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次日下午,我还是出门了……
不是真香现场,你们嘲讽我吃瓜啊,他仨还是窝在电脑前、被几里,我是早上看到了闫老总在新媒体群里发的通知。
“老地方,两点开个小会,把小学期我们的工作安排一下,最好别请假。”
能大致猜到的就是《元素》电子版的首刊了,如果小学期没有其他面对面开会的安排,那寒假过年期间的篇幅也得做点规划。
“《元素》期刊啊……”部里指导的任老师,还有副班,他们应该是对这个栏目有感情的,不像我们大一萌新那么迷茫,也就难有共鸣和责任感。但……
“毕竟是我们从入部到现在,集体接手的第一个大项目了,而且看样子是想做长久?”拿一点情怀意识出来,我们这办好了,我们就是“元老”、“奠基人”的身份啊,等又一个夏末,一群学弟学妹进新媒体部的“碗”里,听我们“欲盖弥彰”地小装一波杯,这游戏体验不好吗?
我是一点四十出的清苑,一边听着自己收集的、与“雪”有关的歌单,晃晃悠悠往四食堂附近走去。想想:漫步在大冬天的校园街边,耳边响起杜婧荧的《雪》,心情放空……应该是挺美妙的事情。
美中不足的有一点:没有真的下雪。还有破坏个人世界氛围的一点:小秘和刘浩奇“背刺”我,一左一右同时拍我肩膀,吓得我一哆嗦。转头他们还笑嘻嘻地看着“惊魂未定”的我。
“有那么吓人吗?”
“戴了耳机不会太注意周围啊……”耳机摘下一个,我……想生气也火不起来,摇摇头的原因他俩可能不知道,我是在气乐自己绝大多数时候的好脾气。
“也就是我忍得住性子,不然惹毛了怎么也得掐一架。”我只是一人给个白眼,这事儿就这么过了。
倒不至于毁坏心情不想听歌,只是身边有熟人的话,就不太好意思把他们晾在一边。还是收起耳机,和小秘他们聊会天。
我们算是到咖啡店较晚的一批,副班、孔学姐隔窗看到我们,招手示意,我们也点头招手回应,进店到他们占好的长桌坐下,点好饮料……
“咳咳,那么我们这次小会正式开始……比起我们小学期,每个人需要完成的工作,先讲一个通知。”
下学期开始,新媒体部和摄影部、宣传部合并一下,当然明面上是新媒体为主体,是叫“网媒新闻”,他们也不是被我们“吞并”了,好听点的说法叫“加强彼此合作关系”。
所以……除了鼓个掌,至少我是没听出就本部而言,有啥实质的东西值得高兴或庆祝的。
分工更明确,压力小一点……嘛可能是因为我上学期没电脑的问题,我体会不到上手做一篇推送的技术难易,也就想象不出最强压力有多少。各部门联系更紧密当然是好事,人员多的话可以每个部抽一两个人,编成新的小组。可以除了部里开会,线下自行交流,关系更好的,一边聚餐一边聊业务也ok啊。
“u1s1,挺像社会上一些简单的应酬的。”这也算为自己今后的为人处事积累些经验吧。
然后就是与工作相关的事了。
“打算分几个板块来做期刊内容。”闫老总拿出事先写好的纸张,给我们点明部长们规划好的东西。
“开篇是一个序章,就是每一期我们要定个主题,然后按照主题的本意,也可以加一点作者……序的作者自身对主题的认识、理解。”闫冬说着,把目光投向我。
“章启轩,序章能交给你吗?”
“你现在没有自己的电脑,技术上复杂一点的事情交给你处理有点困难,但文案方面,大家都相信你的文采。”张容光接话道,“别想着序的文字不多,对于这期刊目就不重要了,你写得好,给读者文字上的享受,对后续的栏目也是帮助。”
嘛,这道理我还是懂的,不至于因为这个对几个部长这么安排,觉得委屈、不满。
“部长别说这种话,是非判断我还是拎得清的……”我这么说,也就是接下任务。
“那首刊的主题是什么?”
“蜕变。”副班说道,让孔思雨补充解释。
“我们想的是首次由纸质版变成电子刊,加上我们让《元素》没有就此沉下去,反而有焕然新生的意思,所以叫蜕变。“学姐顺带着也抛出自己的想法供我参考。
“刚才说的按主题的本意来写,也不一定是要用期刊的主题做序的标题……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当然,相当于话题作文的形式。”听我的答案,孔学姐满意地点头。
“那文体有要求吗?小短文还是现代诗?”我追问一句。
“能作现代诗那当然好啊,比起短文、散文,逼格一下子就抬上来了。”张容光笑着,大家也赞同。
“章启轩你也别有太大压力,主要时间还早,我们最晚可以临近放假的时候出刊的。”副班这么说着,“慢工出细活,你可以在这段时间里慢慢构思……”
“单打独斗也好,集思广益也好,按你舒服的方式来,唔……大概15号左右交初稿,可以吧?”张容光说了deadline。
“信任归信任,审稿和可能的修改还是要留时间去做的,这样没问题吧?”
“没有,很河里。”
“嗯,那再说下一块……”
闫老总这期想做五个板块,“人物”,打算采访学院的老师;“榜样”,采访院内优秀学生;“独白”,以拟人的手法,把化学元素的性质、特点写出来,生动有趣,毕竟是化工学院嘛,总得有学院风格的栏目;而余下的两块,自由发挥的空间就挺大了,可以是摄影部的美图欣赏,可以是征稿的微型小说,也可以是美食发现……
嗯,想得挺全面,至少我们一时间想不到可以补充的。
“人物的话,因为是首刊,肯定要采访大boss……”副班说道,“孔思雨主管这次人物采访,毕竟大二,我们接触院长的机会也多。”
是的,这回采访的是陈院长,然后孔学姐带着拍照和记录的两个工具人,想着提前认识一下大佬,除了预先准备的问题,还能临时发问,那样交流反而有更好的采访效果。
“榜样”也是类似的流程,赵然然主导,带两个后辈,采访一位大四即将毕业的潘学长。
化学元素的那一栏,因为是首刊,所以用周期表的第一个元素“氢”作为开场。我的直属上司张副部负责。后两个板块可以先内部征稿,比试一番……不过按刚才的工作安排来看,首刊的基调,闫冬是想走偏稳妥的“老带新”的路子——三个副部长都用上了,顺着这思路走,院新媒体的“头牌”是不是也得秀一把?
“这次是《元素》电子刊的第一期,我又是部长,自然是希望一炮打响,不出什么大的差池……”副班总结是这么说的,“所以给你们表现的机会不是很多,甚至在之后的内部投稿,发现没有让人眼前一亮、切题很深的稿子,我还留了一篇自己的微型小说。”
“但这不是你们内部写稿想着,‘反正再不济也有部长的稿子顶上,我不很认真写东西、想点子也没什么问题’——摸鱼的理由。”
“你们接任我们的位置,也只剩半年的时间了,熟悉部里各项事务的流程,不靠我们帮助,团队合作、和别的社团合作……任务不是你们想象中那么容易的,现在认真,少走弯路,之后就少摔跟头,这总好理解吧?”
众人点头表决心,副班也简单说了寒假不用细想就知道的工作:与过年相关的习俗啊、美食啊,日常的“树洞”——收集化院学生的私信,生活的小烦恼啊、恋爱相谈啊……一些自媒体不就兴这些吗?
“好了,工作的事情都聊完了,还有其他事的亲可以先走一步,想留下来吹空调的也行,陪我们一起玩桌游那更欢迎。”
“好耶!”
“禁止好耶!”
“禁止禁止好耶……”
嘛,只要正经事谈完,闫老总带头,大家总能下意识地把行为开关拨到“欢乐逗b”那一边——就“啪”地一下,很快啊。我最开始接触这个节奏的时候,其实有点不适应的,但……
前人说的很多话,还是很有道理的,能沿用至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既然我在听到刚才副班“娱乐时间到”的类似发言,没有第一时间告辞,那在潜意识里,说明我还是喜欢热闹,喜欢玩的——“高冷”到底是装的,我还是喜欢温暖……
“矛盾……也许我自己的个性,矛盾加上感性、矫情,才能擦出文笔的灵感,随后享受一气呵成的**和满足吧。”当然……不是指玩乐后回寝,晚上就文思泉涌“下笔”有神,那说得我也太妖了些。
“蜕变,相似意思的词有新生,事例有破茧成蝶,但词语和《元素》的相性……乍一看凑不到一块去啊。”想贪一波:写了序还能从内部征稿中突围,一期《元素》有两篇是我作品?
别玩脱了玩成“鳌拜.jpg”,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最后时间被分割,想做两项然后两项都拉胯——征稿没被录用,自己的任务还没能保质保量,基本的面子都丢干净了。
“要啥自行车呢,镜水?”镜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