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简介(作者的消费概念补充)

作者:莫耀列耀白 更新时间:2021/6/10 19:11:56 字数:4997

最近深度的了解了一下低欲望这个词,还有一个叫降维消费的,我感觉自己比较适合低欲望这个词,按标准的解释,就是没有经济能力的条件下放弃了高追求的消费,简单来说就是穷,然后没了志气。

至于降维消费,就是买一些自己有用的东西,不受商家的诱惑买那些对自己没什么用的东西,生活的精彩,简单来说就是,努力赚钱的同时还不怎么花钱,感觉这种人有点神话了。

首先从地区上来说,我是在贵州这边住的,这个可是把我的所在地都写出来了,希望没什么问题吧,把我所在的地区写出来,是为了方便写教育问题。

因为居住地的问题,所以呢是有点被歧视的那种地区的人吧,就拿其他地方的来的老师做个例子,上课上着上着就突然停下了,然后说自己没动力,之后的事情就是说到贵州这边教育落后,再谈到我们这些学生的素质差,最后证明他实在是教不了。

虽然每次老师都以为那是自己的先进思想,但其实我已经见过至少三十个人是这样说的,好像听了上百遍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为什么会没有什么学习的欲望,家庭吧也是一方面原因,但不代表家里面只是拿学习当口号,我就可以不学习了。

至于本地的老师吧,说的是好好学习,然后走出大山,这个是经典开端,在之后就会说你去外面转一圈,回来都是不同的,你的修养一定比你小时候一起玩泥巴的那些人高很多。

教过我的老师有几百个,但是呢劝我学习的方法就是这两种,无论是本地的老师还是外地的老师的方法,我都不太喜欢。

感觉教育也是可以成为是一种套路的,毕竟平生就只见过这两种套路,我的老师时常用“假如你努力了,那么将来,小学同学在街上杀猪,然后你在办公室坐着喝茶,如果你不努力学习,那么这个就是反的。”这个例子来激励我们学习,我就极为反感。

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都叫好,这个就是我和同学们相处不来的原因了,有了这个坏印象,说句话我都觉得很困难,毕业了我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联系方式,也没有给任何人联系方式,在外面遇见了,连招呼都不想打一个。

跟那些同学相处,我觉得我有一天一定会变成那种以前和他一起玩泥巴的人,所以说我觉得我还是挺合适一直玩泥巴的。

这跟低欲望的关系,就是我上学时一直很穷,看着什么都只是羡慕的份,这一方面,就不得不说我邻居了,我邻居更硬气,嫌钱少直接不拿零用钱了。

不过呢,我的邻居朋友虽然穷,但是请客吃东西,花的钱都是那些零用钱多的同学的好几倍,这个就十分尴尬了。

在同学之间不合群的原因,也有这个的原因,明明很穷的朋友,在我面前表现的像一个土豪一样,那些零用钱很多的同学,常常死缠烂打的各种保证向我借钱,最后居然还不还钱。

对于他们不还钱的解释吧,又是一种套路,说是以我们这个关系,这点小钱是没必要还的,其实我觉得根本就没什么关系可言,就是他们把自己高看了。

我的学生时代吧,和老师同学的交流都是一个个套路,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任何交流,他们的心中可能真的有一个桃花源,朋友之间不谈钱的那种桃花源。

想着他们心里面的那个桃花源,他们不还钱,我也没找他们要钱了,唯一能给自己安慰的解释,是零用钱高我十几倍以上的人,对他来说确实是小钱。

不问他们要钱的原因,也有我也觉得那点钱是小钱,家里面虽然不穷,只是我零用钱是挺少的,为了那点小钱,去干很危险的事,是不值得的。

其实吧,这就是另外一个桃花源了,没见过的想象一下就行了。假设你问他要钱的次数多了,对方甚至会直接破口大骂,骂完之后再把钱丢地上之类的,大概想表示的就是,为了这点小钱,你做的太过分了。这个时候,我就生气了,为了面子我不要钱就走了。

因为要钱与不要钱,你都不可能得到钱,所以说这钱借出去就别想要回来了,你不去要钱,他就不还钱,你去要钱,他就想方设法让你下不来台,以达到不还钱的目的。

至于我是怎么把钱借出去的,这个真的就是借钱的人口才是真的好的原因了,凭那三寸不烂之舌,会让你感觉不借钱给他,都是一种罪过。

出于各种原因,我同学的联系方式我一个都没有,按照作文上写的吧,毕业应该是个心酸的事情,但是毕业当天我真笑了出来,甚至还在以毕业为主题的作文上写了我真实的感想。

我的那些同学,绝大部分都是高欲望消费的人,我称之为贪得无厌,受其影响,我立志要当个低欲望消费的人。

像我这种不买车不买房又不打算结婚的人,就被称为那种低欲望人群,最近看了一些文章,解释极为离谱,说这类的低欲望人群,消费欲望太低了,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其实我不买车是因为晕车,再加上汽油味我实在受不了,我家是住在一个小镇上的,前几次去城里面的时候,我甚至还因为那里的空气太差头痛了好几天,所以说不太喜欢车。

另外吧,不买房是因为自己觉得根本没必要,在小镇上,虽然说房价比较低,但是性能上比开发商建的房子好。

房子是真的大,房子后面还是个树林,野果自不用说,有时间可以去吃几个,因是倚山而建,打开二楼后门就可以到树林里去了,极为方便。

我家三楼有一半是做成阳台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反正经常在那里烤烧烤就是了,在三楼的阳台上开个烧烤派对还是可以的,冬天还可以在那里玩雪人。

写这点应该够了,总之我就是觉得开发商弄的房子是真的不行,我父母并非一无是处,这房子就是他们建的,但是建房子的时候我也被累得挺惨,房子这个事唯一令我不满的地方就是,他们否定了我全部的功劳,说我什么都没干过。

其实想了想,我的居住条件还是可以的,再加上我们这边现在禁止建房了,所以说可以买的房子就只有开发商弄的房子,开发商弄的房子我是真的有点看不上,所以说,并不是太想买房。

至于结婚这个,我完全没兴趣,在我这样离谱的环境下长大,对组建家庭这事,实在是没什么期待,真的十分反感,比如说青春期在学校的时候,我身边的异性,连个联系方式我都不想要,异性在我这里都没留下什么好印象。

这个低欲望是评价日本的年轻人的,不买车不买房还不结婚拖累社会的发展,我感觉我也是这样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确实挺拖累社会的发展,写个书还一直强调不收钱,真不知道运营方是怎么想我的。

咱虽然不是经济学家,但是呢,也可以用现实经历解释一下,为什么日本经济发展会陷入停滞,其实不是经济危机的问题,是商业发展的结果。

我好像发现了一个问题,维护商人的那些学者,一直都在责怪消费者低欲望,却没有想到自己资本商业本身的问题。

最近看了日本经济学家对日本经济的分析,以及本国业内人士的分析,这些分析让我想到了一种赚外快的方式,那就是将市场经济的焦点全部引向消费者这边,来掩盖企业的实际经营问题,公司的营销手段也可以这样的。

对于低欲望消费出现的问题,所谓的经济学专家对于消费者的分析有两种,一种是低欲望消费者,另外一种是降维消费者,第一种就是我这种,我认为商家的东西不怎么好,所以没兴趣买,也没兴趣赚钱,就算是赚了钱也是手里拿着一大把黄金,然后周围就只有卖烤番薯的。

另外一种降维消费,这个我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其实也不用在乎什么意思,简单分析下来就是有钱不买东西的社会精英的消费理念。

一般经济学家赚外快的方式就是这种,首先拿出一种特别恶劣的理念,然后又介绍一种自己特别推崇的理念,之后呢,一般的人就知道该选哪一种更为优秀时尚了。

对于这个事情吧,我是躺着中枪,不买车不买房不结婚只是个人生活经历所致,也是社会的影响,根本就不是经济学家解释的那样,因为穷没有办法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只能通过压制自己的欲望来生活了,就是所谓的低欲望消费。

其实我选择低欲望消费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不可以像经济学家加那样轻松的赚外快,只能干体力活了,每分钱都是血汗钱啊,我是绝对不会拿我多余的钱去买吃不完的烤番薯的。

在此并不贬低那些经济学家们,毕竟有本事的,我虽然目光短浅没见过经济学家,只见过配合垄断企业搞营销的,但是应该还是有的,其实我也不明白这个时代为什么会有经济学家这个职业,我也根本就想不出培养经济学家的方法。

经济来源于生活,这个是最直接的经济命脉,无论市场再怎么变化,市场也总是建立在消费者身上的,但是不代表消费者就应该承担所有的市场责任。

关于现在一些居心不良的经济学家们对于市场的批判,也就是对消费者的批判,我表示极为反对。

老早以前我就在想了,既然我不可能拥有人家那种优越的环境,那我就当个普通人吧,我在很早以前就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了。

虽然我承认我是个普通人了,想平平淡淡的过日子,经济来源就靠打工赚钱,就这样简单的活一辈子,不再妄想着什么靠脑力赚钱了,但是还是有些东西挺惹我生气的。

凭什么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职业,从逻辑上来说根本不可能存在的职业,可以给企业打高级广告造谣赚巨款,我却只能在街头巷尾奔忙,这个真的让人心灰意冷,既然赚钱可以这么不公平,我也懒得赚钱了。

其实我也不知道经济学家是干什么的,如果说是研究经济的话,那么直接可以去当企业家,甚至去安邦治国,因为经济就是所谓的民生,民生上的专家,我相信任何一个时代都缺。

想着在贵州生活了这么多年,关于这个家乡,更多给我带来的是一种落后的标签,我一直因为出生地落后,而被人挑骨头。

我在自己的家乡待着,却遭到了那么多其他省份来的人的歧视,说实话也可笑,出门在外的友人,却没有跟我说他遭到过地区性的歧视。

用友人的经历来看,那些自认为出身优越的人,之所以能和我走在一起碰面,之所以能来到贵州,也许真的是有原因的。

就比如说北京吧,地理书上写的是政治与文化的中心,但是我的一个表哥,在那里被一个司机骗了不少钱,现在整天就跟我说以后出门在外要小心,这个事情实在显得有点不太文化。

其实大城市我也没那么期待来着,印象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但是呢,那些歧视本人的人,就认为我挺向往的样子,那些话题都是用我很期待大城市为前提说的,所以我是真的从一开始就很尴尬。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编辑了,原本我以为很风光的,但是听说工资是4000~5000的样子,听起来我是觉得还行,但是据说再用地区的物价一比,就显得很低了。

我觉得吧,编辑的工资应该再加一点的,就拿搬砖上工地的来说,其实上工地也没那么夸张,因为是有一定的机械化的,并不需要干搬砖这种麻烦的工作,最低的工资也有3000以上,特别一点的有6000左右,有一些技术型工人,光是一两个星期的工资就能破万。

破万的那种,是极个别的,我只是见过几个而己,具体的行情并不清楚,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贵州的物价很低,所以说相比之下,连所谓的搬砖都是高薪工作。

其实有时候我就在想,编辑正常的工资应该是1万以上才正常吧,为什么4000~5000这个都搞得出,不过呢,可以确信的是,那种工作我都嫌累,就不用期待编辑有什么好表现了。

其实我挺在乎工资的,工资其实不是用来改善生活的东西,工资是可以证明你不被人歧视的东西,就像在社会上努力打拼的工资吧,就那样什么几室几厅的房子,房子外面是一点私人空间都没有,我是没什么动力打拼的。

高度的城市化,也不一定全是好事,我一直对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地区感到挺光荣的,至少我这辈子,是可以享受一下超大的私人空间的。

另外吧,也可以观察一下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个是极为宝贵的经验,而且是在任何经济学院都学不到的实践经验,我相信没有任何的经济学院教授,可以完全说出一个地区是如何发展的。

我父母虽然我对他们意见很多,但其实他们也挺博学的,他们很关注地方政治方针的改变,所以说我也听了一点,感觉十分有用。

比如说房地产这个,我终于明白了,怎么所有人都称房地产为铁饭碗了,因为不允许私人建房之后,这项特权就值钱了。

关于这之类的还有很多,确实受益匪浅,而且直接现实,想不理解都难。

最后就说一下关于我的文章吧,最近听到了一句话,编辑的工作就是从粪堆里面找能用的粪,也是够直接现实的,让咱明白咱们的文笔了。

其实我觉得吧,要烂就烂到底,干脆不管什么文笔了,看我的收藏我也明白,我自己的文笔不好了,我要用自己平常写出来就是看一遍然后就烧掉的那些文章的写法来写这本书。

我写的不是商品,而是真正的一本书,所以说平常该怎么写就怎么写吧,日常写作真的只是兴趣而已,所以在网上写也改不了日常写作习惯。

跟别人比的话,我真的是粪堆里面那种不能用的粪,另外吧,就算我真的写商品文,也会有那种工资低的伤感,因为有人光靠造谣就能赚钱,还赚的比我高那么几十倍,这心里不平衡。

这篇文章就是写我的打工观念的,也就是经济观,人不只是为自己的老板打工,也是在为这个社会打工,我们得到的工资。

给我们这种打工人发工资的人有两个,一个是老板给工资定价,一个是社会,决定我们的工资能买什么,也就是实际价值,社会发的工资我觉得不算公平,所以我选择了低欲望消费。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