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一天都是闷闷不乐的(当然),连中午回家都是在半边街吃过饭,休息没一会——奶奶刚洗完碗,爷爷刚开电视看午间新闻,我就找借口骑车回南柴家中。
本来刚才是想到肖宇航家里互相吐槽一波的:考题的难点啊、自己掉的陷阱啊,想象下午爸妈回家,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叽里呱啦说一通,心里暂时是舒服了,但下午还不是……
“而且他家里还有老爸突然袭击的微小可能。”虽然我已经见识过肖爸爸中午1点之后、我们还在家的时候回家。我虽然之前(在初中)就见过肖爸爸,契机还是我爸和他爸家长会之后,他来一句“我们也住半边街,只是不同小区,你们在学校多交流一下啊。”
真正在肖宇航家里见过他父亲,还是在高中,似乎初中那时我还没有主动串门的想法,肖宇航也不是开朗到主动邀请我到他家玩的性子……
桥豆……
我愿意叫他“肖宇娘”,会不会也有这方面的潜意识呢?(官方吐槽:那你不是更娘吗?)
咳咳,总之不能绝对排除肖爸爸中午回家的可能性,我在这个敏感的时间点,也就不该到肖宇娘家互倒苦水。万一……是吧,碰上了娘他爹。(咋听着这么……顺耳?)
“今天好像是出期中考试成绩吧?你们两个怎么样啊?”
因为我总分基本都能稳压肖宇娘一头,加上是我在场(毕竟还是有外人),叔叔肯定不会当着我的面严厉批评肖宇航……
“可要是他拿我们一比较……友谊的小船岂不是要翻?”
中国的家长,肯定逮着机会要夸“别人家的孩子”,激将自家孩子促使进步啊,反正夸人的话又不会引ta反感(自己也没少块肉)。
而我在听来……哪怕肖叔叔安慰我“已经不错了”,夸我,我也不会高兴——心里太有b数的烦恼。更烦恼的是“肖宇航你看看章启轩……”
我怀疑宁这是想拆分我们的基友关系。(翔:我什么时候承认了有这种关系?)
看看,看看!已经出现裂痕了好吧……
咳咳,肖宇航当然不会轴到那种地步,但因为自己受家长批评有你在场——哪怕批评得不是那么凶——彼此当时的尴尬还是存在的,加上考试不尽如人意,可能在学校,我们也会一段时间少做交流。(不是指课上讲话的交流啊……)
“就友情的角度出发,这不是徒增压力了吗?”其他朋友见你们之间微妙的空气,心里纳闷,背地里还说悄悄话讨论呢,这你受得了吗?
于是到了晚上,老妈的话刺让我想麻木都难……
“数学刚刚稳定一点,理综又来事了……理综的分数占比更大啊,你现在给我搞这种名堂……我真是要被你气死了。”
你和老爸都是学文科的,一开始就看这些东西头痛,宁可选择死记硬背,你凭什么生气?
“物理87……勉强说得过去,但换算成百分制的话,就意味着其他两门只是及格多一点啊!”老妈声音越来越大,“你自己也说过上课外班辛苦,我们也不愿再加重你的负担,可你自己也要争气一点啊!”
“钱倒是另说的事,真要把生物和化学也报班了,你自己想想能坚持下来吗……现在还是12点不到,上床睡觉了,就你这样的性格,惰性,花钱还不是打水漂,恶性循环?”
我心里冷笑,没与她言语上起冲突了——前面也吵了这么多次,老妈的性格就这样,在情绪波动时不太能听进别人的意见、说法,所以现在干脆就沉默不语。
她说的恶性循环是指学习状态、效率和时间、金钱不成正比,而我心里所想的恶性循环,是学习、身体方面压力的同时,还得忍受家里内部给的压力——重点是她没有类似的经历,所以也无法换位思考地帮我减负。
“想同一个问题的结论都不在一个频道上……”心累的同时,我还有什么好沟通的?
“诶不是,你一考得不好,或是做了什么错事,就一副蔫蔫的模样,低着个头不说话,有什么用哦?给我反馈,有点实际行动好吧?”
辩解一下你不听,沉默你又说没出息的样,我还能做什么?
“有行动没效果,我才是最受打击的一个好吧?”
“你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对我凶凶吓吓……你之前说的话应该这么改。”我平静、淡漠地看着母亲,说话的口吻、音调的幅度也没有一丝波动。
“你说得烦,我听了晚上自己一个人在书桌前、躺在床上……心累知道吗?”
“你们说的我当然懂,读书决定性的东西是努力,付出有回报……可现在是真没有,你来问我,我问谁?”
“打击已经够多了,我刚才没说哀莫大于心死已经算给你面子了……时间不多,不是只有你才知道、明白、着急,学校里老师也有点到我,我也难受。”
“就让我自己再挣扎一会儿,别再逼我了。”
为人父母,面对自己的子女,老妈的确也心软了——人心不是肉长的毕竟是极少数。她叹了口气,没再多说什么,桌上也都自顾自吃饭。我从她扭头低头吃饭的动作的瞬间,从她眼角读取一丝失望。我那瞬间心里的不是滋味,也很快散去,并不会干扰我宝贵的睡眠时间。
尽管我现在已经很少做梦了,“梦里啥都有”的桃子也应该不会砸在我头上——否则不就被砸醒了吗?加上就是我小时候心思巨单纯,睡觉都有做噩梦的经历,使得我打小其实是先理性再感性的……
“歌词总是好的,‘好人就有好梦’么,美好祝愿放到现实就不一定准了……”这是我小时候陪奶奶看综艺频道唱歌,联想起自己做噩梦……
我还skr孩子,也没做过啥坏事,一样做噩梦,这河里吗?显然不河里吧。
得亏我当时也没太较真吧,不然相当于是永远失去了我今后生命中的一大乐趣——要是连带着把音乐和“伪物”相提并论,因此讨厌上了与音乐相关的很多事物:歌手、乐器、唱歌……
显然,你们都会明白:我本就不算现充的生活,又会少了很多亮丽的色彩。
咳咳……我怎么跑偏意识这么强大?
“不……说不定就是我拥有睡前的浮想,我才能平和地入睡。”不去想现实中的琐事、烦心事,帮我保留一方宁静美好的空间吧……
同在4月份的活动除了考试(话说把考试说成是活动,还真给它面子啊……),还有一场乒乓球赛……缺少实感是因为虽然是国球,但我不会打。
篮球比赛,排球比赛……班里人都挺生猛的,最后一排的张同学,大高个儿是校体训队的,他的项目就是排球。而像是羽毛球一类的小球……高一高二似乎都没印象组织过年级范围的比赛,乒乓球则是高三的时候,球馆才次数不多地对我们开放,我们这才看见乒乓球馆的全景……
“为啥最后面的一块场地……那么像打羽毛球的地方呢?重点是还没球网……”想吐槽但都懒得挤字出来。
聊起乒乓球的话,最初印象当然是每届奥运会,杀到最后都有中国队员神仙打架,三四名好不容易来个歪果仁吧,连个季军都要争半天……还有张大魔王把福原爱瓷娃娃给打哭的场景,记忆犹新……
骄傲和自豪感是有的(跟福原爱哭没啥关系的啊……),但要说自己第一次接触到乒乓球,印象中是我小学的时候。几岁,还小,身高还没长开,有一天晚上同爷爷奶奶到师范大学散步,礼堂的外侧,一楼是几张乒乓球台,晚上总会有老爷爷加上少数两三个中年人,你来我往地开打,楼上据说也是老年人的棋牌室——总体就是个休闲娱乐场所。
现在啥情况我也不知道了,反正小时候我每次晚上路过,球台就没有空过,这才是我对国球的“国”字有了一点点实感吧。
馆门正对着红场,我记得那天是奶奶在红场散步,圈数没走够,于是让我和爷爷两个任务完成偏快的男的干站在球馆门前……
嗯,一边忍受可能的蚊虫叮咬的触觉地狱,一边忍受后方的听觉噪音——不只是乒乓球撞击球台,一楼的环境又太空旷,产生的回音有点大,回音还有球员的“好球!”“嘿呀可惜……”有点烦人。
突然,脚踝上方一点被球碰了一下,我转身低头,捡起那颗乒乓球,交还给最靠近大门口的球台的其中一位玩家。
“谢谢啊小朋友……”
我刚想官方地回一句“不用谢”,谁知这位偏年轻的老者,性格挺自来熟。他并没有从我手上取走乒乓球,反而是把他手里的拍子向我递来。
“想试着打两球吗?”
我就有点懵:你、您……宁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刚才我和爷爷在看广场上的奶奶,压根就没看你们打球好吧?
嘛……虽然这波吐槽是我长大几岁,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才有感而发的。而那时爷爷并没有帮我拒绝,而是顺着问我“想不想试试看?”加上我对国球也没啥反感。
打打看呗。
结果“试试就逝世”……有点尴尬了。
上球台,看着面前的对手,天然的求胜欲、紧张感……让我这个本就没打过乒乓球的菜鸡,操作还变形了……
别跟我说这玩意儿有“负负得正”的说法,我还没学到呢。
于是两回合都我发球,对面的中年大叔接,然后回合结束……笨拙的动作配合上我的身高,让我打提前量接球的时候,球拍会磕到台面。
小时候脸皮薄的我,当时脸烫得呀,不知道能不能煎鸡蛋哦——印象如此深刻,所以你们就不难理解我为啥不玩乒乓球了吧?
欧阳和黛玉倒是会打乒乓,我们其余三人给他们加油就完事了,至于我对这场比赛本身就挺模糊……
“那大概是他们重在参与,而当时我们都好心没落井下石,嘲讽一波……”
也许是那种情绪悄无声息地在内心堆叠,让我们没了随意、没来由、无意义地开玩笑的心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