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没人能欺负致知馆的人

作者:萌死他卡多 更新时间:2021/2/15 8:26:19 字数:2150

PS:今天家里来人拜年,我不一定有时间操作电脑,所以提前更新。

¥¥¥¥¥¥¥¥¥¥¥¥

一言不合就砸东西……

学生们从没见过这么生猛的博士。

他们想到刚才那几声“咣!”,都难免产生幻觉,就好像古琴砸的不是地面,而是自己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发抖。

“先生,你流血了。”周星图说道。

“嗯,”姜瑜随意地一甩手,血珠落在地面上,摔成了好几瓣,“没事。”

“我去叫……”

“不用,没事。”

周星图看姜瑜的侧脸满是刚毅,便不再劝了。

姜瑜深吸一口气,问:“哪一个站出来,说说事情的起因。”

太学生们左右看看,都不敢吱声。

他们不敢触姜瑜的眉头。

等了片刻,致知馆的一个学生开口了,“先生,我们放课后……”

姜瑜打断道:“你是?”

“徐喆。”

“继续说。”

“我们放课后要回山脚下的校舍,当然会路过这里,这帮太学生也不知道吃了什么药,忽然冲出来说我们太吵了……”

徐喆话音未落,就有太学生出来反驳,“放屁!你们分明是在玩骰子!”

“玩骰子?”姜瑜皱眉。

“我们没有!”徐喆回答,“我们……我们只是在聊骰子的事儿。”

“……”

“……”

诡异的安静。

姜瑜猜测,这件事双方都有责任。

致知馆这边言语挑衅,致使太学生们以为他们在玩骰子,而太学生们死要面子,发现自己误会了也不肯低头,率先动手推搡。

啧……

年轻人,心浮气躁。

姜瑜已经决定各大五十大板了。

她问那帮太学生,“肢体冲突是你们挑起的?”

太学生一看她要偏帮致知馆,立即说:“分明是致知馆先语言……”

“我知道。”

“哎?”

“所以,我们道歉,你们也要道歉。”

“……”

太学生中间传来窃窃私语。

理论上讲,太学比致知馆的地位高,没必要低头。

但是,姜瑜太猛了,这样的狂人博士,当学生的最好还是别招惹,而且,双方各退一步,互相道歉,也不算丢了面子。

一时间,他们都有些动摇。

趁此机会,姜瑜又问:“还没做好决定吗?”

她声音很低,阴恻恻的。

不要说那帮太学生,就连致知馆的人都寒毛直竖。

“行,我们道歉。”太学生终于松口。

“很好,”姜瑜点了点头,“不过,我还是好奇,你们这边先挑事儿的是哪一个。”

她的视线越过人群,停在了许筑身上。

许筑吓得发抖,尽量往后缩。

果然是他。

姜瑜不由得皱眉,但很快舒展,“行了,不浪费时间了,你们面向对方,各自鞠躬道歉,今天的事儿就算过去了,往后,国子监一定要团结。”

在她的指挥下,双方都别别扭扭地道了歉。

看样子,心里还是有不服的。

姜瑜微笑,“有竞争心是好事儿,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动拳头才是真的丢脸。”

“是!”双方应诺。

姜瑜满意地点头,对致知馆的学生招手,示意他们出门。

梅宜修低声说:“姜先生是有大智慧的人,竟然能将刚才那种必死的局面盘活,不愧为前二十手开局无敌的金陵公……”

他马屁还没拍完,就听有人在身后说:“姜先生,这就想走了?”

姜瑜脸一黑,回过头。

一个胖乎乎的人站在门口,腰间配玉,笑眯眯的样子活像一尊弥勒佛。

“这位是应茂应博士。”梅宜修低声解释,“太学和国子学各有五名博士,也就是所谓的‘五经博士’,应博士主讲《诗》。”

姜瑜点头,表示明白了。

其实,她在进入国子监前便了解过同僚,只是对不上号而已。

应茂走过来,还是那副笑呵呵的模样,“姜先生公私分明,知道双方各自有错,甚妙甚妙~”

太学生们暗道不好。

他们都很清楚,应茂笑得越开心,心里就越生气。

姜瑜说道:“应先生,听您的意思,似乎对我的处理方法有意见?”

“哪里哪里~”应茂摇头,手指指向地上的古琴残骸,“我只是觉得,还有一个人犯的错没有讨论,咱们是不是得商榷一下?”

“应先生原来想说的是这个。”

“姜先生不要觉得能轻易赔得起,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等传说,不管哪个是真的,琴肯定是越老越好,至于太学的这把……呵呵……”

很明显,应茂准备说无价之宝。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前有廖炎夺利,后有应茂为太学争名,准备将致知馆的地位打下去。

姜瑜深深吸气,“应先生的意思是,古琴无价,我就算想赔也赔不起?”

“我可没这么强词夺理。”应茂露出微笑,“姜先生能找到一把同年份的古琴,自然再好不过。”

“字画行吗?”

“当然。”

应茂胸有成竹。

由于文玩古籍的价值不好认定,他有很多办法否定姜瑜送的东西。

然而……

“取纸笔来。”姜瑜说道。

所有人愣在当场。

姜瑜抬头,“许筑,我在太学生中只认识你,就用你的纸笔了。”

许筑看向应茂。

后者微不可察地点点头。

许筑便拿了自己用的墨锭和一刀宣纸,来到距离姜瑜最近的桌子前,伺候笔墨。

姜瑜深吸一口气,挥毫泼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一字一张。

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

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

而且,姜瑜的右手有古琴留下的割伤,鲜血滴在潦草的文字上,让那幅对联仿佛真有风雨大作之声传出,气势吞天。

这一联与偎湖楼的“天为棋盘,星为子,何人敢下”相比也不遑多让。

更何况,偎湖楼只有上联。

“读书当心无旁骛,即使在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闹市读书,也不至于被分散注意力。”姜瑜说,“你们这些太学生,不改掉浮躁的毛病,难成大事。”

无人敢应声。

应茂说道:“姜先生,你写对联跟古琴赔偿有关系?”

“这对联比你那古琴更有价值。”姜瑜说。

“古琴有千年……”

“古琴都能等千年,对练就等不得?千年之后再来看这对联的价值,太学绝对稳赚不赔。”

这话太狂了。

就连老成持重的应茂都不知该如何回应。

姜瑜看他沉默,便对邹衍点点头,“没人能欺负致知馆的人,我们走!”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