谢过赵匡胤的恩宠不久,居于开封的前蜀主孟昶便病重。

“不谓偶萦疾疹,遂觉沉微。”

七天后。

孟昶卒。

“汝不能死社稷,贪生至今日。吾所以忍死者,为汝在耳。今汝既死,吾安用生。”

其母李氏随之同去,绝食而亡。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