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刘老师说完这番话,我是深受触动的,虽然还没到催泪的程度,我也深吸一口气,直起上身,神情认真,向她深鞠一躬,老妈也是道谢,借吉言,祝工作顺利多收优秀学生,刘老师是点头回礼。
“我在附中当老师,时间也不短,说话也不扯谎,章启轩他是个品行出色的好学生,当时在得知他有这次大病,我们都觉得很意外、很可惜的。”刘总跟老妈说道,“但未来总是说不准的,还是要说章启轩,要努力康复锻炼啊,先不说我,相信你的直属领导,肖老师,她肯定期望,寒暑假的某一天还能在自己家中迎接你,我们初中师生聚会时,也能定好时间,而不是少了我们的一大乐趣啊……”
到老师家里,同学人少,那还挺自在的,但之后师生聚会,吃饭、唱k……这是大规模的聚会,虽然跟大部分同班同学的关系都不算差,可真正愿意主动亲近的人还是少数一拨的,就像这两个月,到医院来看望我的初高中同学,若干年后要是真要有大型的同学聚会——现在光是想象,我都是胆怯、不敢去参加的。
“像您说……说得那样,先要…锻炼好,才…才能想更……更远的目表(标)。”先不说自由行走,暂时不顾路上旁人的侧目,刚才刘总说的几段话,我听了的确心有触动,但往更远处想,是捉摸不定、模糊不清的感觉——感觉挺关键的东西,但一时间就是拿捏不准。不过近处的目标,让我有了信心和动力:不是夸了我写作能力强,就目前来看不怎么受这次脑出血的影响,甚至还有、增益的意思吗?那就趁此机会,在国庆假期内把《元素》第五期的初稿写完,再多出两三天修改、完善,交给茅沁谊,这也算空出新媒体部更多的时间商量、与我来回沟通……虽然就先前四趟《元素》序诗的发表来讲,如果真的有来回多次沟通、修改,反倒是让我觉得丢份。
刘总在跟我交代了前面那些重要的话语,休息一会,闲聊几句(四级成绩、营养补充与康复锻炼之间的平衡增涨、后面大概何时能回家……),也就准备回去了。临走时,刘总还是关切地说:“你已经和常人不一样了,那就不必拿以往对自己的要求来衡量现在的镜水……努力向前就够了,等到一定时间后,转过头去看,会在与常人不同的道路上有所突破的,那时大家都会对此表示肯定,你也会因为成绩上身,自然地不会感到自卑,人生的一些标杆,你也会另辟蹊径地达到了,不用过分在意这方面,章启轩你有时需要改变观念,就在这上面的……”
“哎哟,刘老师说的真的很准。”老妈对刘总表示肯定,“章启轩他有时就把自己内心关在一个地方,一段时间都不太与我们交流,只靠自己解决问题……”
“我知道这一部分是他的性格因素,一方面也有我们在他学习过程中的家庭教育使然,章启轩在入大学后,开朗了不少,这让我们觉得安心。”老妈嘛……要是出病房,是跟刘总在我不在场的情况下说这些,我倒觉得没啥,但现在还是在房间里,其他两床病友还在呢,我则是听着脸热,不过因为总体说的是表扬我、求助于刘老师的意思,我也没丧失理智到让老妈shut up……
“大学一年,他当上班长,有社团活动,下学期也交到女朋友,这几点是我们对他感到高兴、欣慰的,因为会感觉区别于中学时期他的成长,速度还看起来挺快。”老妈看看我,再望向刘老师,语气柔和,眼神恳切,“但暑假他出了这件大事,除了家庭经济上的打击,作为他的长辈、父母,我们更担心的是这场大病对章启轩精神上的打击,让他今后心态萎靡,一蹶不振。”
“我们家人以往多少都会有批评他的时候,所以这段时间,如果家里人说教他,用处会减弱一些的,相应的,他的同学友情、师生情谊,就增强了重要性。”我的母上大人冲躬身,“拜托您,在他低谷的时候如果他向你们求助,倾吐烦恼,不要置他不顾。”
“那是当然。”刘总上前虚扶起我母亲,“像你刚才说的,师生情在这方面也有体现,我们也都相信章启轩,力所能及地帮他一把,我们心里也很开心的……”
感到“哈子卡西”的那种羞耻的喜悦,这算是挺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兴奋感也是我开启这篇《元素》的主推动力。我先前不是就预想了两种行文思路吗?到真正手机开着备忘录,眼睛盯着屏幕下半边的键盘,准备码字时,我也就挺自然地顺着以前这么想了:标题、一些文字内容,就按主题扩展的思路去写;而在一些中心思想、精神内涵方面,我尽量也能跟“始末”沾点边。这样双线作战,哪怕是国假,时间充裕,我也是……如果在别人看来,能算磨磨叽叽的进度吧,在放假结束的两天前把初稿写完,然后在7号正式交给新媒体部。这期间一方面是修改稿子,另一点……我写是拿手机备忘录写的,方便是方便,但要转给茅总时才突然意识到,简单粗暴的复制粘贴,让我的一群同事见到格式都不怎么规整的稿子,人看着都麻好吧?我还为此下个“Word”app,把稿子转到那上面,再发给他们,他们乍一看跟之前的镜水没啥大区别嘛……
咳咳,说正经的,名叫《拾道,墨心》,对面确认接收,我就耐心等待意见、指点吧。
“拾级而上,求道始终;墨香不改,心存感怀。”写的第一句开始,我就稍微耍了一个小伎俩,用了“拾”的多音——其实“拾道”的理解也可以读“she”而非“shi”,解释起来也就清楚了:沿着台阶而上,不要忘记追求你的种种正道;同时,我们也要读书、学各类知识,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让自己有感性的好时候。后半句其实算我对自己的“道”的说明和表示坚持的原则吧,也正式进入诗句的装逼段落……
“平上去入,是千古低吟的歌谣;对偶押韵,是历久弥新的诵唱。”
“剪裁妙处非刀尺,一脉相承,继往开来;腹有诗书气自华,岁月更替,墨心不改。”这两段如果叫我翻到具体意义,那多少有点中二、卖弄、作秀的意思,大家心领神会一下就好……平上去入是拼音的四个声位,对偶押韵是两两词句之间的配合,让读者、听者都觉得舒服,能戳人。剪裁妙处非刀尺,那是合辙押韵,腹有诗书,才是饱读诗书,涵养到位,积累真意“气自华”——按顺序来讲就是从小到大,得到的段落结尾,自问自答中也能获得“始末”的承前启后的说法:当乱欲冰封横亘其间,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兴许,那些尘封往事的记忆,我们遗忘太久。”
“故纸,那些满腹经纶的篇章,传承当仁不让。”
“经典,知识,还有求索、求道……”
嘛,我这波是有点过分追求工整的问题了——前面几句都是对仗比较好看,结果到了最后,反倒心思大都放在逐字逐句,显得内容比前面装逼的文艺段子还更词不达意。开头的两个词,一个副词一个名词,要“对仗”就说不过去嘛,还有“满腹经纶”,严格意义上是形容一个人很有才学,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那种智者,但跟上的名词却是“篇章”,要有人发现了,委婉地点一下:“读着别扭、不顺,能不能改个词?”我的确没法反驳,而且麻烦在于我是在发给茅沁谊之前,就自觉发现了问题,但一时间又卡住思维,想不出像前四期序诗那样,可以不用打回来做修改的、挺完美的初稿。我也不是一心就想着蒙混过关,我等会儿也会暗示一下几个部长,审审稿,有问题打回来找我,如果顺道给个修改建议当然最好,毕竟明说“我知道有病句,但我就是不改”,就不是那种意思了,我也拿不准他们具体什么时候发刊,与其让诗文在我手里干磨着没有其他进展,还不如推给他们,集思广益一下呢?说不准他们手头的稿子也不多,忙得过来呢……
“经典,知识,还有求索、求道”,了解我写作风格的人都明白:开始讲大道理的镜水,像中学作文那种文章、大学现代诗……都是要到收尾阶段了。我刚才也说了,自己写最后一段的状态挺迷的,甩出这种词句也是紧急调整一下,也算亡羊补牢吧。
“拾道,理为本;墨心,方得宁。”
“以拾墨者看浮生万物,莫如是。”
这次的“拾”就是“shi”了:看清、读懂一些道理,要以规律、理智为准则;沉淀下来,墨守自己的心情,以获得一片宁静平和。以拾墨者的心态看待世间种种人事物,你就不会大惊小怪,不会轻易丧失本心理性了。这也是一篇写给自己的铭文——说是自己镜水先生,但像有时跟老妈交谈,就总会把握不好自己的节奏、心态,跟她起冲突。“有了一篇这样的文章,往后自己就能带着基本的骄傲,和基本的警觉,一路走下去,也能不断地完善‘镜水’的标签”——我是以这个目的为主,写的《拾道,墨心》,这样就算他们提出要修改我的稿子,只要理由不是牵涉到我的核心价值,我觉得我都是可以平和接受的……