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手种下的“因”,就必须接受同等的“果”。
这并非真理,或者说连格言都算不上的,等同于谚语的句子。
每个人小时候可能都会听到家长类似这样的教训。
不要吃太多,否则会肚子疼。
不要喝凉水,否则会生病。
不要做坏事,否则会遭报应。
不要……,否则……
已经成为了一种来阐述事理的经典句型。
这也许就是陈潇人生中所听到的最早阐述因果的句子。
当然,不会是最后一次。
以一个中肯的评价来说的话,陈潇是个无神论者。
虽然小时候家里的长辈们有一些宗教狂热者,也曾经强迫他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去寺庙神社之流祭拜什么神明来祈求保佑平安。
但是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没有因此而受到任何的影响。
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他根本就从未将所谓的“神明”认真当做一回事来看待,而是单纯将其和泥塑木雕的艺术品画作等号。
怎么说呢,这就是一个完全以理性思维进行思考的人的正常生活模式。
陷入了对自身状况不利的窘境,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只是一种突发性的正常现象,而从来没有往因为曾经触发了某些要因,从而导致现今的结果这方面考虑。
换言之,就是所谓的活在当下。
只信奉着自己的人生信条,因而能够悠闲地过着日常生活。
高中一年级,在升学结束后的将近半个学期左右,对于新的环境已经适应,学习状况也还算满意,没有刻意想要去结交朋友,但也不属于离群的那一类。
家境还算优裕,父母在一年前由于工作都派驻到了国外。
除了每个月定时汇来的一笔生活费之外,偶尔还会受到一些奇妙的小物件。
之所以用奇妙来形容是因为实在找不到其他用词了。
有可能是某地的特产艺术品,也有可能是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古怪物件。
用来诅咒人的晴天娃娃。
佩戴上就会招来霉运的护身符。
两千年前的蝙蝠骨架化石。
这些就连其真实性都难以考证,而且听起来极其不靠谱的物件被运到了家中,然后统一放在一个柜子里面。
就这样堆在一起然后腐烂到46亿年后吧!
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
尽管对这些东西的处理方式未必比处理垃圾好到哪里去,也给父母写过好几次信要求不要再寄了。然而收效甚微,还被以侮辱古典文化艺术这样的罪名说教了一顿。
不过这种充满着不科学的气息的物品真的算是古典文化艺术?
所以说抗议无效后,对这种迷之快递也就见怪不怪了。
不过话说回来从事科研研究的工作者能够热衷于神秘学也是少见。
这里也要感谢父母良好的遗传,成绩从初中以来一直都算不错,虽然没有办法名列前茅,但是只要维持着一定程度的努力就可以保持在中上游,在升学后这个记录也一直保持着从未被打破。
目前没有女朋友,准确来说也没有要去找一个的打算。
“因为会很麻烦啊”
然后就维持在孤家寡人的状态,就算有过青梅竹马也是不冷不淡甚至有可能日益疏远的态度。
作为一个纯度大于等于百分之七十八点三的宅,眼前的困难是如何能够使接下来的黄金周假期时间过得充裕。
顺带一提,上面的数字是瞎编的。
想要去某个地方旅游也不是不可以,虽然资金够了,但是并没有把衣服必需品等摞得整整齐齐豆腐块状排列摆放在一个小箱子里然后拎着它到处跑的习惯。
“因为会很麻烦啊”
怕麻烦,只要过简单平常的日常生活就可以了,千篇一律的生活也可以带来长久的满足感。
就如同人生信条,死板规矩一样地要求着自己,有时候连朋友组团出行的邀请也敬谢不敏。
但是如果只单纯地宅在家里死命敲键盘打游戏的话,反倒会认为对是充分享受生活的一种侮辱。
很矛盾吧,不过人类本身就是矛盾的个体嘛。
因此最好的选择就是便装出行。
既能够得到身心的愉悦,又不和自己的人生信条相悖。
离住宅徒步约10分钟左右的地方就是市中心的商业区,小时候经常会去那里看一些玩具模型之类的过眼瘾,而现在的目的则是去逛书店和周边实体店。因为偶尔也会买一些手办游戏或轻小说回家。
有目的且高效率地充实自己的生活并不能算是罪恶和奢侈。
因此,在那天放学过后,也就是假期刚刚开始的第一天,一个人前往了商业区,并不是和朋友或是同样的爱好者之流。
“因为会很麻烦啊”
直到那一刻为止。
抱持着这样心态的人,却遭遇了对他来说最不该遭遇,或是说最不希望遭遇的事件。
怕麻烦的人,反倒被卷入了最大的麻烦之中。
直接将他的完整无缺,一成不变的生活打得支离破碎,然后在脚下反复践踏复数词的事件。
虽然有着不需要任何凭证的自信心,觉得自己不可能遭遇任何的“怪异”。
然而,那一刻。
线条,看得见,看不见的线条,代表着缘分的线条,在一瞬间将他牢牢地绑缚。
或者是该说,
将他——
与无数的因果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