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巫宦祸国(其一)

作者:高梁河车神 更新时间:2021/7/17 20:16:34 字数:3212

话说回来,北伐北汉结束后,于赵匡胤整改赵宋王朝,暂时偃旗息鼓、修生养息时,视线远离中原,看向现今唯剩的两个割据,南汉与南唐。

其中,如果按照当年“雪夜定策”定下的战略,南汉,就将是赵匡胤的下一个目标。

在亲自率军北伐时,赵匡胤其实就已经同时为南方的战略做出了准备。

派出潘美去南方的南汉国都探查,同时筹备向南方继续发起战争的军需物资。

一来,可以监察自己北伐时南方是否会趁势偷袭,提前做好防备;二来,就是摸清南汉的局势,为南方的战局继续做铺垫。

南汉,比起蜀道难行的蜀中,与中原王朝的联系,更为薄弱。

距离中原甚远,中间又被荆南、湖南、南唐的隔断,双方许久未有直接接触。

对于这“毫不了解”的南汉,被派去南方考查国情的潘美,又在南汉一国,了解到怎样的情况?

南汉,疆域现今的覆盖两广与越南北部。

其实自李唐末年,南汉这片区域,就已经逐渐脱离了中原王朝的掌控,并且渐渐完全断绝了与中原王朝的往来。

一直到中原的后梁王朝时,凭借父兄打下的基业,真正的开国皇帝——刘䶮,才在此域建国,国号“汉”。

为区别与后汉与北汉,则直呼为“南汉”。

开国皇帝,一直是五代十国这乱世中各个政权都绕不过去的话题。

一位开国皇帝的为人、能力、抱负、治世如何,对于其所建立的王朝就奠定了一半。

要说起北汉开国皇帝刘䶮,还需提及其父刘谦。

刘谦,当年任封州刺史,拥兵过万,战舰百余,很是一方豪强。

其正妻,更是唐朝名相之后,权势庞大,在家中亦很是强势。

然而,刘谦其人,又不只甘于这权势的正妻,在外私自找了一房妾室,并诞下一子。

依仗自己显贵的身份,其正妻得知此事后,大为动怒。

于是,当即让人将这私生子抱来,要亲自动手将其做掉。

然而,当看到这名幼子时,刘谦之妻,却动了恻隐之心,手中的利剑掉落地上,将这幼子接入怀中。

“此子,吾家之宝也。”

于是,派人将刘谦所寻的那房妾室杀掉,此后便将此子视作己出。

而这位侥幸逃过一名的“私生子”,就是刘谦的第三子,后来南汉的开国之君——刘䶮。

在其父刘谦与其兄刘隐相继去世后,刘䶮继承了打下的基业,趁中原动乱,难以管辖四方各地时,称帝建国。

刘䶮,作为五代十国一方割据政权的开国皇帝,绝对很是“独特”的一位。

听着名字,就不一般。

当然,刘䶮,并非本名,前前后后改了四次,才最终改名为刘䶮。

刘䶮之“䶮”,乃是其为自己特造的一字。

在华夏历史上,皇帝为自己的名字而专门造字的,刘䶮并非是第一人。

李唐时,曾有一位女皇帝,就以“日月当空”——“曌”字,来寓意自己的权势。

而刘䶮为自己取名造字之意,亦不难看出,䶮——飞龙在天。

由此可见,这南汉的开国之君,志向与野心不小。

然而,要奠定一国之基,可不是靠给自己改改名字,就能稳固这一片江山。

在治理朝政之上,南汉开国之君——南汉高祖刘䶮,也是别有一招:

算卦。

国内发生任何大事,要算卦。

国外逢上任何变故,要算卦。

当年楚地南下与之相争,南汉前线的战事失利,后方南汉高祖刘䶮发出大军往援前,特地算了一卦——大有。

遵循此卦,当即大赦天下,以图吉利。

甚至将自己的年号,都改为卦象“大有”。

此战,果真获得了胜利,刘䶮不将此归功与战略的布局、将士的英勇,而是全归功于这“算卦”,天佑南汉。

靠算卦治国事,照算卦改年号。

在五代十国各个朝代、各个割据政权的数十位皇帝中,这刘䶮,也是独一号。

在此“治国方针”下,南汉的皇帝封建迷信至极,弄得国内“巫”烟瘴气。

而痴迷于“算卦治国”,仅仅只是这位开国皇帝独特的“一面”。

能够靠算卦来做决断一国的国策,自然,在举亲用人方面,刘䶮肯定也有自己的一番“独到”。

与华夏数千年来,士大夫当权治国的制度不同,南汉高祖刘䶮,十分排斥士大夫。

为何?

刘䶮自认有独到的眼光:

这些士大夫们,参与科举,入仕做官。

心中所谓的,不过就是为了封妻荫子,家族繁盛。

为此,这些自私的“士大夫”们贪污敛财、争权夺利,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自家、自己一族的利益来考虑。

而这些一切只会为了妻子、孩子,只会为了自家世族,而做官当权的士大夫们,定不会忠心于皇帝。

这样的一批人,能用?

更不用说,这历朝历代的王朝覆灭,大都是因为皇帝手下的大臣们蛀空王朝、贪污腐败、扰乱朝纲,最后惹来了亡国之祸。

也不知是从何处得来的教育,还是身为自命不凡的开国之君,南汉高祖刘䶮的目光本就是如此“辛辣”。

在此观点与立场的加持下,刘䶮对于士大夫们做官当权,可以说是十分抵触。

既然对华夏历史数代王朝的士大夫做官当权制度不满,那刘䶮,又该如何保住自己权利的集中?

大力集权化,所有事务皇帝自己亲力亲为?

显然,哪怕是有“天”撑腰的南汉高祖刘䶮,也不可能每处理一封奏折都卜上一卦,如此费时费力。

而在此时,既不想士大夫一派当权,又不能自己全权掌控,就不得不提到另一批在华夏的帝制历史上有“地位”的人——宦官。

宦官,这比起士大夫,那可就“好”上太多了。

因为宦官的“独特”身份,一没妻妾,二无儿女,更不用说什么世族亲朋。

比起那些想着封妻荫子,想着世族显贵的士大夫,这宦官在刘䶮眼中,可谓是“清清白白”、“板板正正”。

没有这些家事缠身,没有那些后事忧虑,这些宦官们,就只能一心为公!

于是,秉承着如此态度,南汉高祖刘䶮开始重用宦官作为自己的亲信,同时渐渐地疏远朝上的士大夫。

就此,这位南汉的开国皇帝,可谓是完成了自己“独到”的开国奠基——以“卜卦”与“宦官”的治国之道,在五代十国的数个割据政权中,可谓是独一份。

然而,靠着“卜卦”依仗于“老天”与“运气”的治国方略,本就是无稽之谈。

想要以“宦官”来取代“士大夫”在朝上的地位、权力、只能,以保证皇帝手下之人的“纯洁”与“忠诚”,在刘䶮看起来是道理,然而也只是歪理。

士大夫们只顾小家而不顾大家,导致在朝堂上争权夺利、贪污腐败、成派党争,诚然,在华夏帝制的数千年历史上,有一些,或者说大多数的士大夫们,确实如此的“自私”。

这些,对于一个王朝政权的和平、稳固、长久,确实是极大的隐患与威胁,尤其是在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

在这一点上,刘䶮的认知,正确无误。

然而,刘䶮不知晓或者说不认可的是,哪怕在最为污浊、动荡的时代,也不乏精忠报国、鞠躬尽瘁的忠臣良将们。

大部分的士大夫们,也明白“有国才有家”的道理,哪怕为了一家、一族的利益,也不会轻易触碰底线。

而本刘䶮视作“清清白白”、“忠心耿耿”的宦官们,虽然无妻无子,没有家业,没有“后顾之忧”。

但哪怕就只是为了自己一人的贪图享乐、纵欲无度,所贪的钱、做的祸,甚至是士大夫们所比之不及的。

而且宦官也并非无妻无子,有的宦官也娶妻,有的宦官也养义子,更有的宦官要人为自己建立祠庙,为此祸国殃民、遗臭千年。

“无牵无挂”并不等于“无欲无求”,刘䶮只看到了片面,便觉得自己眼光“独到”,殊不知这只是因为自己没有尽观全面,“以偏概全”。

私欲,人人都有,只要不是圣人。

与他是有妻有子的士大夫,或者是无家无业的宦官并无关系。

历史上,那些真正精忠报国、奉公无私的忠臣良将们,掰着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

他们是脊梁、是榜样、是标杆。

然而,在这些“圣人”之外,还有千千万万的,刘䶮认为的“自私”的士大夫们。

这些人,有人自私、贪婪、腐败,其中甚者,更成为一国之祸。

然而大部分的士大夫们,则是成为了一国之基,撑起了整个历史,稳定了整个朝代。

让这些“自私”的大部分人,是成为一国之害,还是成为一国之基,不是单看他有没有妻妾、有没有儿女,也不是单凭其个人的态度、个人的本性。

最最重要的,是那位在万千士大夫之上,身为一国之君的——皇帝。

皇帝,之所以为皇帝,便在此处。

一位听天由命,卜卦治国的皇帝,会有“亲近宦官,疏远士大夫”的观念,似乎,倒也正合适?

而这位想法如此独到的北汉高祖,为了贯彻自己的治国思想,其有有何作为呢?

滥施酷刑,嗜杀成性。

如果说,北汉那位残暴冷酷的刘继元,已是扰乱朝内安稳的暴君。

那刘䶮,更是暴君中的暴君。

为了处置忤逆上意之人,刘䶮亲自发明了许多刑罚,一项比一项残酷、血腥,而其:

【每视杀人,则不胜其喜,不觉朵颐。】

看到有人被自己发明的刑罚杀死时,刺激、高兴,挤满了刘䶮的心头。

残酷、暴戾、变态。

比起祸乱北汉朝内安稳的暴君刘继元,刘䶮,可以说是举国上下,都搞的人心惶惶。

在这位南汉开国皇帝的执政下,朝内朝外,不堪其苦。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