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生正站在椅子上开会——今天是坐地分赃的日子。
“以下是这九十六两银子的使用方案:
方案一,银子平均分配给山寨每人,每人合计五钱银;
方案二 ,银子用以建立一所学校,也就是私塾,若有余额则用作购买教材;
方案三,这笔银子用以建设一条通往山下的更便捷的路。若有余额则平均分配。”
“好了,开始投票。”白晓生站在椅子上指着身后木板,“这块木板指方案一,这块指方案二,这块指方案三。在各位心仪的方案下画正字吧。大家都投了票我会回来统计的。”
白晓生在木板三下方画了一横,便从椅子上跳了下来,溜出了会场。
白晓生回来后进行统计,方案一三十六人,方案二五十五人,方案三十七人。
“奇怪……这个山寨的人有这么多想开学校的吗?”
白晓生是更赞成第三个方案的,如果有一条更便利的路,运输货物就更方便些,可以加快钱财的原始积累,对山寨的后继发展更加有利。
不过没想到明明是山野村夫,“仓廪足而知礼节”的现象出现得如此之快——这三个方案都是在听取了所有寨民意见后所选的。
也行吧……白晓生想着,那学校必须有老师,教程,学生吧?而学生是一所学校的根本。学生要学什么——这就是教程;谁能有效将教程传授给学生——谁就是合格的老师。
“哎呀呀,麻烦了。”白晓生自言自语道,“虽说这群土匪应该没什么文化,不过还是去调查调查文化普及程度吧。”
随便拉了一个寨子里的年轻人:“嘿,你识字么?”
“呃,恩,识得一些吧。”年轻人说这话时显得有些羞涩,“哦,见过寨主。”
“写一些与我看看。”白晓生颇有些意外,给了年轻人一根树枝,指了指地上的黄土。
年轻人用树枝在地上歪歪扭扭地写了几行。
“恩?不写了么?”白晓生问道。
“只记得这么多了。”
“这些字说的是什么?”白晓生一眼看去,不由大为震惊,这些字自己竟然看不懂!有些字看着与现有文字有些相似,但因为大多数字看不太懂,无法根据语境推断这写的是什么。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年轻人一句一句说道。白晓生脸上震惊也愈发浮现。
有人简化了文字。
“之后的你还记得么?”
“哈哈,我这种粗人也只能记到这了。”年轻人有些不好意思。
“怎么称呼?朋友?”
“村里人叫我阿丑。寨主。”
“写下来。”
“寨主,这两个字我不会写。”
……也就是说这并不是这位年轻人自己简化的文字。
白晓生又去问了山寨中其他几位人。
几乎每人都能写几句,写的均来自庄子《逍遥游》篇。也几乎每人都用着自己看不懂的文字,不会写自己的名字。
只有一位例外。那就是门口的老大爷。他写下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的是白晓生熟悉的文字,也会写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