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无名呼来

作者:名和行年 更新时间:2015/1/20 12:12:48 字数:4210

明石同学这样做的意义何在?连续地从我身边让若干个圆形的物品失而复现,既不意在对我与他人的生活造成妨碍,又不是对我在明面上设下什么难题。包括这最近一次,我将我故意拿走的一个灯泡算在了灯饰的个数缺口上,明石同学虽然是事件的制造者,却并没有加以点破,唯独在眼神上,对我发出了疑问。

由于事件并不会造成什么大的影响,甚至在观察力不足的人眼中,根本不会被察觉。所以我也并没有对事件的影响投入过多的关注。我所在意的,是明石同学做出如此举动的动机。由于整个事件并没有显示出完结的迹象,我便打算等待着明石同学的下一次行动,再从中提炼线索。

按照数字的规律,明石同学选作目标的物品,应该是数目为八,同时具有类似圆形的外貌特征。不过,随着数字的增多,物品的目标也变得更好锁定。毕竟,同样的圆形物品备上八个,生活中这样的需要并非很多。而目标若是如黄豆一般,虽然个数繁多,但根本没有计数必要的东西,相信明石同学的本意也不会做出如是选择。

平安夜的那一晚,我在草稿纸上斟酌着准备发送给亲友们的短信。我在重要的日子的前一晚,总有些不太愿意入睡。因此,我打算将这些短信留在恰好跨进圣诞节的那一分钟再发送出去。现在,离日期变更尚有一些时间,而预定的短信则早已在草稿纸上敲定。百无聊赖之间,我正将这些短信用规矩的楷书进行誊写。

偶然间,我的手机响了起来,有人在此时给我打来了电话。在这么晚的时间,或许对方有什么要事找我吧。但当我拿起手机查看来电显示时,却发现,那是一个我根本不熟悉的号码。

正当我在疑惑,为接听与否犹疑不决时,铃声戛然而止。手机屏幕上的提醒自然也变成了一通未接电话。我将记录打开,望着那个未知的号码思索起来。我再次确认了,我的印象中并没有关于这个号码的任何信息,它的归属地依然是这个霞浦市。

只来电片刻的电话可是需要相当的警觉的。现在,不少诈骗手段的实现方式便是利用这种片刻的电话。但凡接电人打回,便掉入了一些诈骗行业的广告,或是带有吸费性质的某些陷阱。不过,这种背后是陷阱的来电往往是外地号码,若是本地的诈骗团伙,为了避免被本地人接到后进行举报,理应也是不向本地号码发送诈骗信息的。也就是说,尽管它的表象很像一通带有陷阱的来电,我却并不认为它的危险性很高。

接下来,我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这个号码。发现它也并不是某个知名机构的电话号码,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便可以认定为普通的民众私人电话。但,这个电话的状态依然不得而知。基于以上判断,我试着回拨了这个号码。然而,很快地,电话被人为地挂断了。

如果是带有陷阱的电话,在我回拨时,定然是播放其中设定好的语音信息。如果是广告投放等性质的电话,自然也不会人为对此进行挂断,而是由系统播放无法接通之类的提示音。这个电话有特殊铃声,又戛然而止,并没有随后的系统提示。可以判断,这个电话此时处在有人值守的状况之下。

既然电话有人值守,相信在我的思绪过脑的一分钟时间内,那个电话的外界状况并不会发生多大改变。那么,也就可以肯定,刚才的铃响,是有人刻意拨打了这个号码。

这里又存在几种解释。一种是获得了刚结交的某人的电话,却因为记忆问题拨错号码,以至于错接到了我的手机上。不过这种情况下,接听人应该是等待我接听,然后通过声音和随后的语言交流,互相了解“打错号码”的事实,而非拨号后迅速挂断。若是这个人一时手误,心里是记得正确的号码而拨打了我的号码并随后挂断的话,在我回拨时,他应该已经在使用正确号码并且在通话中,我的回拨便不应该被人为切断,而是应该由系统提示正在通话中。

还有一种解释是,有一位和我的处境略同,此时正处在百无聊赖当中的某人,用拨号的方式误打误撞,碰中了我的号码。然而,这个可能一来太过于巧合,发生率太过低下,二来,既然对方处于百无聊赖的状态,那么,对于我回拨的态度也不该是摆出一副即刻切断,显得该人正有着充分理由在行动一般的感觉。

在排除这两种无意间拨打我电话的可能之后,我的反应是,这个电话,是有意地指向我的。当然,这里依然有“有意的有意”和“无意的有意”两种情况。前者是指,对方有某些事由需要联系我,知道我的号码,并且有针对性地等待着我的回音;后者是指,对方的手机中存有我的号码,此次事件的发生,属于对方的一次意外。

在这两种可能中,显然,后者的可能性较大。无论是响铃片刻的来电,还是迅速被切断的回拨,都不是主动有事联系我的人应有的反应。于是,我应该就第二种可能的基础,即“对方存有我的号码,而此次的来电出于无意”的前提进行下一步的推想。

对方既然存有我的号码,那么,在通讯录里,必然有一个我的备注名。如果是我的名“ふちこ”的话,ふ位于五十音顺序的中部,在无意间被抽到的可能相当之小;而备注名是姓开头的“かも”的话,可能性便大了一些。不过,从这里可以得到一些推论:由于这个国度的姓名,以あ行假名起头的姓非常之多。我这个排在か行的人被这鸳鸯谱点上,说明其通讯录中,本该占有相当数量的,あ行假名起头的姓名并没有多少。

由此可以看出,这位呼叫者的通讯录中,存储的姓名恐怕也并没有多少。从其无意间拨出这个号码来看,恐怕我的姓名未经多少上下滚动,便被手指无意间碰到。

无意间碰到了手机的某个部位,便拨打了我的电话,由此似乎可以判断出对方持有手机的机型。如果对方持有的是旧式的按键手机,需要至少在无意间触碰到上下的调整按键和通话键。因为,一个有些成型的通讯录里,一个あ行假名的姓名都没有,未免太不合逻辑。要将选中号码调整到我并拨号,便需要按动上下调整键和通话键。这些键往往分布在按键手机的中心,并且,按下这些键需要一定的力度。若是按键手机,我认为,其无意间拨打我的号码的可能性并不大。

所以,我将对方的手机判断为触屏手机。触屏手机的操作系统,往往在通讯录名单的右方有一个快捷拨号区域。触屏手机设计了拨号键的非常少,我认为,无意间拨出的电话,是触碰了屏幕右方的一列拨号区域所致。不过,触屏手机并不存在选中某个名单的需要,从这里得到的线索是,无意拨出号码,是对方持有触屏手机,并且触碰了通讯录的右方所致。

触屏手机在锁屏的状态下,是不可能显示出通讯录的。所以,当时手机必然处于活动状态。而处于活动状态的手机,本该是有人在操作着屏幕才会活动的。然而,操作者会在自己操作时,产生误拨某个号码的可能吗?

我的思考给出了这样一种可能。操作人将自己的手机翻到了通讯录,然后,翻转手机,拿给对面的某人看。将手机屏幕给对面的人看时,往往手指停留在屏幕边缘,但此时,自己的视线会被手机机身遮挡。出于未知感,手指会不自觉地收拢,进而触及屏幕边缘的拨号键。这,或许便是拨出这个电话的原因。

于是,我拿起了自己的手机,摆出了展示给对面的人的姿势,又得到了一些线索。当用右手拿起手机时,接触右边屏幕的是拇指的侧端,这个部位的识别似乎并不如何灵敏。而左手拿起手机时,触碰右边屏幕的,便是左手并列的四指。从这里得出,很有可能,这位误拨电话的人,是在用左手拿起手机将通讯录展示给对方时,无意间手指触碰了通讯录上我名字后方的拨号键,从而拨打了我的电话的。

我的电话在友人圈子间是公开的,两年来,不少在学习生活中有所接触的朋友、职务关系接触的社团负责人等等也通过手机进行过联系,在当上会长后,联系方式也公布在了学生会室外的公告栏上。所以,我并不打算从“因为这个人知道我的手机号码,所以这个人有着以下的特征”这个角度去思考。毕竟,校内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得知我的号码并将其存进通讯录中。不过,我也可以大致确定,对方是一位霞浦高中的校中人。

然而,我却愿意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拨号人的特征。现在的时段是离跨入圣诞日不远的午夜,而拨号者却将自己的通讯录调出,展示给身边的另一个人看。那么,这位拨号者在做什么呢?告诉另一个人我的电话?显然不是。那样的话,应该念出显示屏上的号码才是。

既然已经判断,对方有将显示屏展示给对方看的动作,不妨想想这个动作的意义。手机显示屏再大,距离不够的话,外人也是无法看清显示屏上的字的。拨号人的展示目标位于其对面,可见,二人的关系并非亲密。否则,二人是可以朝着同一方向观看手机上的信息的。从这一点又可以看出,拨号人向对方展示通讯录,其要表达的意思,也不应该是通讯录上的具体内容。

二人在这个时段处于面对面的对话状态,其人际关系可以做出并不紧密的推断。然而,结合时间背景来思考,这个推断又有些不确定。若是二人的关系并不亲密,现在已经是静夜时段,二人的居住地若是不同的房屋,此时又怎么能相容在一起呢?因此,我将两个推论结合到一起,得出了这么一个想法:这是一对居住地相同的亲缘者,二人的人际关系却并不如何亲密。

关系并不亲密的双方,其中一方为何要将通讯录展示给另一方,这个动作在表达什么意义呢?恐怕,在对方的认知里,拨号人的通讯录似乎不应该是某种状态,而拨号人则拿出自己的通讯录对这句话做出否定。也就是说,此时的二者,似乎依然没有结束对话。因为在随后,我回拨过去时,迅速被对方切断。

切断我回拨的,应该是对话的另一方。在争论中影响到外人,在常理上,也会先以接听,再歉意地说明“拨错”的事实。而像这般无礼、迅速地切断回拨,恐怕在心中已经感到失礼的人眼中并不太可能。更何况,拨号者的身份很大程度上是霞浦高中的人,而该人所误拨的号码,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会长。

对话的另一方在拨号人展示通讯录后,夺去了手机的控制权,由此看来,拨号人在争论中处于下风地位。结合上面的结论之后,我似乎得出了一个结论。

误拨我电话的人是若叶青同学。这位同学平日里行事孤僻,在校中也处于被孤立的地位。在学校没有朋友的她,我曾经对她施以援手。在她的手机中,或许便存有我的电话。不过,由于与她的交流,大多以她主动造访我家为主,所以我也并没有她的手机号。

这一晚,她与她的姐姐住在一起,而她的姐姐似乎又念叨着她没有朋友的事实。她便拿出了手机的通讯录争辩,通讯录上,似乎有着她在公告栏上看到的学生会主要人员的联系方式。不过,她的手指无意间碰到了拨号键,于是,就有了之后的事件。

她的姐姐是谁?自然就是她了。若叶家的父母在早年离异,若叶青与她的姐姐各自被一方抚养。若叶青随着再嫁的母亲进了新的家庭,拖油瓶的身份自然不受到家里的待见。然而,她的姐姐,却在自己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之后,始终关注着自己妹妹的成长。虽然方式可能有些极端,但出发点,永远是二人的姐妹之情——否则,若叶青也不会在这时和她的姐姐住在一起。

她的姐姐,便是《冷冷清流》的作者——化名小桦淡伊的人。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