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
华夏帝制之下,谁人不想当皇帝?
帝位,
这权力的最高宝座,谁人不想坐上?
自赵宋建国至今,已经过去了十余年。
而其从后周接手后,比起五代十国前面的几个短命王朝,赵宋,就是用这短短十余年的时间,即将结束这个乱世,天下一片欣欣向荣、黎民百姓安然和乐的景象,其被推崇到最高的皇位,自然有更多人的关注。
不再只是中原一地,而是整个天下,拿下北汉后,更将一统,如此庞大的版图,还是五代十国的乱世以来第一次和平归于中原统治。
而在赵匡胤退下皇位后,下一个会是谁,坐上赵宋的龙椅,执掌这天下?
开封府尹晋王赵光义,坐着开封府尹的位置,身居如此庞大的权势,更是赵宋皇室亲王,被视为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而在赵光义自己的心中,不能说对皇位没有任何一点念想,毕竟执掌天下的大权摆在眼前,没有任何一个人会不动心思。
皇位……皇帝……那是曾让多少英雄豪杰争破头颅,那是曾让多少千古明君留名青史的高位……
赵光义,心中也有最个抱负,也有最个梦想,坐上皇位,超越她,超越面前之人。
但是,就在如此重要的立储君一事上,皇帝赵匡胤,却是一直没有明确的表态。
是亲王赵光义,还是几位皇子?成为朝堂之上关注与猜测的重点,但兹事体大,无人敢搬到台面上来,无人敢明面妄议。
毕竟,储君,皇位,一眼不甚,触怒龙颜逆鳞,怒火难承。
这十余年,关于皇位传承的暗流,一直未曾平静过。
可如今,当皇帝赵匡胤,如此直白地在自己面前说起,问自己想不想坐上这个皇位时,赵光义的心中并不高兴,而是全然的惊讶与紧张。
面对这个问题,自己该如何作答?
遮遮掩掩、支支吾吾,暴露了自己心中的犹豫。
结合今夜整个的过程,赵光义不免思索,难道是在刻意做了这个局,好试探自己吗?
对于这样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哪怕是最让人心中皇位摆在自己面前,赵光义也是万万不敢开口随意应下。
一旦应答有误,要是事后不对,皇帝可还在位,觑觎皇位可是大罪一件,自己承担不起这个罪名。
姐姐赵匡胤,最爱喝酒议事。
醉了酒,陈桥兵变;醉了酒,削除兵权。
今夜醉酒,若是有意,自己这开封府尹与亲王的地位和身份,甚至也可以顷刻间便自身难保。
此时,听得赵匡胤还在屋外独自的呢喃,屋中坐着的赵光义,脑中还在飞快的思考着,快速组织着自己的语言,稍后到底该如何说?
片刻后,赵匡胤收起了玉斧,又走回屋中。
“如何?”
火光慢慢烤着火炉上,新的一壶酒,已经再次温好。
赵匡胤催问到,再次将两人杯中的酒斟满,等候着赵光义给出的答复。
“德昭与德芳,如今也已长成,都可堪当大位。
陛下,何不让德昭与德芳……”
赵德昭与赵德芳,是皇帝赵匡胤膝下,最为年长,且最有机会被立为太子的两位皇子。
赵光义没有回答自己到底应不应下这个皇位,而是先退一步,反问赵匡胤,为何不让赵德昭与赵德芳两位皇子来继承,毕竟这样才符合千年的帝位传承制度。
而自己上位,总是会受到一些非议,更不敢明确表态。
“德芳,尚且年幼。
德昭,如今初有能力,但资历太浅,要掌大局不易。”
赵匡胤摇了摇头,确实,按照嫡长子制,或者从历来皇位传承的制度来看,传位于皇子才是“正统”,而且肯定也有不少大臣会支持。但自己却认为,这两位皇子都并不合适。
德芳,年纪还太小,赵匡胤不可能让其坐上皇位。
德昭,年纪虽然合适,但是刚刚出去历练没几年,还没有熬出头,都还未被封为亲王。
这二人,虽是皇子中最有希望继位的,却仍不合赵匡胤的意。
“你可还记得,当年母后,曾对我三人说过什么?”
调转话题,赵匡胤突然又提起了当年杜太后驾崩前,向赵匡胤、赵光义还有赵普,三人说的那番话——“金匮预盟”。
在杜太后的遗命中,后周一朝,就是亡于继位者太过年幼,无力掌权,才如此轻易地就被赵宋夺了政权,建立新朝。
而这种情况,在五代十国政权交替的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太多次。而杜太后,自然是不希望赵宋王朝也“重蹈覆辙”。
于是,立下遗命,要在赵匡胤之后,不将皇位传于皇子,而是传于赵光义。不按照嫡长子的传承制度,而是按照赵氏皇族中的年龄往下排,将皇位一个个的传承。
当然,这一“金匮预盟”,因为当即遭到了赵普的强烈反对,并没有在当时确切定下。
“母后是以当时情况留下遗命,可如今国内太平,天下……”
听赵匡胤的意思,似乎是想遵从当年杜太后的遗命,将皇位传给赵光义。
为此,赵光义还想“拒绝”一番。
其实就如当时赵普所反对的那样,杜太后的角度,是站在赵宋刚刚建国的角度出发,若是皇帝赵匡胤有个什么不测,几位皇子年幼,确实难以当事,才让赵光义作为皇位的候选人。
但是这十余年过去,几位皇子也在逐渐成长,赵宋这一国家也逐渐稳定,走向了繁荣,不可与五代的乱世同日而语。
因此,“金匮预盟”的“正确性”,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情况的变迁,而有所不适应。
就算赵匡胤不遵照遗命传位于赵光义,而是将皇位传于皇子,百官中也无人敢有异议。
“非也,如今,天下尚未太平……”
见赵光义想要说什么,赵匡胤却是先开了口,将其打断。
在朝堂百官与黎民百姓看来,或许,经历过了五代十国的动乱后,赵宋一朝,开国十余年,接连收复诸国,不断发展经济,能有这样的功绩与光景,已是十分满足。
但是,在赵匡胤的心中,还是不满足,还是有所忧虑。
行百步者半九十,越是这种关键时刻,越容易出问题,越要行事小心。
“我中原,已久未与契丹大战,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若是此时生变,恐契丹来袭,必须稳住局面,不得有任何闪失。
不然,前功尽弃。”
当年,周世宗柴荣,是何等的踌躇满志?
攻淮南,收三关,曾有不世之功,身后追随的一众将领们,何人不曾期望能够在后周的旗帜下,见到这太平盛世?
然而,就是因为周世宗柴荣突然的病故,引发了一场变故,葬送了一个王朝。
作为亲历者,赵匡胤的体会,是最为深切的。
自己当好了十余年的皇帝,可这赵宋的江山,今后该如何坐稳?
身为皇帝,对于储君这般大事,赵匡胤,怎会没有考虑过?
自杜太后驾崩,提出“金匮预盟”的遗命后,赵匡胤就一直在思考这件事。
这件关乎赵宋江山,是如先前数朝般短命,还是能安稳永固的大事。
单从自己的角度来看,摆在赵匡胤面前的,谁来当赵宋的第二任皇帝,无非就两个选择:
一是自己的妹妹赵光义,二是自己的几位皇子。
换做其他皇帝,可能,这不是一个难题。
可,赵匡胤,重情重义。
这一点,曾经的国君、同僚、家人、朋友、亲信、臣子,都清楚得很,包括赵匡胤自己,也很是清楚。
正是凭借这份重情重义,使得赵匡胤能够在乱世中立身,能够一路克服险阻往前,能够得到器重建功立业,能够受到拥护有今日的成就。
但,正是这份重情重义,成就了赵匡胤,却又是赵匡胤最难迈过的一道坎。
其实,赵光义与赵德昭或者赵德芳继位,差别大吗?
或许作为长辈,让自己的血脉继位,既符合华夏帝制千年来的传承制度,也能满足赵匡胤的“私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作为一家之长,或是说赵氏如今的当权者,赵光义、赵德昭、赵德芳,这些都是自己的至亲,都是赵家的子孙。
连一个毫无真正血缘关系的“赵普”,无论是赵匡胤当年在外打拼,还是后来坐上了皇位,都能不改亲切地以“宗亲”相待,又何况,这真正血脉相连的亲人呢?
什么私心,什么狠心,赵匡胤知晓,自己太难做到。
摇摆,不定,是赵匡胤这十余年来,将自己全部的心思都寄托在一统天下的宏愿上,而来逃避皇位的继任者之事。
可如今,乱世终将结束,天下即将一统,自己已经坐了十余年的皇位,也不可能一直坐下去,还是要交到下一任的手中,这个问题,终是无法回避掉。
实则在赵匡胤的想法中,这十余年的反复纠结中,已经有了一个想法——能人居之。
赵光义,遵照杜太后的遗命,在赵宋朝的内乱稳定下来后,就被封了开封府尹,代为打理京城事务。
而皇子赵德昭,也是被赵匡胤早早就放出去,让其自己在外打拼,建立起属于其自己的功绩,才会被封王。
在赵匡胤的心中,赵光义、赵德昭、赵德芳,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选择,但是又有一个合适的标杆。
不是依据杜太后的“金匮预盟”,也不是遵从传承千年的“嫡长子制”,而是谁真的有能力坐稳这帝位,赵匡胤才能放心将大权交与其手中。
能者居之,才不会让自己打拼了十余年的天下,也如前朝乱世那般葬送。
于是,这几位皇位的竞争者,在赵匡胤的一番权衡之下,很明显,赵光义的权势,在开封城内,在朝堂之上,已经无人可比。
自己的几位皇子,在这十余年间,确实有所成长,但还是不够,未能达到赵匡胤心中的标准。
皇位,在许多人眼中是莫大的权力,但在赵匡胤看来,是必须肩负的责任。
之所以会有如此多人尊崇赵匡胤,正是因为赵匡胤担负了自五代十国以来,十余位国君未能担负起的重任,克服了想也不敢想的难关。
开国,难吗?
在这纷乱割据的时局下,赵匡胤能够结束乱世,拓张中原版图,开启一国基业,难!
五代十国的十余位国君,包括周世宗柴荣,都未能完成统一大业。
而如今,这最难的一步,似乎已经被赵匡胤领着赵宋走完,赵宋的前景一片大好。
可这最后一步,如果赵匡胤真的走不了,必须要让人代为走完。
虽然北汉如今不堪一击,但还有契丹大敌仍旧虎视眈眈,并不能让赵匡胤放心、安然地离开。
自己需要一个人,一个能够稳固赵宋的朝廷的人,来坐上这个皇位。
要守住这自己开创下的赵宋基业,太难,更难。
不能有任何马虎,不能有任何闪失,不然就功亏一篑,千古骂名。
两位皇子,赵德昭与赵德芳,在这十余年间,因为忙于南征北战,赵匡胤只能让他们独自去历练,而没有时间亲自好好培养。
如果,自己还能再多活上些时日,好好教导教导自己的几名爱子,继承自己的遗志与治国手腕,那么赵匡胤相信,他们一定可以接过自己的重担吧。
只可惜,可能,已经没有这个时间了……
只看眼前,只看当下,赵光义,更为合适。
赵光义,身为亲王,又居开封府尹,还亲身经历过这段赵宋开国的艰难时期。
虽然无甚耀眼的功绩,但是资历摆着,自己所交与的任务,也都好好完成,未有大的过失。
能够将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更靠一己之力发展出如此庞大的权势,在朝堂的权力之争中,竟然能将如日中天的赵普给扳倒。
不看别的,单看其能力,赵光义,无人可及。
这个曾经,只能在背后仰望自己的小女孩,如今,也已经不容小觑了。
“如今,只有你,最能当此任。”
赵匡胤,再次挑明了话,赵光义,就是自己最后要选的那一个。
“可!”
再次抬手将赵光义打断,赵匡胤,缓缓站起了身子。
“姐姐我,已经老了啊。”
一句话说出,曾经历练无数磨难,永是坚定与冷静的赵匡胤,突然间尽显疲态。
赵光义抬起头来,借着烛光,端详起面前之人。
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惹祸生事,离家出走,一身侠义独闯乱世的莽撞少女。
也已不再是后周一朝,跟随在义姐柴荣身旁,血战沙场、建功立业、意气风发的将帅。
更已不再是赵宋朝堂,高高坐于龙椅之上,图谋四方,执掌天下,成就大业的开国皇帝。
现在,在赵光义眼前的,只不过是历经了苦难、艰辛的一位年迈之人。
“当年,我曾教育你时,你可还记得我与你说过什么?”
看着眼前之人,赵光义也才恍然觉悟,原来时日已经过去如此之久。
赵匡胤开口,问到对方,可曾记得自己当年的教诲。
“要我超过你。”
那是在登上皇位之前,自己对于妹妹赵光义,许久的期望。
语气坚定地答道,赵光义的心中,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
“你既有自信,姐姐便相信你。”
点了点头,赵匡胤,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语气,却仍有些落寞,
“匡义,我赵宋大业还未竟啊。”
自从赵匡胤登上帝位之后,“匡义”这名字,已是有多年没有听见。
如今,再次唤起,已物是人非。
赵宋的大业,在赵匡胤看来,只是刚刚开始,还未有完成。
真正的太平盛世,真正的江山永固,才是赵宋真正的大业。
“二姐不在的这段时间,家里就交给匡义了。”
一如当年,赵匡胤爱抚地摸了摸妹妹匡义的头。
“陛下……”
“你如此唤我,让我,怎能走得放心?”
“姐姐……”
“嗯。”
脸上,终是笑得宽慰了些。
赵匡胤慢步走出屋门,大雪在月辉的映照下,满目雪白。
在这白茫茫一片之中,赵匡胤,似乎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
匡胤…大哥…义妹…将军…陛下……
这一个个身影,曾经在此动荡的乱世之中,在自己波折的一生之中,走在了赵匡胤的前面,如今自己……
“天下太平……”
那个,自见过这乱世的残酷后,就常挂在嘴边,记在心中的宏愿,一直未曾忘记,却也未能真正见到。
开宝九年,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