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内,深闱中,金陵城。
一位下臣快步走入,将一封书信,十万火急地送到皇帝的手中。
“唉。”
拆开信来,只三两行字入眼,李煜便唉声叹气,不想再看。
“陛下,何故如此哀叹?”
怀中美人被这叹声惊着,沉沉醒来,看着眼前的一国之君,娇声问到。
“无事,是那南汉国君……刘鋹的回信。”
将信收好,李煜随手丢到一旁,似乎对这封信很是头疼。
“那刘鋹,信中言何?”
揉揉惺忪睡眼,侧了侧身子,美人继续在李煜怀中软卧。
“信中还能如何,劝他好好归顺大宋,表表善意。
怎奈其心甚傲,信中言辞,不堪入目。
若是如此向中原回信,恐怕必惹战祸。”
摇摇头,李煜此次,其实是代中原皇帝赵匡胤的意思,向南汉国主刘鋹写了一封信。
信中之意,无非就是劝告南汉的刘鋹,中原如今繁荣强盛,赵宋的皇帝赵匡胤威仪天下。劝南汉如今在位的皇帝刘鋹好好想想,要不要归顺中原王朝,或者说表示表示“善意”,与中原赵宋修好。
然而,南唐国主李煜的这封信送去了,刘鋹的态度却是不屑一顾。
既是对南唐国主李煜的书信,也是对中原皇帝赵匡胤的赵宋王朝。
劝说之事泡了汤,李煜自然是觉得不甚高兴,且刘鋹在回信中的言语,非但不愿示好,反倒是像想要挑事之人。
“既然那刘鋹执意如此,便随他去了。
他国之事,陛下何须如此忧虑?”
那刘鋹不愿,也是那南汉的意思,怀中的美人不知道,李煜身为南唐的国君,为何要如此愁眉苦脸。
“就怕大宋皇帝,反倒会趁此来找我南唐麻烦啊。”
作为这传递书信的中间人,李煜,其实也很难受。
怎么说,这也是中原赵宋王朝的皇帝,示意自己去做的事,结果事情却没什么好收场,若是要依“办事不利”为由,赵匡胤反倒来找南唐的麻烦,也并非不无可能。
“陛下太过忧心了,中原要发怒,也该往那刘鋹身上发,怎会找我南唐麻烦?
若是陛下不悦,臣妾愿舞一曲,为陛下一解心中忧虑。”
见皇帝李煜实在是不甚高兴,爱妃提出歌舞一番为爱人解忧。
这位腻在李煜怀中的爱妃,并非当年与李煜你侬我侬的周娥皇。
当年,李煜还未继承皇位之时,便与南唐司徒周宗长女——周娥皇相爱,二人情意浓浓,天造地设,天作之合,羡煞旁人。
在南唐中宗李璟驾崩后,李煜继承了皇位,周娥皇也被立为皇后,史称大周后。
然而,成为一国之皇后、母仪天下的日子并未太久。因自身病重,幼子又意外夭折,大周后伤病缠身、心痛成疾,一病不起。
这位谦逊修礼、多才多艺的美人,便如此早早的就香消玉损。
这一对天作之合,也被无情拆散。
而此时窝在李煜怀中的,是被称为小周后的,当年周娥皇的妹妹。
在美貌与才华上,这位小周后,不输其姐姐。
容貌美丽,神采端静,富有才情。
传闻,当大周后病重卧榻之时,南唐国主李煜便与其来探病的妹妹,纠缠在了一起。
南唐国主李煜,与这对姐妹的爱情纠葛究竟实情如何,后世不得而知。
但于开宝元年十一月,李煜为大周后服丧期满后,便立其为国后,史称——小周后。
从其对于小周后不输于大周后的恩宠,可见李煜确实对其喜爱有加。
“罢了,能做的,也都做了。
那刘鋹既执意如此,就随他去。
来人,命人将这封书信,加急呈递往中原京城。”
“遵旨。”
一招手,李煜让侍卫前来,传旨将这封信速速送去中原京城开封,交与赵宋皇帝赵匡胤的手上。
让对方亲眼看看这刘鋹的回信,至于后续要怎么做,就是赵宋自己的事了。李煜与南唐,都不愿再掺和其中。
不过,南唐国主李煜,为何要劝说南汉皇帝刘鋹归顺大宋,刘鋹的回信又为何在李煜的手中?
此事,不得不谈先一下现今天下剩下的残局,与南汉和中原赵宋的交集。
刘鋹治下的南汉与中原赵匡胤执掌下的赵宋,不是“完全阻隔”。
以往,隔着荆南、湖南与南唐,南方的局面完全打不开,中原的赵宋也就与南端的南汉“不通”往来。
但随着荆南、湖南、后蜀等割据政权被赵匡胤一一消灭,楚地与蜀地尽皆收入版图,赵宋王朝就与南汉王朝有所接壤,自然也就可用“互动”。
双方第一次的交集,是在乾德元年,赵匡胤派兵刚刚收复了湖南与荆南。
下一步,赵匡胤正准备筹划着,要如何进军蜀中,攻取后蜀。
此时,南汉皇帝刘鋹,见楚地易主,发生了这么大的动荡,便主动出兵,想要趁此机会捞上一笔,派兵袭扰赵宋刚刚收复的楚地。
当时,正留在楚地处置战后事宜的潘美,便与来袭的南唐军队打了一仗。
毫无疑问,潘美一举将之击溃,南汉的军队便自觉退了回去。
双方第二次的交集,就发生在近期——开宝元年,赵匡胤当时正欲亲征攻伐北汉,挥师直指河东。
南汉皇帝刘鋹得知了消息后,准备趁赵宋兵力顾及不暇,再次向中原发兵。赵匡胤目光放在北方,却也在南方留了后手,南汉来袭的军队被潘美再次抵御住,又一次将其击溃。
不得不说,南汉皇帝刘鋹的战略眼光,还是挺不错。
这两次主动攻打中原,都是挑选了一个“好时机”,只可惜没有“好兵力”,被有意在楚地布防的赵宋给轻易抵挡。
南汉的两次,都是草草以败局收场,没有取得任何的收获。
而反观赵宋一方,因为皇帝赵匡胤先是准备攻后蜀,又是调集兵力征伐北汉。
两次所选的战略目标,都不是可以轻取,赵宋王朝在战事前期都为这两场战争做足了准备,必须认真对待。
相比之下,南汉的小打小闹,没有惹出什么大动静,也没什么大的威胁,赵匡胤自然也不准备因为这两次小的摩擦,就忽然调转矛头来攻南汉,以免打乱了自己整体的战略布局,得不偿失。
于是,这两次南汉对于赵宋王朝的侵扰与挑衅,都只是点到为止,弱的一方打不赢,强的一方不想打,两国这数年以来都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不过暂时不管你,不代表皇帝赵匡胤不会记得这笔账。
赵匡胤格外的“宽容”,只限于自己“顾应不暇”时草草应付应付。
等到赵匡胤可以腾出手来,那随便翻翻旧账,这些曾经对中原赵宋王朝有恶意动作的,那就危险了。
此时的天下战局,荆南、湖南、南唐,尽皆归入中原。
北汉,赵匡胤此次亲征失败,却也打得刘继元只剩些残兵,短时间没有精力再侵扰中原。
南方还剩下的几个割据政权中,吴越,已经向赵宋王朝表示了臣服。
而南唐,见赵宋在中原取后周而代之,还在一点点扩张自己的版图,国力比之前更为强盛,南唐也是保持了后周一朝时对于中原王朝的好心好意,与如今的赵宋交好。
吴越与南唐,就这样“委曲求全”,两国皇帝仍旧暂居着国君之位,继续享受着一方的安宁,不愿与中原赵宋交恶以免惹来祸端。
唯独剩下的,就是这南汉了。
这南汉,胆子又大,敢主动来惹中原赵宋,脾气又差,丝毫不愿与中原“友好往来”。
南汉,本就已经成为了赵匡胤征伐天下的下一个目标。
但是,在出兵之前,依旧要试试对方态度,或者说,表明一下赵宋的“好意”。
照例,两国军事开战前,政事上,先互相往来一番。
而赵宋与南汉关系太差,中原与南汉久不通往来,自己不了解南汉的国情,也与南汉的皇帝不熟。
赵匡胤于是转念一想,南唐与南汉接壤,两国在五代十国的数十年间,虽说不上交好,但关系还算是有些基础,互相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是有的。
于是,赵匡胤便下旨,要南唐国主李煜,代自己向南汉的皇帝刘钧写封信去。
要李煜向南汉代为表示中原赵宋的意思,只要刘鋹愿意归顺,就饶过先前的各种罪责,两国还能好好来往。
那信中的要求,也就只有两点:
称臣,纳贡。
除了这些,赵匡胤也不想再提别的复杂的要求,臣服或者不臣服,一句话的事。
然而,中原皇帝赵匡胤有意先书信试探,南唐国主李煜亲自代为操办。
而南汉的皇帝刘鋹,却囚禁了南唐派去的使者,并且在回信中断然拒绝了向中原称臣纳贡,信中言语甚是十分不逊,丝毫不把南唐与赵宋放在眼中。
这南汉皇帝刘鋹的傲气,也是对其几位先皇有所继承。
当年,南汉开国皇帝刘䶮就对中原的后唐王朝十分蔑视,称呼中原后唐皇帝为“洛州刺史”,十分心高气傲。
这南汉的几位皇帝,在性格、性情、能力、作为上,当真是“一丘之貉”。
这封刘鋹烫手的回信,南唐国主李煜收到后,自然是不愿握在自己手中。
于是,在收到回信后,李煜当即转手交与中原皇帝赵匡胤。
南汉接下来的国运如何,就让自己去面对中原赵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