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岛高级中学校是所奇怪的高中。
这样的高中能在中国严峻的教育竞争中生存下来简直是个奇迹。
以“自由”作为其最响亮的招牌,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学生。
没有早晚自习,没有出勤率考核,没有节假日补课,没有恋爱限制等等,中国传统高中拥有的规则,这里全都没有。
而且,学生可以自由出入秋之岛,非校方的成年人却禁止入内,就算是探视的家长也需要先行办理许可,而这个许可的主要条件,是学生的同意。
相对的,学生必须接受寄宿制的生活管理,虽说如此,秋之岛校园中有一条店铺齐全的商业街,小到甜品店咖啡馆茶餐厅,大到书城电影院KTV,应有尽有,并且,甚至连酒吧夜店这种富有成人气息的设施也存在着。
可以说,岛内的生活,甚至比岛外还要精彩。
偏偏就是这种放羊式管理的学校,占据了全国高中数一数二的地理位置。
舟山群岛中的秋之岛,四面环海,有大桥连接舟山市,岛上风景秀丽,气候怡人。
事实却证明这所高中占了这片地是有道理的,这里的升学率高得吓人。
重本率百分之百,九八五大学的升学率都几乎是百分之百。
难以理解,甚至能说是对传统教育制度的挑战和嘲讽。
但这只是外人的眼光,要是真的认为学生在这里每天玩得很开心,还能有优异的成绩,那就大错特错了。
“自由”的背面,是“竞争”,这才是秋之岛高中真正的主题。
举个例子吧,把高考比喻成一份工作,传统的高中教育,就是每天分配定量的任务,情愿也要做,不情愿也得做,按部就班慢慢来,按期交工,不早不晚。而秋之岛的教育制度,就是直接把工作整体丢下来,只定一个截止日期,凭学生随意安排,每日工程量可大可小,最后是什么样就什么样。
按理说人缺少了高压就会懈怠,不然所有学生都去自学,就没必要来学校了。
但是,人是集体动物,而且是拥有着强烈个性的集体动物,尤其是高中这个年级。普通的高中,学习的主导权不在学生手里,绝大多数学生跟不上或者不愿意跟上那种学习的氛围,因为那种压力是外来的,是强制性的。可是当学习的主导权到了学生这里,学生拥有了学习的“自由”之后,他们很快会形成一种氛围,一种各个小团体都彼此不同的特殊的节奏,这便是“自由”产生的动力,由内而外的力量,当然比强迫性的力量来得持久。
事实上,这更贴近以后社会的形态,进入社会,不会有人再强迫人去做些什么,想要成功,终究是靠自己,这也是当初采用这种制度的灵感和初衷。
如今的秋之岛高中,生活节奏很快,学生们都有着自主的意识和能力,氛围说不上是积极向上,但经历过这种气氛熏陶的学生,一定能最快地接入社会的轨道。
最初的成功让这种理念在秋之岛高中风行,越来越多平时根本想不到会出现竞争的东西也被引入了竞争。
比如,秋之岛高中,有着两个学生会。
原本只是校长酒后的一句胡话,却被邀功献媚的主任们谨记在心,迅速地推行开来。
其中的一个,名为「秋之岛高级中学学生会」,名副其实,相当正常。
另外的一个,就连名字都没固定下来,目前活动一直休止中的学生会。
因为学生会的职能就那么多,就像不能用两个国家的法律审一个案子一样,两个学生会的存在必定会引起无法管理的局面。
当然两个学生会都为了成为正统的能够执行规则与职能的学生会,进行了一番竞争,最后,「秋之岛高级中学学生会」获得了胜利,另一个学生会只好退出,渐渐销声匿迹。
但是,近来这个学生会又有了重新开始活动的迹象,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喂喂喂教练,你这序章和后面的风格完全不一样啊。”帅气的男子把A4纸稿扔在桌上,敲着桌面说。
“开篇当然要这样写啊,交代设定难道还必须有趣起来吗?”写稿子的男子反驳道。
“所以说啊所以说你作为小说家还是太嫩了。”帅气男子摇了摇头,“明明一米八的个子怎么写出来的东西还不如个一米四的呢?”
“第一次听说写东西是按身高分级的喂!”
“唉呀唉呀,总之怎么说呢,完全没有我们学生会的风格嘛,你好歹也当过这个组织的头头,写出来的东西像是那边学生会的那些家伙的宣传资料一样,正式过头了。”
“好好好,那贺至大人指导一下该怎么改。”
“比如这里,‘最后,「秋之岛高级中学学生会」获得了胜利,另一个学生会只好退出,渐渐销声匿迹。’,你难道不该用三千字描述一下当时那群家伙用了什么卑劣的手段才获得了胜利吗?”
“这个你比我清楚吧!是你比我先当上会长!况且真的有什么卑劣的手段吗?”
“没有哦。”
“那你让我去哪儿给你变三千字出来!”
“历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嘛,哪位先生的名言来着?”
“司马迁爷爷一定恨不得让你来上一百次宫刑吧……”
“嘛嘛,总而言之,虽然风格有点奇怪但也不算什么大问题,奕菲她也看过了觉得还能接受。那么,你打算从哪儿开始写呢?”
“那果然是我进学生会的时候吧。”
“啊,是三叠纪还是白垩纪来着?”帅气男子“啪”的一捶手。
“恐龙已经灭绝的公元2013年,混蛋。”
“唉呀,现在已经很适应这种吐槽了嘛。”
“谁让你满嘴永远都是莫名其妙的梗……唉,哈哈哈哈。”
写稿子的男子和帅气男子坐在狭小的学生会室里相视而笑。
如今的这两人,都已经从秋之岛毕业了,能再在这里相距,实在是不易。
而他们第一次见面,的确是在2013年,王右文升入高二,贺至进入高三的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