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迁都之争(其二)

作者:高梁河车神 更新时间:2021/8/23 17:01:25 字数:3365

脚下,此处,曾经,也曾是一座繁华的都城。

曾给与了百姓们太平与安逸,同时,却也见证了一个朝代的衰败,以及天下动乱的兴起。

自己,曾出生于动乱之中,饱受过这乱世之中的艰辛,看过黎民百姓的苦痛与挣扎,见过高官权贵的心计与斗争。

这一生,艰难奋斗,至此,居然在自己手中,真有希望能见到太平盛世?

赵匡胤独自立于洛阳旧时国都,看着夕阳西下,心中感慨万分。

朝代更替,历史兴衰,总感觉,曾是那么遥远与陌生的东西。

自己年轻时,在这乱世亲自走上一遭,感受过了人情,经历过了世事,留下了一心的迷茫,却还是坚定奔赴前程,励志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一身抱负与终生愿景。

结识了周世宗、义姐柴荣后,赵匡胤终于找到了自己奋斗的目标,为了她那个“三十年”终结乱世、一统天下、养息安民、繁荣昌盛的愿景而拼搏。

最终,大业未竟,斯人已去。自己继承了她的遗志,建立起自己的王朝——赵宋,向着那个愿景不断努力。

直至今日,一个黑暗压抑的乱世,即将在自己手中终结时,一个繁荣稳定的朝代,即将在自己手中建立时,那个曾经无限遥远、只能在心中、私下畅想的愿景即将要实现时,赵匡胤的心中,突然生出一种陌生感,落寞感,甚至是恐惧感。

当一个人一无所有时,他可以无所顾忌,为了那个愿景去不懈努力。

而当一个人即将触碰到自己的愿景时,他又会患得患失,想要极力保留这得来不易的美好。

自己,将要一手建立的这个太平盛世,在未来的某一日,也会像这洛阳一样,只留下一处破败、萧条、老旧的国都吗?

“陛下。”

一人突然开口,打断了赵匡胤飘远的思绪,从这日落的余晖中收回视线来。

“光义?来了。”

“嗯。”

来者,正是自己的妹妹,也是当今的晋王与开封府尹——赵光义。

“此处无他人,随意坐吧。”

不再举目远眺,赵匡胤指了指,与赵光义一同在一旁的座椅上随意落座。

“迁都之事,你有何看法?”

很快便回过神来,赵匡胤不再于方才的遐想中留恋,直接向对方问到。

此次,皇帝赵匡胤,会将白日里唯一的缺席者赵光义叫来,所为的,就是问询“迁都”一事。

作为亲王,作为赵家的子孙,作为赵宋的臣子,赵光义,对于迁都之事,都有权说说自己的想法。

随口边问起,一点也不严肃,一点也不拘谨。

就如随口聊起一件稀松平常的家事,如今,一人为皇帝,一人为亲王,许久未有机会如此机会,单单作为家人与姐妹,来随意闲聊。

“迁都之事,牵扯重大,想必姐姐也已问过百官的意见,他们不会支持的。”

赵光义虽未亲身参与进迁都之事的讨论,但现在也已经知道了,关于迁都,今天百官们对于皇帝的劝谏。

不用多想,官员们肯定不会同意皇帝赵匡胤此时突然提出的迁都之策。

自然,赵光义也肯定能够预料到,百官们的劝诫,赵匡胤不会那么容易就听进去。

在坐于皇位,执掌朝堂的这十余年间,皇帝赵匡胤针对许多事情,都展现了雷厉风行的一面,大刀阔斧地进行革新,虽然偶尔起初也会遭到反对,但最后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此次迁都,应当也是思虑良久,在百官面前,赵匡胤显露出的态度很坚决。

但是,此时应当还是有些徘徊不定,经过了百官们的轮番劝谏。

不然,也不会这么晚了,突然将自己召来,再来询问迁都一事的意见。

赵光义面对赵匡胤的问询,也是毫不迟疑地回答,迁都之事太过复杂,百官们一定不会支持,却没有立即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想法。

“其实我也不解,姐姐,为何突然要迁都洛阳?”

今日朝堂之上,百官们,都只注重一点,也只做了一件事:劝谏。

但是未有人询问皇帝赵匡胤,到底为何要迁都,其背后的缘由是什么。

因为其后的牵扯可能太多,这不是身为一位朝臣,能够或者敢于去向皇帝问询或者质疑的。

除非是十分的心腹亲信,或者有什么极为亲密的关系,不然去揣测上意,可是大罪。

这话,也只有身为妹妹的,赵光义敢向赵匡胤问出口了。

“姐姐,真是为了故土难离?”

这些天,赵匡胤所表现出的,是对故土的思念与留恋,但这不该作为一个合格的皇帝的迁都的理由。

尤其,是这样一位终结乱世,将赵宋治理得欣欣向荣的,一位明君。

“此次迁洛阳未已,久当迁长安。”

确实,留恋故土,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

赵匡胤毫不隐瞒,向妹妹赵光义说,自己其实不只是要迁都到洛阳,以后,自己还要继续迁都,一直迁到长安去,才将国都安定下。

“如此迁都……有何益处?”

迁到洛阳还不算完,还要继续迁到长安,赵光义闻言一愣,感觉有点琢磨不透赵匡胤的想法了。

接连迁都,这可是大事一件,一旦做不好,可能动摇一国之基。

“你往那边看。”

没有直接解释,赵匡胤站起身来,伸手一指,赵光义的目光顺着所指的方向看去。

“北依邙山,南邻洛水,东可守虎牢关,西可据函谷关。”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赵匡胤一一指过。

每指一个方向,赵匡胤都说出一个地名,可见对洛阳地形水势,早已是烂熟于心。

洛阳,在北面有一座邙山作为屏障,在南面有洛水紧紧相邻,东方有赫赫有名的虎牢关,西方有颇负盛名的函谷关。

比起开封,洛阳确实不“四通八达”,但是这四方的“天然”优势,同样也是开封所不具备的。

“我欲西迁者无他,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

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

此刻,赵匡胤终于说出了自己迁都的理由:

安天下。

开封作为国都,或者说作为赵宋开国时期的国都,确实很好,洛阳比不上:

一是要完成与前朝的顺利交接,赵宋不得不全盘接受后周留下的国都、官员、体制;

二是在这乱世的割据局面下,开封作为四通八达的“枢纽”,确实适合作为征伐天下的中心。

然而,世事一直在变,天下的格局也一直在变。

经过了这十余年的战争,南方诸地已经尽皆并入中原的版图,马上攻下北汉太原后,乱世即将终结,天下再次迎来一统。

此时,国内四方安定,赵宋要面对的大敌,就只剩下一个——契丹。

在此局面下,赵宋,要由攻转守,打完江山后,更为困难的,是要考虑如何保下江山。

打江山,开封作为国都合适,守江山,洛阳作为国都更优。

这就是赵匡胤要迁都,选择洛阳作为开封替代的原因。

洛阳,四面险固。开封,四面无险可守。

以事实说话,看看如今的开封城,在征伐天下的同时,为了保护国都的安全,天下一半的兵力——禁军,全都驻扎于京城开封。

这笔开支与花费,可谓是十分巨大,且是为了保卫国都与中原的安全所必须的。

如果迁都来洛阳,四面皆有险固可守,便可去除冗兵,精简军事,更好地发展国力,调集兵力巩固边防,而不是一半的战力都被这国都困守,岂不美哉?

而且从历史的原因来看,开封,汴梁,确实很难守。

且不用说五代十国各个朝代的更替时,汴梁城,总共被攻下了多少次。

就是当年契丹,都曾大举直接杀到了汴梁来,灭了中原王朝,引发动乱,这祸根可以说是深种。

一旦边防失利,要以开封为国都来抵御外敌,对于赵宋可不是什么有利的局势。

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迁都来解决。

抛开其他的种种因素,赵匡胤,是一国之君的同时,作为一名战略家,在迁都一事上,目光更加的开阔。

这,才真正符合其性格与城府。

在晋王赵光义这一派,或者说注重皇室权力斗争的人看来,迁都,其背后可能涉及的是皇室内部的明争暗斗,是皇位继承的斗争。

迁都真的只是因为这皇位的斗争,或者真的全然无关么,没人说得清楚。

但据皇帝赵匡胤所说,迁都是为了以后的江山永固,显然要考虑得更为长远、更为深入。

赵宋,确实已经过了开国的征伐阶段,之后要考虑的,就是江山长久永固。

官员们在劝谏时,曾说起种种,洛阳比起开封有各种各样的不好。

但洛阳,有一点一定比开封好:

稳固。

稳固,对于一个开国皇帝而言,是继打天下后,最为宏大的愿想。

站在赵匡胤思考的角度,“迁都”之事,确实立得住脚,只有国都能守下来,才能稳固赵宋的江山。

双方的眼光根本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因此百官们的劝诫,自然也是没有用处。

听罢了赵匡胤说明理由后,赵光义,神情凝重了起来,皱眉思索着。

是赞同,还是反对?

“江山永固,在德不在险。”

许久后,赵光义缓缓开口,说到。

赵匡胤作为皇帝,想要的如果是江山永固。

那按照赵光义的说法,江山是否稳固,真正靠的是国君的品行。所谓的将国都居于险要,能够有所依凭,则是其次。

比方,被赵宋出兵灭掉的后蜀,蜀道难行,易守难攻,其可否说是江山险固?

可就是那么稳固的蜀中腹地,在宋军的进攻下,只是短短几十天,就被彻底击溃,让赵宋成功进驻。

为何?

在于蜀主孟昶治国无方,用人不利,再稳固的江山,也抵不住一位昏君、一名庸君的挥霍与残害。

险,是客观的。但德,往往是能决定一国国运的主观因素。

哪怕开封城不险,赵匡胤治下的赵宋,不也平定了内乱,征伐了外敌吗?

在德不在险……

这一句话,听着,换做赵匡胤同样没有答话。

视线再次眺望向远方,深深思虑着。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